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

    时间:2020-07-06 15:04: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金秋时节,我省迎来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对推进两个试验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重大契机,对全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贵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也具有重要意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年试验、奋进,20年丰硕成果,为贵州迈向未来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财富、科学的发展思路、可资借鉴的经验以及宝贵的精神力量。
      
      一
      
      20年来,两个试验区的试验主题,折射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光辉,成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思想财富。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普遍认可,正式写进《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世界21世纪议程》,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
      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1世纪初,我国最终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而早在1988年,远在中国西南一隅的贵州,在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推动下,创建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已经开始了粮食、人口、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试验和探索。
      回过头来看,20年前,一个贫困地区如此重视生态建设,把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并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在大范围内实施,被许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是“世界上还没有的先例”、“科学发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先行探索”、“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安顺试验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试验主题同样具有开创性。
      20世纪80年代,围绕着如何搞经济建设,姓“资”还是姓“社”的论争四起。从1987年的十三大到1992年的十四大,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制度的探索历程经历“补充论”――“补充,共同发展论”――“共同发展论”――“基本经济制度论”的发展轨迹。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形成“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987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听取安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后,就突破“姓资”还是“姓社”的思想局限,提出“把多种经济成分作为加快贵州发展的战略问题”,“发展集体经济、多种经济成分是长期的,不是权宜之计,只要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办法都应该采用”的思想,首倡让多种经济成分平等、有效地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共生繁荣。
      这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超前探索和率先实践,同样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统筹发展的实验场”、“和谐发展的理论雏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实践”、“具有远见卓识的正确决策”……
      两个试验区的试验主题,折射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光辉,成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宝贵思想财富。
      
      二
      
      20年来,两个试验区紧紧围绕试验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试验,形成了既符合贵州实际又具有时代特征的贫困地区如何实现崛起的发展思路。
      
      贫困人口集中、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治理难度极大、经济基础薄弱的贵州,能不能摆脱困境,实现腾飞?思路决定出路。20年前成立的毕节、安顺试验区的改革试验,为贵州探索出实现崛起的发展思路。
      这是一条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之路。
      贵州的发展长期受制于观念的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试验区具有前瞻性、超前性的试验主题,本身就是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结果。“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凡是符合贵州实际的措施办法,都要大胆采用、积极探索”,“要敢于突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符合省情的条条框框”,试验区建立之初,胡锦涛同志就一再强调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整个改革试验过程。试验区走过的20年历程,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这一主线。
      1994年、2000年、2007年和2008年,毕节试验区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区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每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都直接针对实际,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解决问题,有力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政策制度的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
      从率先实行“包产到组”的顶云经验开始,解放思想就成为安顺发展的灵魂。试验区成立后,安顺在多种经济繁荣共生方面创造了众多全国或区域之最:在全国最早成立白酒集团,在西部最早以地方法规性文件明确建立私营企业协会,最早吸收非公有制人士进入地方人大、政协领导机构,最早设立专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职能部门……
      思想上的障碍,是束缚我们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省同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观念大转变实现发展大跨越,这是两个试验区过去的发展之路,也是贵州未来的跨越之路。
      这是一条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毕节试验区把三大试验主题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统一协调起来,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发扶贫探索经济建设、生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整合,通过生态建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人口控制促进人自身的全面进步,形成人口、资源、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人口数量控制下来――人的文化素质得以提高――计生观念、发展观念转变――发展致富能力增强――经济得以发展、环境得到保护――促进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人口得以进一步控制――促进更大的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当前摆在全省面前的时代使命。贵州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不能仅仅依靠一腔热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基础、路径、目标、策略及动力等是否有清醒而科学的认识。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先后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立省”战略、“生态立省”战略,最终,“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这些发展思路的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化认识过程。而在策略方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贵州当前要做的“三篇大文章”之一。两个试验区的探索之路,极大地丰富了贵州的未来发展思路。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之路。
      20世纪80年代,国家批准成立了一些特区、试验区,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别于其他经济特区、开发区,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开发区是解决经济起飞、先富起来的问题,而毕节试验区则是继续解决温饱、改变贫困面貌的问题。
      “牢牢把握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就要针对全区有300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一现实,采取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措施,加快资源开发,加速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实现绝大多数农民脱贫的目标。”胡锦涛同志1988年6月8日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民生是试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由1987年的345万人锐减到49.89万人,年均递减14.7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87年的65.5%下降为7.35%,年均下降3.35个百分点。
      试验区始终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七大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历史性地载入党章,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地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十字郑重承诺,民生问题更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
      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民生问题更为突出,解决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民生是最大的公务”,全省广大干部逐步形成了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
      这是一条广汇各方力量的合作之路。
      发挥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汇聚开发合力,是毕节试验区20年探索的一大鲜明特色。早在1988年,胡锦涛同志就在北京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代表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协调小组对毕节开展智力支边工作。
      20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把探索贫困山区科学发展之路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把助推毕节试验区改革和发展作为自己的事业,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和联系广泛的优势,20年如一日携手扶持、全力帮助毕节地区。他们深入村寨调查研究,访贫问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取项目、寻找资金,想尽千方百计;出思路、搞规划,为试验区献计献策;修建学校、资助学生,不遗余力;带着群众干、寻找脱贫致富路……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参与专家之多、投入项目之大,在全国前所未有。
      乌蒙大山记住了他们,人民群众记住了他们。他们在这片穷困的土地上创造着历史,书写着传奇,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攻坚克难、共谋振兴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三
      
