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对Gatsby身份译介的描述性分析|野原银之介的真实身份

    时间:2018-12-26 03:23: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书名翻译一直很受重视,但关注的焦点多在于孰高孰低, 以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究其原因, 传统的主观性角度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描述性翻译研究摒弃了评论者的个人因素, 对翻译事实加以描述分析, 为我们更客观地了解翻译事实提供全新的视角。以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为例, 不同译名恰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Gatsby身份的译介与诠释。
      关键词: The Great Gatsby 身份 译介 描述性翻译研究
      
      一、引言
      
      The Great Gatsby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在中国的译介较早始于台湾著名翻译家乔志高,在大陆则始于巫宁坤。近年来先后又出现多个译本,大体沿袭了《大亨小传》(黄淑慎、邱淑娟等)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成皇、姚乃强等)的译名。小说题目的译介反映不同译者对Gatsby身份界定的侧重各有千秋,纵观而言,译名有王润华的《大哉盖茨比》、朱淑慎的《永恒之恋》、范岳的《大人物盖茨比》、乔志高的《大亨小传》和巫宁坤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多种。
      金圣华(2004)认为王的译本书名表面上最“忠”于原著,却使人想起什么“盖世霸王”之类的角色,与Gatsby的形象大有出入;朱的译名太浪漫、太含糊,题意表现不够明确;范岳的译法略嫌呆板;《大亨小传》一名既表达了原著本意,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字对仗精简的特色,是书名翻译中少见的佳作。但也有学者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符合小说情调,译作《大人物盖茨比》或《大亨小传》等表达不出小说作者对人物的真实看法和特有的浪漫与感伤。(刁克利,2005)
      可见,争论的焦点多在于孰高孰低,而译者的出发点不同,侧重点各异,以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实际上,中国传统的翻译观注重的是译文如何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跟原文相一致,着眼于理想的、规定性的翻译标准,主观性使得标准的厘定难免有厚此薄彼之倾向。描述翻译研究则为我们客观地了解翻译事实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突破了由单纯的文本构成的封闭空间,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现象,在目的语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中研究翻译,考察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的互动关系。其着重点不在于制定规范、作出价值判断,而在于客观描述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本文尝试从描述性角度对颇有争议的Gatsby身份译介进行分析,以求客观解释这一现象。
      
