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枪杆子精锐出击

    时间:2021-05-25 16:00: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9年的9月13日,是衡宝战役开始的日子。
      一个貌似偶然的机会,林彪点了白崇禧的死穴。
      
      “那眼睛毒啊!”
      
      三路大军出动。
      担任右翼战略迂回的西路军,是13兵团的38军、39军,从常德、桃源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的道路。
      当西路军占领芷江后,东路军二野4兵团的13军、14军、15军,和四野15兵团的43军、44军,在湘粤边境向广东挺进。
      10月2日,中路军在湘潭、湘乡及其以西地区集结完毕,并完成攻击准备,白崇禧还被蒙在鼓里。
      同日,中路军分三路向衡宝地区桂军发起攻击。到5日拂晓,各军已推进20至50华里,在渣江至界岭一线与敌形成对峙。
      白崇禧环视左右,发现形势对其十分不利,遂以进为退,调集十三个师于衡宝一线,企图乘中路军立足未稳,组织反击,挽回颓势。
      一直密切注视着对手举动的林彪,判断“小诸葛”是要决战了。
      林彪脑子里那个只要醒着就不会闲着的车轱辘,一下子就飞旋起来。
      更为诡谲的是,中路军的45军135师,突然从林彪的视线中消失了,又突然在敌后出现了。
      白崇禧也很快发现了这个情况。
      4日23时,林彪命令中路军“现地停止待命”时,135师正在行军中。待架设电台,收听到军里焦灼万分的呼叫时,已是第二天下午了。
      林彪迅速在地图上寻到135师的位置。
      好家伙,135师一昼夜行军160里,从衡阳西北的金兰(今金兰寺)越过衡宝公路,钻到敌人重兵布防的敌后,前卫团已进至佘田桥正南的沙坪、灵宫殿地区了。
      “记录。”林彪吐出这两个字后,浓眉下目光仍盯着地图。
      这封先师后军再兵团的、正文正好100字的电报中,最重要的就是后来因敌情变化而并未实施的“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翻毁铁路”了。
      洪桥是湘桂铁路衡阳西南段上的第一站。林彪看重洪桥,盯住的是白崇禧在衡阳的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断你退路,关你后门,我抓住你的指挥中心,这回看你还往哪跑?
      如果说此前对这场大战到底能不能打起来,林彪还不能没有疑虑的话,当他把135师这枚举足轻重的棋子迅速抓到手里时,白崇禧是不想打都得打了。
      近半个世纪后,许多老人都说了这样一句话:“林彪那眼睛毒啊!”
      
      越级指挥
      
      林彪在把135师抓到手里后,又直接指挥起了中路军的各军。
      林彪经常来这一手。愈是大战,大军云集,时间紧急,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越多,越要来这一手。
      兵贵神速。那时候,一封电报,拿到译电员那儿变成密码,电台发出去,那边收到再译成汉字,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如果先兵团、再军、再师,一层层接力,到具体实施者那里,半天就过去了。这期间,战场上会发生些什么变化?
      
      不开会
      
      1949年8月初,正值四野休整期间,白崇禧在衡阳召集高级将领开会。9月28日,衡宝战役早已拉开帷幕,白崇禧又召开军事会议。10月5日,135师已经楔入桂军身后了,蒙在鼓里的白崇禧还在开会。据说,得知135师的行踪后,“小诸葛”马上又召集会议。
      林彪不开会。在“林彪100号”里,就一个人对着地图琢磨,口述电报,向军委和毛泽东报告战役、战斗决心、部署,给部队下指示、命令。从黑土地到红土地,那些署名“林罗刘”、“林邓谭肖赵”、“林肖赵”的电报,经常是电报发走了,再拿去给“罗刘”、“邓谭肖赵”、“肖赵”看看。愈是紧急、关键时刻,愈是如此。有人指挥作战,拿不出作战方案,只给你个“一定要打赢,也一定能打赢”的“精神”,怎么打让下边部队首长决定。林彪没有这种时候。一口气口述几封、十几封电报,各部何时动作,如何配合,各自怎么打,出现意外怎么办,通常都是那么具体、明确。特别是主要方向上的部队,就更详尽、明白了。
      从黑土地到黄土地、红土地,许多当年在林彪身边工作过的老人都说大到战役决心、构想,小到棉衣里子应该是白色的,四野过江后长裤是否改短裤,都在他脑子里转啊转。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时,连纵队司令都不知道到何处去,更不知道辽沈战役揭幕了。若是白崇禧,是不是早召集纵队司令以上将军,不知开过多少次会了。
      苏静老人说,在东北,罗荣桓对林彪的军事指挥、战斗、战役决心,只干预过一次,就是已快兵临锦州城下了,林彪又要回师打长春。
      敌人的路数,自己的路数,有多少种可能,脚下踱着,脑子里转着,只要醒着,就不会停歇。“记录”两字出口,战斗、战役方案就成熟了,胜利也就不远了。无论前线枪炮声如何激烈,千钧一发,惊心动魄,那张苍白的脸上永远看不出什么表情,那口浓重的鄂东口音永远是那么一字一句,有条不紊。
      有人说林彪打起仗来,真像抽足了大烟似的,一夜一夜不睡觉,电报一封接一封飞往前线,机器人似地不知疲倦。
      不过,9日发出总攻令,衡宝战役已经胜券在握时,林彪踱步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炒黄豆也懒得吃了。后来干脆骑在椅子上,双手搭在椅背上,再把下巴支在上面,坐在那儿看地图。口述电报,不时还闭着眼睛,但那思路、条文依然清晰、准确。
      找谁了解个情况,谈完了你就马上自动走人,别影响他踱步、思考。
      