      20年来,两个试验区不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中,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两个试验区20年的改革试验,本质上是对贵州这样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的重大探索。
      毕节试验区在开发扶贫方面,形成了异地安置扶贫、就地移民扶贫、产业扶贫等模式,形成了支部+农户+协会+公司等扶贫产业链,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坚持统筹兼顾,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篇文章一起做。在生态建设方面,实行引资合股经营、引进能人投资经营、干部职工领办、部门扶持、引种栽培、项目整合示范种植等模式,在发展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及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因地制宜地把发展立体农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创造了“五子登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在人口控制方面,形成了宣传教育制度化、技术服务规范化、科学管理精细化、优质服务经常化和包村帮户责任化等,计生服务创国优成为当前一大主题。
      安顺试验区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方面创造了“建立基金,择优扶持,记国家股,暂缓分红或分红再投入”等经验。在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中,试验区充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的一系列政策,大胆改革所有制,原则上不设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将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撤出,实现战略转移。鼓励经营者和能人持有大额股份,并创造了安置费折股、承担债务折股、负债持股、货币资金配股等多种入股方式,使试验区微观经济主体在所有制调整中实现股权结构合理化、多元化,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相互渗透,各种资本相互交融,统筹兼顾各种经济成分的协调发展、共生繁荣。
      这些探索,对于全省今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在具体措施上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
      
      20年来,两个试验区在坚守与探索中积淀成的试验区精神,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精神。长期的坚守,砥砺出可贵的品质。
      20年来,从省到地(市),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两个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改革试验不停步,发展思路不变向,理想信念不动摇。
      20年的坚守与探索,毕节试验区跳出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初步展现出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可喜景象;20年的改革与奋进,安顺试验区摆脱了姓“资”姓“社”的困扰,以搞活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手引进外来优强企业,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活力彰显、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两个试验区的历史性变化,得益于试验主题的正确性、客观性以及前瞻性,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更得益于政策思路的连贯性与持续性。
      在贵州的改革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患难相助、和衷共济”的抗雪凝精神。试验区20年坚守与探索中,也产生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
      这些,无疑都拓展和丰富着“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为贵州实现崛起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五
      
      以全面总结试验区实践成果、思想、思路、经验、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推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当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重大社会发展战略,科学发展成为全党全国的发展理念时,两个试验区试验主题的思想光辉越发凸显。
      20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3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这片留下他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和他深切关怀着的人民一起过春节时,再次提出了殷切期望: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同的使命,一样的初衷。
      如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两个试验区、也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切实发挥“小实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作用,真正使毕节试验区成为“贵州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安顺试验区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这是20年后全省和两个试验区的一个新的起点。
      纵向看,我们走过艰辛的历程、经过艰难的探索,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横向比,由于起点低,两个试验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仍很大,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欠发达、欠开发的状况。
      承认落后又不甘落后,立足现实又敢于突破,正视不足又善于反思,这是两个试验区乃至整个贵州需要的精神状态。未来,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有更大的解放、发展环境上有更大的改善、机制体制上有更大的突破、开放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发展步伐上有更大的跨越。
      新使命、新起点、新境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执笔:彭 勇)

    推荐访问:雄关 真如 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含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