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虚构者带来的真相

    时间:2021-06-03 20:03: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当代文坛上,小说家范小青可谓自成一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扎根于苏州地域文化传统中的她,就已经凭借对吴越风情的细腻把握和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敏锐感知,创作出了《裤裆巷风流记》等多部广受好评的“小巷文学”作品。进入90年代以后,她一度被视为“新写实”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她的创作旨趣始终与以“原生态”“零意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写实主义”保持着相当的距离;相反,她擅于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现与重大社会议题的讨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儿女情长与旧城改造双线并进的《城市表情》,还是以人情百态为底色的官场小说《女同志》,抑或从个人生活史的角度审思赤脚医生历史和农村合作医疗进程的《赤脚医生万泉和》,都是象征了其创作风格日益圆润自如的重要作品。而这些作品也被批评界命名为“新世情小说”。如此指认,意在凸显其由人情通达世道的创作笔法,可谓切中肯綮。
      “世情小说”最易人手,却最难出彩,因为“世情”的呈现有赖于细节与局部的生动描摹,可如果仅有精致的细节与局部,又无法提升到把握“世道人心”的层面。换句话说,好的“世情小说”必须是“以小见大”的。而范小青的创作便正是如此。她多从小处着眼,描写的是小人物的生活常态,从不刻意追求达成某种宏大叙述,但在其扎实细密的日常生活叙事中却往往可以显影出时代的风貌。范小青最新完成的长篇力作《桂香街》依旧循此路径。这部作品瞩目于工作在最基层的“居委会干部”这一群体,通过对其琐碎芜杂的日常工作的再现,勾勒出了基层社会的人情百态与世事变迁。
      《桂香街》以主人公林又红的身份错位为线索展开叙述。林又红的身份本是外企高管,却因食品安全事故而赋闲在家。原本不食人间烟火、日常生活全靠丈夫打点的她准备利用这难得的闲暇为全家做一顿晚饭,却这么也打不着家中煤气。由于恰逢小区物业罢工,她不得不转向求助于此前从未打过交道的桂香街社区居委会。在前往居委会的路上,她意外地被误认作即将上任的居委会领导“蒋主任”。以此发端,她在阴差阳错中与居委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她在帮助居委会干部解决辖内小吃街的矛盾糾纷与经营管理难题的过程中,逐渐承担起“居委会主任”的重担,最后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全票当选为桂香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林又红不仅接受了这一“强加”的身份,还勤勤恳恳地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整部小说的重心便是展现她在“居委会主任”任上的主要经历。
      显然,范小青在《桂香街》中讲述的是一个主人公“变身”的故事。能力超群的林又红放弃了各大企业的竞相邀约,自愿选择到基层从事待遇差、收入低、担子重、责任大以及几乎没有任何上升空间的居委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情节设定作为整个故事的逻辑起点,是有违“常理”与“常态”的。而这种“反常”恰好为我们从更为内在的层面上打开这—文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主人公由高阶层“下行”/“下坠”到低阶层的视角十分新奇。林又红
      这位以往生活在完全与社会底层绝缘的世界中的女强人,在小说中如同突然被移植的一株奇珍异果,戛然中断了其既有的成长、教育与职业经历,开始在居委会的一方陋室中“为人民服务”。因此,她既被“新奇”的眼光打量,也同样以一种“新奇”的眼光注视着一个完全陌生的市井世界。当林又红完全适应了“居委会主任”这一身份并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时,故事讲述中的诸种要素也进入了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可不能忘记的是,这真的是一部,或者只是一部关于干群关系,或者群众自治组织——“居委会”的本意与天职如此——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的作品吗?整个故事的起点始终令人在感动之余疑窦丛生。林又红的“变身”固然十分“可爱”,可是这样的讲述在多大程度上又是“可信”的呢?她的“变身”有其可以自圆其说的发展逻辑,还是仅是—种偶然“错位”?
      范小青当然也清楚《桂香街》必须对此做出解释。她给出的理由有三。一是林又红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失业”了。难得的闲暇使她有机会接触到陌生的社区生活,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与生活方式。二是林又红的性格很适合从事居委会工作。她好强执拗、热心助人、富有公心且能力出众,因此在面对急需帮助的基层工作时难以做到无动于衷。三是林又红的闰蜜赵镜子为了让林又红远离她们共同爱着的男人江重阳,授意同样在居委会工作的“90后”外甥女陈菲千方百计地将林又红留在了居委会工作。也就是说,机遇、性格加“阴谋”,共同促成了林又红“变身”的发生。
      然而,林又红虽然自诩“下岗女工”,但她何尝真的是以“女工”的身份“下岗”?并且在她“下岗”之后,各大企业的邀约延揽也从未断绝。这便直接冲击了范小青设置的逻辑链条。更为重要的是,致力“写实”的《桂香街》在这一关系到整个故事能否真正成立的关键情节的处理上,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所“写”之“实”——亦即当下世情的“常理”与“常态”呢?
      其实,在范小青的创作中,“下行”/“下坠”的视角在她199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日阳光》中就曾出现过。很有才华的研究生柏森林在那部作品中主动选择到基层参与乡镇企业的经营发展。放置在90年代的社会氛围与文化语境中理解这部作品,我们不会感受到故事的展开线索存在“错位”的危险。因为当时各界对于基层发展的确抱有普遍乐观的估计与期待,所以如此设置情节,也就合情合理。可是在《桂香街》问世的2016年,我们的现实又是如何的呢?
      在“并不可信”的阅读体验背后,实则关联着对于当前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与中国现实的普遍体认。在金融资本主义在全球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当下,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着自身。受此支配,各个社会阶层也就被越来越稳固地区别开来,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分化日趋板结,社会流动性明显降低。在这一背景下,从底层“卜升”至高层的渠道日益逼仄,而从高层“下坠”到底层则更是“反常”。通常而言,“下坠”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外力造成的结果,而非林又红式的自愿选择,是故如果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进行衡量,也就不具备选题与取材的普遍性与代表性。而更加意味深长的是,连接林又红“下坠”的两端——外企与基层——正是金融资本主义所区别开来的社会阶层中最为悬殊的两极。《桂香街》本可以藉此“反差”/“反讽”的视角切入,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写实力作。但遗憾的是,对于外企与基层两极在当前整个社会结构中呈现的巨大张力以及由此延展出来可供讨论的问题空间,范小青显然并不在意。

    推荐访问:虚构 真相 带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