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上甘岭大战改变了战争战法

    时间:2021-05-24 20:01: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如果时钟停在1945年9月2日,即日本投降、二战结束时,一切历史的发展都印证了富勒的预言:科学和技术给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自身和它们导演的战争都影响了历史。
      一战、二战,以及两次大战之间的20年间,人类,或者说主要就是西方国家(包括美洲的美国、横跨欧亚的前苏联/俄罗斯、亚洲的日本)发明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用于战争的各种各样的机器(武器),运用这些武器和装备的战略、战术、战法、指挥、控制、通信、管理、侦察手段,以及用它们装备的军队的行动和各级将领的指挥艺术,使战争完全改变了面貌。
      富勒先生所列举的和未列举的军事发明,实在已经够多够详尽的了。一个距离西方文明较远的人,无论他多么聪明,当他看到这一切复杂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时,他会感到何等巨大的震惊、惶惑、恐惧和自卑呀!
      这一切,似乎都在论证伟大的《孙子兵法》以及所有的中国兵书战册,论证它们诞生的祖国,关于战争的解释,关于战争的哲学,关于一个将领的素养和指导思想,都无可挽回地过时了。连同中国一起,在1840年至1937年间的所有战争中,都置身于悲惨的沉沦。
      孙子预见到了“曼哈顿工程”和原子弹了吗?
      然而历史,又对富勒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西方人,给予了莫大的嘲弄。
      这个嘲弄,或者说这个微妙的变化发生在1952年的秋天。
      那时候,年轻的东亚共和国的军队正和二次大战的胜利之王美国的军队,在朝鲜半岛上厮杀。
      一场中国人称作“上甘岭战役”,美国人称作“铁三角战役——摊牌作战”的战役爆发了。它的过程和后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超出了富勒的想像力,也超出了西方军人的想像力。
      1952年3月,秦基伟将军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志愿军第3兵团的命令,接替友军防务,率领志愿军第15军进驻朝鲜平康——金城——淮阳地区,执行防御作战任务。
      15军防区的重要制高点是五圣山和西方山。五圣山海拔高度1067.1米,控制着金化——铁原——平康三角地带,美军称此战区为“铁三角”。
      五圣山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五圣山失守,它后面200公里将无战略制高点可守。彭德怀总司令对秦基伟将军说:“敌人要动,在哪里动?可能在中线,五圣山是中线门户,所以要守住五圣山。”
      在地形沙盘上看,五圣山侧翼的西方山似乎更重要,它如果易手,五圣山将处于三面包围之中,很难守住。权衡再三之后,秦基伟命令15军战斗力最强的44师防守它。45师(师长崔建功、政委聂济峰)守五圣山。
      在五圣山南面,有一个小山村,叫上甘岭。上甘岭之北也有一山村,叫下甘岭。两地相距1000米,两村均遭战火破坏,空无一人。所谓上甘岭,就是两个高地,北高地海拔597.9米,称597.9高地;南高地海拔537.7米,中方称537.7高地,美方称“狙击兵岭”,因为坚守高地的志愿军组织狙击手用步枪大量杀伤了美军和韩国部队。
      整个上甘岭地区只有3.7平方公里,相当于边长1.9公里的一个矩形的面积。就是这两个小高地,作战双方都下了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赌注。
      从兵力密度上,双方投入了10万大军:“联合国军”6万余人,志愿军4万人。从火力密度上,双方集中了438门大炮:“联合国军”105毫米以上炮300门,志愿军75毫米以上炮138门。“联合国军”还动用了3000架次的飞机和170辆坦克。弹药的消耗更是惊人:“联合国军”共向上甘岭两个小山头发射了190万枚炮弹和5600枚250公斤以上炸弹,最多的一天达到30万枚,平均每秒6枚,每平方米土地要落弹76枚,山头被削低2米。
      美军在二战中最激烈的两场战役所创下的弹药消耗记录为:诺曼底登陆,最高日均2万枚;硫黄岛登陆,最高日均3万枚。
      上述纪录均被上甘岭战役远远打破。
      诺曼底战役的德军总指挥是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
