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阅读兴趣_读中养兴趣,,读中见真知

    时间:2019-01-12 03:21: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相比,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由于应试教育的要求,许多语文教师认为朗读教学对学生取得高分的帮助不大,因此不再使用朗读教学。讲授一篇课文,教师只注重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字、词、句,而从来没有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课文,学生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有朗读课文,他们就无法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加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朗读环节,是我们老师应当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朗读教学;培养兴趣;理解文意;提高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同是一篇诗或文,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众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朗读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试想,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所以,加强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每次在分析课文之前,我总是要带领学生认真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或范读,或让学生朗读。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通过我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正因为我们课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而使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当然课文的朗读我们要关注全体学生,学生的朗读层次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给那些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以时间、空间,让他们也参与到朗读教学中,给他们读一段、读两段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让他们也体会朗读教学的快乐。由于朗读具有声音和感情结合的特点,所以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能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语言的巨大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文意的理解能力,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篇课文,特别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讲授的重点是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的首要是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收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所说的朗读,是要让学生在带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读训练,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朗读要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朗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会感悟诗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会体会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悲欢离合之境的坦然;朗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会感知杜老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朗读胡适的《我的母亲》,会解读母爱的深沉……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以及印入脑海的深邃的思想内涵,作品流露的高尚情操也就同时流入了学生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象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进而由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
      三、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写作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这样才会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写作。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我们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被作者浓浓的父子深情所打动,特别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感人场景,要反复的读,通过读去感知年迈的父亲买橘子的不易。而这正是作文写作的源泉。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曾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只是我们没留意罢了。我们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总是抱怨学生作文无病呻吟,抱怨学生没有生活素材,那么这样情文并茂的佳作,我们就应当让学生去读,去精读,甚至于有目的的去背诵,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对材料的取舍,感知作者的语言艺术,从而把这种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总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感知作品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并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希望朗读伴随着学生成长,希望朗读声充盈于课堂,希望朗读陪伴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因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朗读去开先河。假使学生能在朗读中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升华,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推荐访问:真知 中见 兴趣 读中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