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将荷兰“水足迹”概念引入中学生物课堂_荷兰概念手机

    时间:2020-03-05 07:40: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环保概念风靡全球的今天,环境友好成为官方与民间都蔚然成风的理念。地球水资源的匮乏是当今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水的质和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近年继“碳足迹”后,荷兰一所大学又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全面量化人类活动对环境水资源直接和间接的消耗。
      
      1 何为“水足迹”
      
      水足迹概念最早由荷兰学者阿尔杰恩・胡克斯特拉于2002年提出,其完整概念包括“国家水足迹”和“个人水足迹”两部分。水足迹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形象地说,就是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踏过的脚印。
      
      2 运用“水足迹”提升中学生节水意识的实践案例
      
      2009年6月13、14日,华东师范大学的8名学生参加了由中国环保部宣教中心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等8部委联合举办的“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培训,成为中国“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之后的“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设计大赛中,该校的5名使者组成了节能减排参赛团队――“水宝队”。该团队旨在引入新兴的荷兰的“水足迹”概念,开展初高中生的环保节水宣教活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培训对象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宣教策略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角,运用教育学革新理念推行教学法,自编自制,研制出了具有理论基础的水足迹教案和互动游戏用具,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鼓励了双向交流和科学探究。该项目为期一年。
      由于“水宝队”环保宣教方案的成功践行,在2010年6月5日的2010年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上,李克强副总理参观了“水宝队”的环境保护展览,并会见了该团队的环境友好使者代表。该队的全民节能减排项目“减少水足迹,从小朋友做起”也被评为上海地区“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设计大赛的最佳实践方案,“水宝队”的两名队员被评为“优秀使者”。可见,该团队运用“水足迹”概念对中学生进行节水意识的提倡宣教是非常成功的。
      该团队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个性教育。所谓个性教育,就是指根据受教育对象的特点制订教育目标和培育方法,从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深层发掘教育对象的潜能,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教育理念。该团队的这种教育模式同样适用于中学生物课堂,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 “水足迹”概念在中学生物课堂推广的现实意义
      
      中学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趁早在中学生心中播撒环保的绿色“种子”,将使环境友好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地植入他们成长的过程,从而长远地影响未来的国家建设和国际活动。同时,现行国家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之一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环保节水意识的培养也是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方面。目前,国内水足迹的推广还不成熟,民众对于“水足迹”概念还知之甚少,在中学生物课堂上推广“水足迹”的概念,可以恰到时机地培养初高中生节约用水和时刻留意自己的水足迹的意识。
      
      3.1 “水足迹”概念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素养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的宗旨,它的提出,标志着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从强调培养少数科学家转向注重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3.1.1 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科学素养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两个定义:
      第一种定义,国际科学素养促进研究中心主任米勒教授提出的科学素养三维度模型:
      第一维度,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二维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
      第三维度,对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由经合组织(OECD)发起组织实施,通过对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和数学素养三个领域的测试以便于各国进行比较的国际性比较评价项目。第二种定义,PISA对科学素养的界定。
      PISA科学素养测试采用了与米勒类似的三维结构体系:
      第一维:科学概念。为了理解自然界及其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变化,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
      第二维:科学过程。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及对科学过程的了解;要求学生具有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
      第三维:科学境况。主要了解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科技问题或科技事务与人们的关系。
      3.1.2 “水足迹”概念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无论是米勒的科学素养三维度模型,还是PISA的科学素养三维结构体系,“水足迹”概念都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第三维度的培养。“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的科学对社会水资源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同时,对于作为消费者的学生个人,其日常生活方式与环保节水意识,会对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3.1.3 “水足迹”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国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科学素养界定为: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水足迹”概念,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科学、技术与实际社会相结合的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通过“水足迹”概念的引入,能促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生物圈尤其是水圈的影响。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目前世界各地缺水现象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而在各种耗水载体上携带表明产品“水足迹”的标签,正是一种提高公众意识、减少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水耗量的好方法。
      第二,通过“水足迹”,学生认识到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日常用品以及习惯生活方式来减少水足迹。一般来说,商品的加工程度越高,水足迹就越多,从而能促使学生少购置奢侈用品以及消耗水多的用品,转而使用环保节能产品;并且在食物的选择上,学生也可以减少自己消费的水足迹,食物的水足迹携带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肉类、谷物、蛋类、蔬菜、水果、奶。
      第三,“水足迹”概念的引入能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饮用、烹调和洗涤无不使用大量水资源,而更多的水则应用于粮食生产、造纸以及棉布生产等行业。
      
