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创新教育是最质朴的教育】 关于教育创新的例子

    时间:2019-01-10 03:17: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说起“创新教育”,这些年来我们似乎都不陌生。对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为它虽不排斥知识的传授,但对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却有别于传统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别于传统教育。而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实质又是最朴素的教育,它要求尊重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去伪存真,还教育最本质的功能。
      一、求真――教育最本质的要求
      朱作仁先生说,“真”指的是规律,只有抓住并遵循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有所创新。
      世界大师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路线时,别出心裁地撒上草种,提前开放乐园。半年后,草地被踩出许多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小道。第二年,格罗培斯就按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其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由此例我们不难发现:有时不必太刻意雕琢,而顺其自然、顺其本性的做法,或许是最佳选择。生活中如此,教育不更是如此吗?人人皆知的“揠苗助长”、“杀鸡取卵”不正是生动有趣的反例吗?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经历了辛辛苦苦教语文,又不知语文课该怎么上的困惑之后,我一改以往的做法,让自己在课堂上变得“懒”起来,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读了以后,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再读,实在弄不明白的再提出来生生、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没想到,就在这么简简单单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闪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种“以学定教”的做法与园林之路的设计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呢?
      还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还课堂以“学堂”的本来面目,这些源于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最本质的要求。
      二、求索――教育最自然的方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是的,这种源自于心灵深处的固有需要便是创新思维最原始、表现得最外显的方式――求索。
      在创新教育蓬勃兴起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已成为必然的教育范式,这种教育范式一方面需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等同于独立研究,更不主张让学生在黑暗中盲目摸索,课堂仍需要利用诸如提问这样一些常规的教育教学手段来维系。当然,这里的提问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问,而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合作交流与对话。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许,教师对学生提问也不再是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对”或“错”的简单反馈,而在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起进一步探索,既不能对老师的提问“谈问色变”,似乎课堂上老师一提问就违背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又不能让老师的提问泛滥成灾。教师的提问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真正把学生引入“求索”的境界。如《螳螂捕蝉》一课我作了比较满意的如下尝试。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预习作业中,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对这篇课文非常感兴趣,能告诉老师,你最想知道什么吗?
      生:我想知道那个侍卫官是怎样说服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
      生:我想知道“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为什么那个侍卫官能说服吴王?
      生: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侍卫官能说服吴王?他的计策巧妙在什么地方?
      生:……
      师:老师非常高兴,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你们的质疑问难能力提高了,善于思考了。我相信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快、更深。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抛给学生。亲切随和的话语,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将“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这样的主动学习状态。学生能独立读懂的,绝不再说;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交由同桌或学习小组交流解决。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作繁琐的分析,而是不断“穿针引线”,或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自得,或组织学生同桌、小组交流。只针对“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这一段,提了一些问题:“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悟’出了什么?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必须联系前后文,结合当时的形势,深入思考,从而通过人物的外部表现,体会人物内心变化。这样的问题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开放的学习视野,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整个教学过程清新、自然、朴实,没有粉饰,没有雕琢,此时,我正像《学会生存》中所说:“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探求者和创造者。”
      由上述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教师保持最朴素的心态,保证学生最本质的地位,便可满足学生最内在的需求,构成创新教育最自然的方式――求索。
      三、求进――教育最质朴的目的
      当我们真正把教育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就不会把尚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当作一种筛选的工具了。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是创新教育最质朴的目的。
      其实,在创新教育中,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以什么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决定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持的态度。在创新教育中,“新”的比较参照系应该是被界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班级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都可以看作是新的,甚至在学生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新的,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价值的“创新”。当你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孩子们的“创新”时,你会发现他们带给你的常常是意想不到的欣喜。
      如《五彩池》是我为同学们选择的一篇课外赏读,它文质兼美,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描绘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通过美读,学生对五彩池美丽神奇充分感悟的同时,居然也向文本材料提出了挑战:“明明是清水,为什么会在池里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最后不能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因为前面讲到“长着许多石笋”,而文中只列举了四种形状,不全面,应该用省略号。因为全文都渗透着“美”字,用省略号更能表现石笋形状多,突出五彩池之美……如此挑战,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的体现呢?
      目前,我国的教育仍处在新旧观念交替的艰难磨合阶段,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既要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总趋势的高度去把握创新教育的深远意义,同时又要正确地认识到创新教育不是一般的热点问题,而是教育本质、目的的高层回归,它并不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而是一种最质朴的教育。

    推荐访问:教育 质朴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