      硫黄岛战役日军的司令官是栗林忠道中将。
      秦基伟将军坚守上甘岭50天,顶住了“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和韩军)的“超级炸射”和“超级攻击”,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毛泽东为此大捷亲拟电稿:“今年秋季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致胜要素。”
      毛泽东电文中所说的“工事坚固”,就是上甘岭大战中闻名于世的坑道。志愿军发明的坑道,就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壕。战壕挫败了大炮,坑道胜过了战壕。坑道是山地作战中最好的防御工事。志愿军靠它守住了三八线,并且在朝鲜东西海岸威慑敌军,使之不敢实施两栖登陆。坑道是中共军队对战争的重要创新和贡献。
      即使在2003年的秋天,当小布什领导的美国反恐战争机器攻占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虽然叫喊朝鲜核问题并威逼金正日,但其地面部队依然畏惧朝鲜半岛的坑道,说归说,刀锋尚未划破和平。
      15军设防时,朝鲜前线正值开放式工事向坑道工事的转变时期。5月6日,全军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志愿军司令部筑城会议精神,把开凿真正的作战坑道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坑道顶部至少厚30米,坑道口厚10米~15米;每个坑道有2个以上出口,坑道宽1.5米,高1.7米。坑道不仅能保护自己屯集兵粮弹药,而且具备完整的作战功能,坑道和地面工事形成了统一的防御体系。
      15军上阵地第一个月,遭敌空袭炮击,伤亡552人,到7月降至140人。中共军队越来越深地钻入地下,美军的空军和炮兵优势大遭削弱。
      就在志愿军深入地下的同时,又依托坑道工事,发起“冷枪冷炮”运动,至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发动总攻击前,9个月里志愿军共杀伤敌军19921人,自己仅伤亡35人。
      也许是这个差距悬殊的伤亡数字,令美军范弗里特将军(美第8集团军司令)和克拉克将军(“联合国军”总指挥官)下决心发动了“摊牌作战”。美军的战术很简单,就是用天文数字般数量的炮弹和炸弹,轰平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因为上甘岭只是村名并无其岭),用钢铁节省生命。攻击日计划发射30万枚炮弹,而步兵只需要2个营。
      这一原则在今天的美国反恐战争中依然适用,仅仅是把炮弹换成精确制导炸弹等高科技兵器。
      上甘岭战役的结果已经成为历史。坑道顶住了炮弹。志愿军的大炮和后勤系统也不示弱,回敬给敌人80万枚炮弹。日均l万~3万枚。在我军战史上,除炮击金门之外,上甘岭是用弹药最多的一个山岭了。
      战争的结果:志愿军击退敌人900余次进攻,击毙、击伤、俘虏敌军25498人;志愿军伤亡11529人。上甘岭依然在志愿军手中,直到停战。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意义,曾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后任南京军区政委的王平将军总结说:
      “上甘岭战役之后,美军在正面战场上已是穷途末路。”
      朝鲜战争,以表面上的平局结束。其实,这个平局的优势在中朝一边。因为1953年夏,志愿军能发动大规模的金城反击并获得成功,而“联合国军”则根本不能。
      到了1964年~1975年的越南战争时,这种不平衡的天平就更加倾斜了。美国彻底输掉了它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场战争。
      亚洲开始在军事上赢得西方的尊敬。
      这种尊敬,是在富勒去世之后渐渐赢得的。富勒如果能活得足够长,而且还能拿起笔,只要他还有一个正直的军事历史学家的良心,一定会记下:亚洲,具体讲,就是中国、朝鲜、越南、柬埔寨等国,对世界军事、战争战法的改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摘自《辉煌帝国的军事视角》)

    推荐访问:上甘岭 战法 大战 战争 改变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