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专业笔译课堂研究_笔译 非英语专业

    时间:2019-01-04 03:23: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职生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门型、实用型人才。不同于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组成部分的专业(如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专业),高职教育中的英语专业教学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难度。尽管现今各高职院校都积极探索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希望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到教学实践上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高职学生的道路,但从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看,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与本科教育仍然有重叠的地方,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因此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道路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
      笔者所在系部的教师也正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着改革的尝试,其指导思想就是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笔者担任高职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教师已有三个学期,综观三学期的教学,笔者逐渐从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向任务驱动型教学转变,但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反馈,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笔者主要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的输入为切入点,对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此处翻译课堂所指为笔译课。
      二、理论依据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是一种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自其诞生之日起,不同的语言学家和语法教育家对“任务”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尽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法研究对任务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是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应该有其基本的和统一的定义(徐晓晴,2004:137)。正如Ellis所说,任务应该有其基本的共同点,即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强调意义,解决交际问题;任务应该用来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信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的结果是对任务的执行和完成给予及时的反馈。
      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型教学中对任务的定义已经从“教学任务”向“现实任务”转变。任务由四部分组成:任务的目标,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任务的评价。笔者将从教师输入切入探讨笔译课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探讨在任务驱动的笔译课堂上教师的输入的度、量、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的影响。
      三、相关调查问卷
      研究工具主要是学生对所任课教师的总体评价和问卷调查表,采用问卷法和面对面的采访。自编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测试者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是对笔译课堂的态度,共有20题。题目主要涉及四部分内容:1至5题主要调查学生对英语的态度,以及普遍教师的授课方法,6至9题主要是调查学生对笔译课堂的评价与原因,10到18题涉及笔译课教师及学生的输入与输出,最后部分19、20题是对笔译课的意见与建议。
      笔者的调查对象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商务英语专业、涉外事务管理专业及国际商务交际专业的学生。共发问卷253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为248份。
      调查步骤:由笔者与所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后,在课堂上亲自完成。受试者不得讨论,不得参考他人,独立完成。
      1.对笔译各方面能力重要性的调查
      A.教师的指导?摇?摇?摇?摇B.英语语言能力C.科普知识?摇?摇?摇?摇D.动手实践?摇?摇?摇?摇E.其它
      2.笔译课堂所占时间比例的调查
      3.调查对象希望在笔译课堂上所用时间比例的调查
      四、笔译课堂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与教师输入的关系
      从表2可看出,现在的笔译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所占时间仍然位居第一,与表3对比可知,该项所占时间与调查对象希望所占的时间不成正比,更多的学生希望能在讨论交流及动手练习上多花时间。笔者后来对进行过问卷调查的一些学生进行过访谈,既然教师的讲解仍然占大部分时间,那么教师的讲解主要关于什么内容?高达95.25%的被采访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大多还停留在解释语言点上,即与任务驱动型教学中的输入不相符合。任务型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水平的提高,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用目的语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张静,2007:17)。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即使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要完成的是以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沟通能力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表1可看出,学生普遍认为,在笔译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中,动手实践能力占第一位,综合表1,2可得出,现阶段的笔译课堂中教师的授课重点仍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并没有将语言看作一个途径,没有实现任务驱动型的完全转变。
      笔者认为,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输入,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语言输入环境,还包括对任务本身内容的输入。在问卷最后一题对笔译课改进建议中,有1.21%的被调查者认为笔译课上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导致对笔译课兴趣不高。尽管提出这样要求的学生比例不高,但问题也不可小视。回到第5个问题:“在大学阶段到目前为止所学的英语课程中,您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95.24%的学生的回答是商务英语函电,原因是感觉很实用。因此,教师的输入也应该与学生专业相挂钩,应多多体现学生的专业性。
      五、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笔译课堂建设的思考
      笔译课堂与综合英语课堂不同,它教授的并不是语言基础,但却离不开语言基础。而且语言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翻译水平的高低。因此,直接从传统型的教学方法向任务驱动型过渡,对于基础不太好的高职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个转变。根据英国语言学家Willis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Willis,1996:45)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译课堂也可设计为翻译前阶段、翻译中阶段和翻译后阶段三个环节。在翻译前阶段,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布置任务、明确要求及讲解语言点。在翻译中阶段,教师将翻译任务分配给各人(或各小组),让大家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翻译后阶段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表达翻译内容。如《实战商务英语翻译》中第三单元“Business Card”的翻译,我们就可根据单元内容特点分阶段设计内容。
      翻译前任务:每位学生各自准备一张中文名片(真实使用的名片),在教师讲解之前试着将之翻译成英文,并找出相应的语言难点。
      翻译任务环:在教师讲解完语言点后,再试着将名片重新翻译。
      翻译后任务:请两、三位学生用英文讲解自己翻译的名片,以及重要语言点的翻译。
      六、结语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翻译,学生可以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合适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得到提高,而且可以真正实现用语言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素质的现代教学方法,它适应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但有利于锻炼高职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而且能提高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对于该教学法在笔译课堂上的成熟运用,还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探讨与努力,在教材编排上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翻译任务,让学生通过翻译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 Limited,1996:45.
      [2]徐晓晴.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看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4).
      [3]张静.高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笔译 高职 英语专业 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