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尼克松与基辛格的暗战

    时间:2021-06-27 08:01: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这对奇怪的搭档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基辛格是女人喜欢的那种人,或者说以良好的教养著称。但是尼克松脾气暴躁,一点耐心都没有。但是他们俩都希望借助对方来提升自己的名声,他们都狡猾多疑总是能找到办法不让对方取得完全的成功。他们这种奇怪的共同依赖所产生的地缘政治的结果多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这种争论还将一直持续下去。但是他们的一项冒险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改变世界的一周
      
      在上海的招待会上,尼克松发表祝酒词,他说自己的访华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感到自己赢得了长期梦想得到的头衔——世界政治家。
      虽然中美两国最直接的目的——对美国人来说是在越南达成和平协议,对中国人来说是台湾回归大陆——都没能实现,但是中美之间的紧张对立能够如此圆满地缓和,尤其是由像尼克松这样一贯激烈的反共产主义者来完成,太出人意料了。在外交上,尼克松和毛泽东都表现出了对对方的尊敬。两人都喜欢高谈阔论国际大事,同时都把具体细节交给外交工作人员去实施,他们都喜欢掌控大局。尼克松回国之后告诉白宫的工作人员说毛泽东“着眼于大局制定策略”。对于并非利害攸关的问题,两位政治家的谈话非常坦率,“我喜欢与右派打交道,”毛告诉尼克松,“他们说真心话,不像左派,说的一套,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毛对基辛格印象不太好,“只不过是个有趣的小个子,在交谈的过程中一直神经质似的打颤。”
      在尼克松访华之前的l971年,中国已经成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经与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没人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改变世界”这样的说法来自尼克松,他的目标是克里姆林宫,尼克松谈的不仅仅是贸易协定、文化交流或者达成国际共识,他考虑的是世界权力的平衡。
      访华的想法最初来自尼克松,1969年基辛格得知之后,他认为总统肯定是疯了。但是后来他越来越欣赏这种朝前看的地缘政治学,并把它转变成一项值得他自己亲自冒险的对外政策,基辛格的行事方式就像西部牛仔,他秘密取道巴基斯坦来到北京,会见周恩来试探中国的口风,这次美国秘密外交行动代号“马可·波罗l号”。基辛格和尼克松都喜欢秘密外交、私底下行动,他们不但把美国国务卿威廉·罗杰斯蒙在鼓里,也没给盟国透露一点风声。
      
      尼克松的弱点
      
      尼克松并不健康,他身体的毛病并非阿斯匹林这样的寻常药片所能解决的。像有些政治家一样,尼克松身心俱疲,他患有神经性官能症,对自己的影响和形象焦虑万分。他经常潦草地写下备忘录,提醒自己要冷静、坚定、高兴。但是这些病态的焦躁并不是什么好事。从一开始,他的形象就是他作为伟大政治家的障碍,倒不是因为他没能表现出冷静、力量和兴高采烈,而是他太显而易见的计划着要这么表现了。人们认为他不是一个真诚的人,行事太过顽固,太过做作。
      自然,杰作中也有很多小瑕疵。基辛格没什么漏洞,问题大多出在尼克松夫妇身上。胖胖的尼克松夫人坚持在到达北京的那天穿大红衣服,随员告诉她在中国只有妓女才穿红色,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在游览过长城之后,被问及有何感想,尼克松回答说:“就是一条大墙啊。”提前访问过中国的外交随员亚历山大·海格警告尼克松,在中国有无数的宴会,在说祝酒词的时候,绝不能喝酒。尼克松以宴会之后烂醉出名,自然受不住美酒的诱惑,中国的茅台酒酒精度极高,致使有一次尼克松差点摔倒,旁边的随员明显看到他在说祝酒词的时候腿都软了。
      中国方面也完美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在尼克松参观明十三陵的路上,他看到:脸上涂脂抹粉的孩子蹦蹦跳跳,穿着崭新衣服的家庭在野餐,同时听着晶体管收音机里播放的革命歌曲,三两好友聚集在一起打牌,但是他们的表情看起来很僵硬。在尼克松和他的随行人员离开之后,有个官员拿着大麻袋把收音机再收走。在离开美国之前,尼克松和基辛格都练习过使用筷子。尼克松相当熟练,而基辛格则无可救药地笨拙,在这方面尼克松技高一筹。
      尼克松访华的外交结果以《上海公报》而广为人知,这份声明是双方立场(本质上对立)的合理的直白的表述,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对一份外交文件来说,它的文本极其生动。”这份文件的起草过程非常艰难,受苦受累的是基辛格和周恩来还有他们的下属。尼克松和毛泽东只是出席仪式,并在文件上签字而已。回到华盛顿之后,尼克松想让公众相信他才是唯一一个为《上海公报》定调的人。根据基辛格的回忆,尼克松派霍尔德曼去通知他要:“忠心服务于总统,在报纸和电视上要强调是总统的个人魅力使成功成为可能。”霍尔德曼交给基辛格的单子上列举了10条总统的个人完美品质,基辛格自然非常厌恶。在1979年发表的回忆录《白宫岁月》里,基辛格在某种程度上报了仇:“尼克松的名望不是建立在他的作为上,而是建立在假装是他的作为上,这是此届政府的祸根。”基辛格写道:“这让他寻求建立他最不可被挑战的成功,或者在具有绝对成功可能性的时候也要去寻求保障,这是水门丑闻的心理本质。”
      但是尼克松树立形象的本性并非什么缺陷,对外交来说,形象就是武器,它可以引发情感改变思想。在访华期间,东道主中国安排的招待之一是请尼克松观看在体育馆里举行的乒乓球表演赛。尼克松完全被迷住了,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年轻男女青年的表演当然是最高水平的乒乓盛会,给我留下的印象不仅仅是永久的,还带着不祥的预感。”几年之后,在回忆录中重新回顾这一幕,尼克松写道:“北京体育场里那些观众既遵守纪律,同时又狂野热情,这可怕的情景让我确信,在中国还在学习发展自己国家实力和潜力的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必须教化中国。否则,总有一天我们将面对历史上最难对付的强大敌手。”毫无疑问,尼克松得出的结论正是主人希望他得出的。虽然在1972年的外界看来,中国是一块世界革命的可怕顽石和孤岛,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希望美国人明白他们应该被当作严肃的政治家来看待。对尼克松,他们发现正好可以利用,因为“世界政治家”正是尼克松想追求的。
      (摘自《世界博览》)

    推荐访问:基辛格 尼克松 暗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