      二、盖茨比身份的描述性分析
      
      根据描述性原则,我们采用还原语境的方法,即将其放回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与翻译行为有关的多项因素,进而对翻译现象做出解释,探讨不同译者的社会背景,有助于理解译本产生的渊源。台湾著名翻译家乔志高成绩斐然与他从小所受的双语教育有关,他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接受西方文化教育,擅长中英文写作,堪称双面手,尤其喜好中国古典文学,其著作《言犹在耳》和《听其言也》诠释了中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乔志高认为“大亨”这个上海俚语,普通话也通用,十分能代表小说的主人公。“大亨”体现了盖茨比的真实身份,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在奢靡浮华的爵士乐时代这是很具代表性的财富的象征;“小传”则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要描述的不是富翁惊天动地的大业绩而是其普通的个人日常故事。以“大”对“小”,不但字面巧妙而且寓有深义,恰恰影射了盖茨比生前门庭若市的热闹和死后无人问津的冷清,其悲剧性的结果和人们冷漠无情的表现是合情合理的,美国梦的破灭通过盖茨比的小传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对乔先生而言,“它虽是一个地道的美国故事,却也是一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寓言。我们可以说它反映了长久以来中国也有‘大亨’憧憬着美国梦。他们先后从台北香港上海来追随他们的‘绿灯’”(乔志高,2001)。他觉得盖茨比的故事与中国的《阿Q正传》一样都蕴藏着民族的精髓,是典型的寓言性故事。美国文人随时随地都会提到盖茨比或引用书中某句话作为教训,就像中国人动不动贬自己的“阿Q精神”一样(高克毅,2001)。在他笔下,这就是一个中国化的美国故事,整部小说都着眼于在中美文化间架起桥梁,所以更注重的是作为译入语的中国文化的体现,娓娓道来,熟悉而不陌生。盖茨比的故事跨越了文化鸿沟,成了用文言特征的语言所塑造的中国风格故事的典型,《大亨小传》的译名也就再恰当不过了。
      而对巫宁坤来说则是另一番情形。上世纪50年代他因为从美国带回此书被指责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新中国青年一代,是因为刚成立的新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维护社会主义,全国高等学府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着重批判“美帝文化侵略”。直到80年代他才受世界文学出版社邀请翻译此书,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和接受西方文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译介西方文学也成为需要。可以说,把西方文化介绍给广大中国读者是在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后人们的迫切渴求,保留异国情调的翻译策略也极易被接受。巫宁坤在处理中美文化时采用异化的方法是很自然也很合情合理的,不仅书名直译,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作品的翻译都倾向于保留异域特色。从书中尼克的角度,当然也是作者菲茨杰拉德对盖茨比不懈追求梦想的评价,他是“了不起的”。由此可见,在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乔志高和巫宁坤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奉献给读者的是风格迥异的两个译本,可谓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一方面随着翻译高潮的迭起,另一方面菲茨杰拉德声誉鹊起,荣登兰登书屋20世纪百篇最佳英文小说第二位,这部爵士乐时代的代表作在中国掀起了重译高潮。2004年推出重译本的姚乃强教授(2003)认为,小说之所以受到我国读者的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作家在小说写作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外,还因为我国社会目前正处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某些现象和美国上世20年代有类似的地方。这部被称为“金钱浪漫史”的小说也是一部警世醒世之作。可以想见,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使得许多人梦想着“豪亨”、“大款”、“首富”的生活,很自然“大亨”的译名在今天也很容易被接受,这足以说明部分译者偏爱《大亨小传》译名的原因。而杨晓萍甚至译成《灯红酒绿》,更生动形象地渲染了这种腐靡奢华的生活方式,对于许多读者同样颇具吸引力。《永恒之恋》的译法更让人联想到一段凄婉曲折或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而小说所描绘的也正是盖茨比对绚丽梦幻的憧憬、追求及破灭,有学者认为这个译名偏离主题恐怕有失公道。译者的切入点不同,考虑的应该是不同的读者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文本之外的因素发生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正如美国畅销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书名译为《飘》,而在搬上银幕时采用《乱世佳人》,更能吸引观众,可谓妙笔生花。
      
      三、结语
      
      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连他自己都始终没有看清楚盖茨比是怎样的一个人。(张大春)可见,Gatsby的身份是多重的,他是地地道道的大亨,过着浮华的生活,沉溺于日夜笙歌、灯红酒绿;另一方面,他又的的确确是了不起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个兼具流氓与英雄气质的主人翁短暂的一生都紧紧拥抱着一个追求上进的童幻之梦,而当这个梦一旦落实在生活里面,竟转而寄托于另一个梦境(一份纯属自我投射的爱情向往),为了维护所爱(尽管不值)而身家尽失,却也在所不惜”。(张大春)这样一个有关爱情、金钱、道德与追求的故事集盖茨比于一身,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全貌。众多评论家从不同视角审视这部巨著,同样不同译者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诠释,他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为我们全面了解盖茨比这一具有代表性人物的隐喻性提供了契机。
      武断地否认某个译者的译名是片面的,是传统译学主观性的体现。要通过一个译名包罗书中万象,诠释盖茨比的多重身份实非易事,描述性翻译研究为我们全面了解翻译现象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我们分析每一个译者的背景及所受的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更多地考虑译入语文化的作用。当然,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的个人喜好和倾向性始终发挥影响,对盖茨比身份的译介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Joyce.Kennedy books on century’s top 100 list.http://www.albany.edu/writers-inst/tu100lst.html.
      [2]Judith Shapiro.22 Years as a Class Enemy.the New York Times:February 28, 1993. http: //query.省略/gst/fullpage.html?res=9F0CE7D9103AF93BA15751C0A965958260.
      [3]刁克利.是“梦”还是“桥”――英文小说书名翻译诌议[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3).
      [4]高克毅.《大亨》和我――一本翻译小说的故事.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金圣华等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金圣华.人名的翻译.桥畔译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6]乔志高.增订版前言.大亨小传[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1.
      [7]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译后记.http://www.省略/wg/f/feicijielade/lbqd/010.htm.
      [8]姚乃强.曲终人不见.余音犹绕梁――论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成就[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9]张大春.张大春书评:梦与书写的道德――重读乔志高译.《大亨小传》. http: / / www. readingtimes. com. tw / 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am(SellItems)&id=AA0068&p=excerpt&exid=29627.

    推荐访问:描述 身份 分析 Gatsby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