•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青少年情绪困扰的压力与认知根源]抑郁情绪与抑郁症区别

    时间:2019-01-17 03:35: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学习压力下,青少年情绪困扰的现象日益凸现。情绪困扰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还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合理的想法、不正确的归因、认知失调等认知因素和校园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情绪困扰的主要根源。缓解情绪困扰应从调整压力以及改变认知入手。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困扰;校园压力;认知根源
      
      一、情绪困扰的压力根源
      
      压力是指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在多数情况下,有压力就有情绪反应,反过来,有情绪变化,即使是积极的情绪,通常也会导致压力,因此,压力和情绪其实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
      青少年的压力来源可归纳为三大类,即日常困扰、人际困扰和学校生活压力。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校园压力。校园压力源与其他压力源交互作用引起青少年种种情绪困扰:
      (1)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当人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会产生这种情绪体验。被焦虑所困扰的青少年内心感到紧张、着急、惶恐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等。引起焦虑的压力源有:功课多又难,考不好又受到老师批评、体罚,父母的责骂、恐吓,失去同伴的支持,未来目标迷失等。
      (2)烦恼。烦恼是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即长时间影响他们的言行的一种心境,有损于学习和生活质量。引起烦恼的压力源主要有:学校环境差,不喜欢上课,老师给予过多的负担,同伴竞争压力大;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功课进步,时间不够用,理想目标不能达成,自己无法专心学习而父母期望又太高,家庭不和睦等。
      (3)忧郁。忧郁是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兴趣丧失、注意力差、无助、不安或反应迟钝、自责、孤立、伴有失眠等症状。导致忧郁的原因有:考试压力太大,挫折不敢让人知道,心中有委屈不敢发泄,遭人误解,受同学排斥,认知不协调、不一致等。
      (4)沮丧。沮丧是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无助的情绪体验。其外显形式表现为自我退缩、回避外界,不愿参加活动,不敢与人交往,特别害怕在公开场合说话或做事。比如不敢举手发言,唯恐老师提问等。沮丧的压力源有:长期的功课压力,或学习上成为永远的失败者,追求的目标屡屡遭挫;青春期感情发展受到重大打击;同伴冷漠、疏离,个人永远无法融入集体。
      (5)自卑。自卑是指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的情感体验。其外显形式表现为: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情绪阴沉。过度自卑会引起自我否定、消沉。引起自卑的原因主要有:在学校无特殊表现,在功课、才艺、运动等方面不如人;个人的相貌、智力不如人;父母地位低,家-庭经济困难等。
      (6)冷漠。冷漠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进步、人生的价值等漠然置之,麻木不仁,看破“红尘”。冷漠产生的主要原因:长期被人忽视或瞧不起,受同学歧视,父母讨厌,心中的愤恨不能宣泄等。由于缺乏与他人互动,往往容易产生与同学疏离、孤立的生活形态。
      (7)嫉妒。嫉妒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情感状态。它饱含着焦虑、忧惧、悲哀、失望、愤怒、敌意、憎恨、羡慕、羞耻等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体验,主要源于与他人的比较。
      (8)愤怒。愤怒是指个体在自己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和阻止时产生的情绪体验,主要源于人际关系。如受到老师不尊重的惩罚,受到父母的误解与冤枉,无缘无故地失去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受到同学嘲笑、轻蔑,被同学恶意攻击、欺骗、欺辱等,都可能导致愤怒。
      
      二、情绪困扰的认知根源
      
      1.不合理的想法
      青少年的非理性想法表现在:(1)提出绝对化的要求。指青少年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提出难以达到的目标,认为某一事情必定发生或不该发生。(2)用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评价自我和他人。表现在:一方面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例如:当遇到挫折或失败后,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能”、“笨蛋”,是“永远的失败者”,等等。这种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往往导致对自我价值和整个人的否定,并引起焦虑、自卑、抑郁等情绪;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当别人稍有过失或稍有不合自己的心意之处时,就会认为他人很差、很坏,一无可取,就会一味地责怪别人,并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3)“糟糕至极”的想法。由于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当某一事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结果发生或一件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时,他们会认为那是非常可怕的、糟糕至极的。当他们沿着糟糕至极的思路去看待事物而又恰恰遇到了自己认为绝对糟糕的事情时,就会陷入极度的不良情绪,难以自拔。
      