      3.2 “水足迹”概念对于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以及和谐生态观的教育
      环保意识――作为学生运用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就着重强调了环境宣传教育。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如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让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认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关系,进而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树立环境意识,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水足迹”概念也有利于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和谐的生态观教育,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其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原理、生物多样性理论等,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是环境中的一员,不可能置身于自然界之外,也不可能去征服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依赖于环境。“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
      “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到: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理应对节水、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通过“水足迹”,学生会发现,原来除了家里水表上的具体数字,还有平时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看不见的水。同时,由“水足迹”概念,学生也会了解欧洲环境学家巴洛的观点:水危机和五年前气候变化的情形差不多。水危机刚刚开始进入媒体和人们的意识,五年后它将成为人们谈论话题。而且,学生也能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到2030年,47%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预计将有2400万~7亿人口会因为缺水而背井离乡。通过“水足迹”,让学生充分树立起了水资源的危机意识:人不可一日无水,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就是珍惜生命。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课堂上,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目前计算“水足迹”的主要数据,都来自于国外的研究数据。为了警示人们对水的巨大消耗,荷兰的科学家仿效碳足迹计算器,设计了一个专门计算水足迹的网站(www.省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水足迹的消耗量,从而使他们有了直观的体验,这也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CAI教学的实践。
      (4)“水足迹”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要从本质上使学生理解生态消费的观念,倡导生态消费、适度消费,消费内容方式要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环保和消费者的健康,提倡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做到可持续发展。
      “水足迹”概念能够让学生知道产品的水足迹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所用的淡水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和哪种生活方式所携带的“水足迹”更少,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节水环保的生活方式。
      
      3.3 “水足迹”概念的引入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水足迹”概念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尤其是切合现行生物教材中的“人与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章节,使生物课上所讲的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亲切和容易,学了有用。
      (2)“水足迹”概念前沿求新,幽默形象,使得课堂拥有很好的师生互动。富有好奇心是青少年突出的表现,“水足迹”灵动的形象和新颖的概念能给学生新奇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笔者在将“水足迹”的概念应用于对上海闵行四中和时代中学的初中学生进行的科学普及教育时,学生们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互动,同时学生也很快掌握和理解了生命科学中环保和节水的知识。
      (3)“水足迹”概念能够挖掘知识的魅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任何内容的教材都有一定的魅力,魅力是使学生为之神往的力量,生物课本中所涉及内容的魅力更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深刻钻研,仔细揣度,挖掘魅力,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使教与学双方都感到轻松有趣。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教师要让教材、教学方法成为刺激学生学习的条件,而不要用考试的分数来刺激学生。如能让知识本身的魅力成为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动力是任何条件都无法比拟的。
      (4)“水足迹”概念形象生动,有利于举例比喻。形象化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深刻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水足迹”概念运用生动的水珠形象代替了量化的水量,从而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相关内容。
      (5)“水足迹”概念能够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师不能只是讲述知识,教师要想方设法设置问题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指导学生在探索中积极思维。教师的任务是“引而不发”,诱导学生,把学生带到知识的门口,机智而巧妙地提出问题,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炬,照亮他们探索智慧海洋的航道。然后再搭桥引路,带领学生一步步进入新知识的花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作用。“开路”开的是学生的思路,在于使学生能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搭桥”搭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由不知到已知、由已知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使学生感到思考的乐趣,获得求知的满足。而“水足迹”概念的引入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它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自己日常所消耗的水足迹,也能够促使他们去查找各种物品的“水足迹”携带量。通过这种亲身尝试,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水足迹”以及节约水资源的内涵,从而使节水环保的意识内化为学生心中的理念。

    推荐访问:荷兰 足迹 引入 将荷兰“水足迹”概念引入中学生物课堂 高中生物课堂引入 中学生物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