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巧取“他山之石”

    时间:2021-07-16 08:00: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观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基于思想品德学科特性,要求思想品德观课者观课前应做好知识、理念等准备,着眼于正确的观课视角,以教学效果、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方法采用、学生活动为观察点,坚持借鉴、反思的原则,巧取“他山之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关键词:思想品德;观课;观察视角;原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源自《诗经·小雅·鹤鸣》,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运用到教师专业成长上,就是要向他人学习,观课是最常用手段。
      所谓观课,就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与思考,收集课堂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评价,观课是评课的准备。观课、评课是一个教师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思想品德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基于学科特性,思想品德观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一、 思想品德课观课的准备
      1. 储备相应的理论知识。
      要求思想品德观课教师应有相应的理论储备,了解基本的教育理论,诸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观课提供理论支撑。
      2. 树立新理念。
      意识指导行动,新课程要求授课教师要有新理念,思想品德观课教师更应坚持教学新理念,用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等视角,衡量教学是否符合新课改要求,哪些环节体现新理念,哪些环节与新理念有冲突,以更好巧取“他山之石”。
      3. 熟悉思想品德教材。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思想品德观课教师课前应熟悉教材,明确教材的整体布局,以便观课中,了解授课者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水平、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效益的实现情况,判断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 思想品德观课的观察视角
      课堂教学是教师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在思想品德观课中,可以把教学活动要素作为观察点,以发现课堂教学的“亮点”,甄别“暗点”“盲点”。
      1. 观察学生活动,研判是否突出主体性。
      新课程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人格独立、有个体差异、富有潜力的人,应该成为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主体性须通过学生主体性目标和主体性教学过程来实现。为了解学生主体性发挥情况,应把学生活动作为观察点,观察教师能否营造出民主的、和谐的活动氛围,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观课教师可以采用定量分析方式,统计参与回答、展示成果、游戏表演等活动的人数,分析参与活动人员比例,直观而有效地反映学生参与活动覆盖面大小,用数据研判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2. 观察素材选择,思考是否体现三贴近。
      思想品德课强调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建构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观课中,应观察教学素材是否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以衡量是否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例如,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教师选用素材:“百度贴吧——某某中学对本校某老师评价”,“狂顶某老师” “传说中他是唐僧的徒弟……”“某老师必杀技是拖堂,烦他!!!?”等等。生活化的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回归生活,帮助学生明确网络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同时,引发共鸣,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网络交往行为,教育效果更实在。把素材选择作为观察点,启迪观课者注重将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注入教学,用生活来教育,让思想品德教学更具生命力。
      3. 观察问题设计,了解是否具有启发性。
      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启发思维,进而形成觉悟,培养能力,掌握知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将问题设计作为思想品德课观课的观察点,了解设问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是否有思维价值,是否具备层次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教学中,教师开发利用梁思成保护奈良城的例子,设计“如果你的亲人死于日本人之手,你会有梁思成的举动吗?为什么?”“梁思成为什么要这么做?美军为什么会同意?”“同学们也有文化世界性观念吗?请举例说明。”“有人说因为像奈良唐昭提寺这种盛唐建筑风格建筑物在中国不多了,他才会出手相救。这话可能对梁思成不公,但却反映出他对中国文化的什么情感?”“你身边也有很多文化古迹,你会如何对待它?”等问题,开发利用教材现有案例,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设计递进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思考,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思考中感悟到文化具有世界性,从而热爱、珍惜中华民族文化,尊重、欣赏、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培养文化认同感。教师主导作用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得以发挥,教师精妙的设问始终牵引着学生思绪,诱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学生在自我实践探索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发展自我学习的能力,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
      4. 观察方法采用,分析是否具备科学性。
      這里的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式方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方法。将方法作为观察点,观察教师是否采用讨论法、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的教法,沿着学生的思维逻辑推进教学,引发思考讨论,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否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主动探究,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是否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是否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生活经验,道德学习能力增长了多少,进而分析方法是否科学。
      5. 观察教学效果,检验是否实现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应准确把握课程的德育性,使知识的学习服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观课中,应观察教学是否已经从过去重认知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重教书轻育人转化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把教学效果作为思想品德观课的观察点,以观察教学是否有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了解知识学习是否内化为觉悟,是否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能否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健全人格,进而判断思想品德课是否真正成为人性养育的课堂。
      三、 思想品德观课的原则
      思想品德观课是同行间的专业成长的交流形式,教师应本着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目的,观课才有益且有效。
      1. 借鉴原则。
      观课议课的目的是为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思想品德观课教师,善用“慧眼”发现、吸收、借鉴他人的长处,就会发现每堂课都有可学习借鉴的“亮点”。反之,始终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人授课,就会陷入夜郎自大的困境,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2. 反思原则。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课”。对教学中出现的“盲点”“暗点”等瑕疵,每一位思想品德观课者都应以学习的态度,针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我会如何处理?”等类似的思考,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进而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龚朝辉.《我在观课议课中成长》.考试周刊,2015年89期.
      [2]芈玲.《运用观课议课的“以学论教”策略改进教学设计》.考试周刊,2011年第39期.
      [3]陈建伟.《如何观课与评课》.http://ljms.sdedu.net/show.aspx?id=7944&cid=91.
      [4]梁侠,郑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思想品德》.2001年.

    推荐访问:他山之石 巧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