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好精彩语文广州教学点 “导”出语文教学的精彩

    时间:2018-12-23 19:43: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导入问题,从五个不同方面进行有效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入      前言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语文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使教学从美丽开始,化平淡为神奇,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呢?
      
      1.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用已有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这种方法注重新旧知识衔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起到了以旧带新、一举多得的作用。
      例1:鲁迅先生的《社戏》,主要讲“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鲁迅先生有一块乐园,他曾在那里度过难忘而美好的幼年时期。《社戏》这篇课文中作者又写到了他的一块乐土――平桥村,他曾在那里吃过以后再也没有吃过的好豆,看过以后再也没有看过的好戏,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鲁迅先生昔日的踪迹吧!”
      例2:我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之前,采用这样的导入设计:“《背影》是一纪实散文,作者朱自清,他用平实质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各方面都比较类似的文章,那就是朱德同志写的《回忆我的母亲》,只是人物由父亲变成母亲,体裁变成了回忆录,语
      言风格与《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报答母亲深恩之情。”
      
      2. 析题激趣 导入新课
      
      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析题激趣这种方法具有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直切正题的特点。
      以教学《故都的秋》为例: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
      生:“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
      师:“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也就暗示了什么?
      生: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师:很好!“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圈出描写景物特色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 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的导入环节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释疑探索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
      例1:一位老师教学《孔乙己》时这样导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回答。”
      例2: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4. 语言渲染 激情导入
      
      教学中,教师可精心组织一段含义深刻,意味隽永,充满激情的语言作为导入,从而渲染气氛,捕捉学生的思维。这种方法感情真挚而浓烈,极具吸引力。
      例1:一位老师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文时这样导入:“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茫茫宇宙,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
      例2: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听潮》一课如此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大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之间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海边领略它的壮美,倾听它的呼啸,熟悉它的脾气。让我们一起读课题――《听潮》”。
      
      5. 媒体创境 导入新课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引起共鸣。这种情境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灯出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业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上阕的磁带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像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
      
      小结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从而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导入艺术,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精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