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他山之石

    时间:2021-05-25 16:03: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501/tkcl2015011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501/tkcl2015011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501/tkcl20150113-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501/tkcl20150113-4-L.jpg
      坦克的出现深刻改变了战争形态,防御者发现自己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进攻者则一扫裹足不前、伤亡惨重的阴霾。然而,这对于在军事上奉行防御政策的“中立国”又意味着什么?唯有以变制变才是出路!也正因为如此,瑞典并非装甲机械化战争的亲历者,却称得上是这种战争形态的“弄潮儿”。事实上,地处北欧一隅的瑞典不但拥有一流的坦克工业,规模可观的装甲力量,而且其作战理念也自成体系。
      很少有人意识到,永久中立的瑞典却是个尚武之国。瑞典自拿破仑战争后,一直奉行武装中立政策。在一个多世纪里,武装中立政策让瑞典远离战火,二战之后,瑞典对自己的军事、工业力量与科技水平比较自信,相信仍可经由奉行武装中立政策维护自身安全。瑞典前首相帕尔悔曾经清晰地阐述了瑞典中立外交与加强军事力量的关系:“如果世界开始怀疑我们的不结盟政策,我们执行中立政策的能力无论如何都会受影响,不管我们军事力量如何强大。正因如此,我们的外交政策是我们的第一条防线,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用军事手段保卫自己的能力受到他人怀疑,我们也不能推行我们的中立政策。和平时期我们要借助我们的军事力量保卫我们的领土,我们一定要具备能把侵犯我国领海和领空的人击退的能力。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战时谁想进攻我们,就该再三考虑他们这样做所包含的危险”。也正因为如此,作为瑞典强大军事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瑞典拥有一支实力居北欧之冠、在整个欧洲都名列前茅的装甲力量。装甲集群以苏联为主要对手
      然而,这支装甲力量的矛头又指向哪里?答案是“北方威胁”,在20世纪早期,斯堪的纳维亚地理位置偏僻,国家力量薄弱,一直被排斥在欧洲主流之外。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纯军事角度来讲,斯堪的纳维亚位于莫斯科与伦敦空中通道的中间点,挪威通过它的北部岛屿控制着苏联在巴伦支海的出口;丹囊蠢和瑞典控制波罗的海的出口;冰岛接近大西洋;芬兰濒临波罗的海,扼通向苏联列宁格勒的海路。同时,苏联进入英国的最近通道是从挪威西南部跨过北海;苏联进入美国的最短距离是经由斯堪的纳维亚北极地区的通道。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虽然中立的瑞典本不应有敌人,加入北大西洋防务联盟机会很小,而瑞典是否加入北大西洋防务联盟,对于美国而言也并不重要。瑞典自己也明确宣布,“加入西欧军事联盟最不利的因素是瑞典将卷入西欧国家一边。在和平时期,它将严重损害同苏联的关系”。但事实上,瑞典与苏联的关系其实一直很僵,尽管瑞典与苏联并不直接接壤,但苏芬的特殊关系对瑞典意义特殊,早在苏芬战争中,便有大量瑞典志愿军加入芬军对苏作战,战后的瑞典军队及其战略部署更是一直以苏联为假想敌。而撇开历史宿怨与意识形态不谈,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苏联也一直对瑞典虎视眈眈,两国之间时有不愉快事件发生。
      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军事和经济实力进入强盛时期。此时,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始推行以侵略张为目的的全球进攻略。勃列日涅夫认为,此时是苏联“不停顿地开展”动具有广泛的、名符其实的总进攻性,在当前条件下具有全面进攻性,苏联是一个世界大国,国家利益已遍及全球,世界上的事情,只要涉及到苏联的安全和广泛利益,苏联就不能消极对待。与这种外交政策相适应,苏联在军事上也奉行积极进攻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虽说“小国无外交,弱国无国防”,但瑞典不信这个邪,其军事力量的针对性是十分明显的,那支实力不可令人小窥的装甲集群存在的目的,正是为了抵御可能铺天盖地自北方而来的红色铁流。
      数量差足巨十分悬殊
      既便不考虑技术装备的质量优劣,在双方装甲力量的规模对比上,瑞典面临的压力便已经十分悬殊。以苏联主要针对北欧方向的列宁格勒军区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冷战高峰时期,列宁格勒军区的战斗序列中虽然没有编入坦克师,但却通常保有8个左右的摩托化步兵师,这些所谓的摩托化步兵师在装备水平上与西方国家的装甲师其实并无本质区别,而且其实力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增强。60年代后期的苏军摩步师编有坦克259辆,装甲输送车470辆,40毫米火箭筒252具,57毫米反坦克炮36门,85/100毫米反坦克炮18门,无后坐力炮36门,CY-100自行炮30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36辆,各型迫击炮63门,122毫米火炮36门,152毫米火炮18门,火箭炮24门,高炮/高机96门,“蛙”式火箭3台,到70年代后期的苏军摩步师实力进一步提高。
      纸面上看,令人“沮丧”的是,既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瑞典与苏联列宁格勒军区的坦克数量对比,也存在1:1.9的差距(这还仅仅是一个列宁格勒军区而已),瑞典武装力量在冷战最高峰的80年代中期,不过保有29个旅的地面兵力,其中真正意义上的现役坦克旅和机械化步兵旅仅有6个。然而,兵力的劣势并没有使瑞典人灰心,瑞典是一个国土面积近45万平方千米的北欧大国,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拥有天然的战略纵深优势,其装甲部队技术装备性能优良,又针对瑞典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在设计和技术上进行了优化,再加上一旦遭受入侵,瑞典国民同仇敌恺的抵抗意志十分强烈,这一切都使得瑞典有信心凭借其苦心打造的装甲力量,以装甲机械化部队为核心,打一场针锋相对的纵深机动防御作战。 与纵深进攻针锋相对 瑞典装甲力量的存在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其作战理念同样如此。不过,正因为这种针对性,我们在谈论瑞典装甲力量作战理念之前,必须对其假想敌的作战理念有一番了解,毕竟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那血与火的残酷考验之后,苏军的力量源泉与其说来自其装甲集群的庞大规模,倒不如说来自于支配其行动的战役法理论更为贴切。苏联能够取得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除了政治经济原因外,正确的战略战役方法无疑是重要原因。苏军适时的转变,重新恢复30年代被废弃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基本原则,特别是从1942年起,苏军重新修正并按照大纵深战役理论基本原则展开了一系列具有空前战略规模的大纵深战役,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纵深战役理论进一步发展,虽然60年代开始“大纵深战役”这一术语在苏军的正式文件中不再使用。但是,苏军内部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却并没有终止。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等军事领导人和权威学者相继发表论著,认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战役形式是各兵种联合进行的大规模战区战略性战役:“传统的大纵深战役越来越具有大纵深、立体的性质,现代战役的规模不仅要以正面和纵深来计算,而且要以高度来衡量”。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符合时代背景。

    推荐访问:他山之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