      2.不正确的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结果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结果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行为结果本身并不一定能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却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动机和行为。
      
      3.认知失调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将认知看作是个体对有关环境、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的知识、观点、信念、观念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有结构的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每一种认知结构或系统都是由许多基本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系统的状态就决定于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当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一致或相互矛盾时,就出现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青少年的认知失调主要是由所处时期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三、缓解情绪困扰的应对策略
      
      1.加强理情教育
      理情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教导学生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思考和行动,防止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沮丧、敌意或自我贬损的负面情绪,并使其持续不断地练习克服影响情绪的非理性想法。
      在压力之下的许多情绪困扰都来自不合理的认知。Ellis指出,“任何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都伴有‘认知歪曲’及‘思维混乱”’。Lazarus认为,那些习惯于自我贬低和自我损毁的人,在他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时候习惯于把“自我”放在首位,不当的或过多的考虑自我,通常是造成焦虑、内疚和抑郁的原因。只有生活在自我超越当中,才能感到比较幸福。Ellis也指出,个人如果适当修正自我的完美主义思考,可减轻大半的压力情绪。所以,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淡化“自我中心”观念,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才会缓解和摆脱情绪困扰。
      
      2.引导青少年学会接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具有如下作用:(1)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有价值感、成功感、自豪感和满足感;(2)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理想,并以此为激励克服消极情绪;(3)平静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对待自 己的得与失;(4)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空虚,也不以消极回避淡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怨恨、自责以至于厌恶来否定自我。青少年的烦恼大多来自不能自我悦纳,教师要帮助处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青少年达到自我接纳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加知觉的正确性;二是增加评价的正确性;三是增加解释的正确性。当青少年能更正确地知觉、评价和解释其经验时,方能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接纳,增进自我尊重的目标。
      
      3.建立合理的期望
      在竞争压力下,有些青少年学生形成不当的学习目标和抱负水平,千方百计地希望通过学习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自信心又不足,所以心理压力很大。当持续时间较长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学习焦虑。这使得他们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很低。为了减轻学习焦虑,他们常常又采取回避退缩的方式,消极地对待问题,过早地放弃努力。这样反而使得他们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令他们感到自责,从而进一步增加焦虑,导致恶性循环,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抱负水平,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毅力,降低对胜负的敏感度,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困扰。
      
      4.疏通沟通渠道,给学生以宣泄的机会
      随着青少年独立性的增强,他们与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沟通障碍。Barnes&01son研究发现,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频率较低。青少年认为在很多话题上与父母的沟通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沟通,因为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使用新的自我表达方式,对许多事情要求自己做决定,对父母的较多约束有较多的不满和对立,从而使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紧张,沟通上的困难增多,亲子之间在沟通中产生困难和问题,进而发生冲突的频率也在增加。国内研究结果也表明,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由此可见,加强亲子沟通是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由于青少年的交往对象从成人转向同伴,他们与老师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师不再是他们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其权威地位也发生了动摇。他们以审视的眼光看待老师的言行,对老师的授课进行挑剔。在升学压力下,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越来越窄,师生沟通越来越少,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师生关系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满意的仅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有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认为一般的占2%,拒绝回答的占13%。在升学压力下,师生间的沟通渠道变得越来越窄。沟通渠道的堵塞,造成师生关系不良。正因如此,青少年学生一旦出现心理困扰,在寻求帮助时,把“找老师”排在“最不喜欢求助的人”之列。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仅不能使青少年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宣泄,却恰恰又构成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心理困扰。所以,加强亲子沟通、改善师生关系是减轻青少年心理压力,宣泄不良情绪的重要渠道。

    推荐访问:根源 认知 青少年 困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