      崇尚进攻
      
      林彪崇尚进攻。
      辽沈战役是进攻,平津战役是进攻,衡宝战役是进攻,海南岛战役是进攻,只有进攻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最简单的常识了。问题在于敌强我弱时,林彪依然强调进攻。
      不是那种死打硬拼的攻城拔寨式的进攻,而是运动战的进攻,是由我选择时间、地点、作战方式的进攻,像平型关战斗那样,像秀水河子战斗那样。从辽西退到辽北,林彪不是不打,而是不和敌人硬打,要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再强大的敌人也有薄弱之处,林彪专拣这种地方下手,一有机会就会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扑上去。而当敌人占领的地盘多了,兵力分散了,这种机会就更多了。
      当年林彪竭力避免的,也正是今天白崇禧所竭力避免的。只是当年杜聿明始终未能抓住痛下杀手的机会,而今林彪抓到了。
      135师插入敌后,林彪迅速抓住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创造了歼敌的条件。当敌人全线撤退时,林彪若稍有犹豫,白崇禧就有时间从容退入广西。
      在组织指挥上,林彪不拘一格。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大军,有时全凭一个脑袋调度指挥,有时临时指定局部战场指挥员,有时越级指挥到师、团。衡宝战役打成围歼战时,后来的部队要听从先到的部队指挥,先到的团长、师长,可以给师长、军长下达命令、布置任务。因时因地因敌情而宜,怎么便利怎么来。
      “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林彪用兵机智、巧妙,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六个战术原则,也是那么生动活泼,通俗易记,绝少军事理论的那种教条枯燥,连不识字的士兵也能很快搞明白。
      林彪有时是狐狸,有时是老虎,更多的时候既是狐狸,又是老虎。纵览林彪决策、指挥的战斗、战役,多是以智取胜打巧仗,较少硬碰硬的死拼仗。
      不爱讲自己的林彪,孤独而不寂寞的林彪,除了口述电报,平时难得说句话,有时一天都没句话。可在战术和战斗作风上,这位中国最年轻的野战军司令却有个“婆婆嘴”,各种场合有机会就“叨叨”,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唯恐你记不住、不明白。还通过各种文电资料,向广大官兵传达、宣传、灌输。像1947年12月19日以“总司令部”名义下发的《打胜仗的根本办法》,油印在一张八开纸上,“连排长连指导员支书”,“每人一份,随时研究和相互讨论”。
      没有稿子,讲到激动处也端坐不动,面部表情也没多少变化,音调也高不了多少。有时讲上半天,桌上那杯水也不动一动。那思想,那思路,那内容,包括许多语言,却是生动活泼,同一个话题讲过几次,每次都有新意。当年听过林彪讲话的老人,都说听他讲话“解渴”、“过瘾”,想象不到会有精神溜号打瞌睡的。
      几乎没有什么嗜好的林彪,战争年代除了看地图、踱步、思考,有点工夫就爱看书。有老人说,在东北时,林彪看得最多的,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有的看几遍,甚至十几遍,用红笔勾勾画画,还写了好多旁批。
      有文章写道:“白崇禧于衡宝地区与我军作战是被迫的,由于林彪对白部集结衡宝之目的判断上的失当,下令正面部队‘现地停止’达两天之久,致使白部20余万部队大部分从容退入广西,只歼灭了其后卫4万多人,这是战役指挥上一条深刻教训。”
      如此说来,衡宝战役是那种应该打好而没有打好的、有重大失误的战役了?
      再看看那种把林彪从出关批到入关的文章,再看清楚这类文章发表的时间,那结论就正如一位同行说的那样了:“这些批评,只能是在1971年的9月13日以后,也就是衡宝战役过去二十二年之后,才可能听得到。”(摘自《中外书摘》)

    推荐访问:枪杆子 精锐 出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