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童谣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时间:2021-07-19 04:0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童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凝结了民间的智慧,是我国劳动人民文化符号的象征。在内容上童谣富含了生活的智慧,传承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童谣形式上,平仄押韵又给人以美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以童谣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丰富教学形式的重要措施,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对此,本文论述了童谣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意义,并提出了童谣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措施,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幼儿教育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童谣文化;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6-0012-01
      1.童谣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1.1 童谣文化丰富幼儿教学形式
      幼儿教育,知识的传递需要以游戏活动或者其他教育资源为载体,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无意识状态下有效的掌握了载体中的知识。童谣文化富有趣味性,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富有智慧。例如,在《月儿弯弯挂树梢》这首童谣中,月儿圆圆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在这首童谣中,简单的两句话,有效的发散了幼儿的想象力,将弯弯的月亮比作是镰刀,还能拿来割草喂羊羔,让简单的童谣成为了一幅极具画面感的动态场景,成为了简短的小故事。这种通俗的语言文化,能够激发幼儿虽然在钢筋水泥充斥的城市中生活,但依然能够体验到田园的风情和诗意。
      1.2 童谣文化便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阶段,语言能力到了发展的关键期,以童谣为载体的语言训练更具优势。童谣通俗易懂,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平仄韵律感极强。所以是深受幼儿喜欢的语言载体。目前,幼儿语言课程中,以简单古诗为载体的语言训练并不在少数,尽管古诗的文学审美价值较高,但是从幼儿的学习体验来看效果并不佳。幼儿在古诗学习中往往多为教师引导,而缺乏自主训练的意识,与之相比,童谣载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幼儿在接触后对其含义理解很容易,随后的诵读和学习就不需要教师一遍遍的重复,良好的学习体验和趣味性的童谣内容能够让幼儿自发的朗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促进传统文化的生根与传承
      童谣是宝贵的民间文化,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代代相传。直至现在,多元媒体的介人,让人们的精神文化丰富起来,民间文化的传承脱节,优秀的童谣文化逐渐被忽视,并即将濒临灭绝。因此,将童谣文化作为幼儿教育的载体,通过口耳相传和校园教育,让我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打下烙印,从而得以继承和生根。
      2.童谣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措施
      2.1 以童谣为载体,开设故事教学
      在童谣中,往往以简短的故事蕴含其中,这是童谣受幼儿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教师可以发挥童谣的这一特点和优势,将童谣作为载体,让幼儿根据童谣创编民谣故事、扩写民谣古诗和续写民谣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夏天真热闹》这首童谣为例:小知了,忙吹箫;小青蛙,把鼓敲;纺织娘,打桥板蝈蝈儿,歌声高;啊!夏天真热闹。这一首民谣中,集合了众多的小动物,让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有了更生动的了解,趣味性和画面感较强。这首童谣可以作为故事的载体,让幼儿在此基础上,说出自己透过童谣而想象到的场景,创编出自己想象中的故事。这一教学活动创建下,幼儿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赋予其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的认识。这是尊重幼儿主体性的体现,更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
      2.2 将游戏和童谣结合,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活动的创建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平台。对此,幼儿教育也可以以童谣为载体,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例如,《丢手绢》:丢,丢,丢手绢;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在这一简短的童谣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集体参与到游戏中,让幼儿一遍一遍的重复游戏,从而这首童谣则烂熟于心,并且成为了新的游戏载体。在此后的游戏中,幼儿利用童谣也可即兴发挥,不再受游戏资源的束缚,童谣在这样的互动中得到了继承。再比如,《小兔子乖乖》这首童谣,已经被谱成了歌曲,变成了音乐。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让幼儿参与表演游戏。在表演游戏中,不同的幼儿饰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兔妈妈、兔宝宝和大灰狼,并在音乐伴奏下,引导着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配乐中,幼儿不断复述童谣。最终,音乐和游戏成为了幼儿民谣学习中有力的推动力量,使得童谣的学习更具有趣味性。
      2.3 童谣与图画结合,养成幼儿阅读习惯
      由于幼儿的思维能力处于直观形象的思维阶段,幼儿的思维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幼儿喜欢简单直观、主题突出的动画片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对幼儿童谣教育的开展,可以通过童谣画册的方式进行,让幼儿在直观图画的引导和辅助下,主动阅读童谣画册,提高幼儿阅读意识,帮助幼儿培养阅读习惯。在童谣画册中,配图要尽可能贴近童谣内容,并且要具有趣味性,让图画成为幼儿思维的凭借物,使幼儿在其辅助作用下,对童谣的学习建立更加浓厚的兴趣。
      3.结语
      童谣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在代代相传间被增添了更多的民间智慧和文化色彩。因此,将童谣和幼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发挥童谣趣味性强、朗朗上口等优势,使幼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幼儿教育上,童谣的使用能够使之扎根于幼儿的心底、充实幼儿的童年生活,使童谣得以继承和发扬,可谓是一举多得。对此,利用童谣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从童谣故事、童谣游戏和童谣画册等方面开展,将童谣应用于幼儿教育之中,让童謠的发扬和传承在新的时代具有更丰富的展现方式。
      参考文献:
      [1]曹丽萍.让民谣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展[J].新课程(上),2016(06):233.
      [2]刘晓霞.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民谣传承策略[J].学周刊,2013(32):202.

    推荐访问:童谣 幼儿教育 措施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