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作文 古诗词鉴赏:以意逆志读出个性

    时间:2020-02-23 07:26: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孟子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古诗词鉴赏的法门也在于“以意逆志”,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读诗歌,读出奥秘。古诗词鉴赏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需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不用掌握过多考试技巧、准备过多答题模板,而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并且读出“个性化理解”,从一种较为开放的阅读要求中培养兴趣,逐渐入门。与此同时,2011年高考语文的古诗词鉴赏,北京、湖南、天津、辽宁等多套试卷采用了“个性化解读”的命题方式,这种题型的出现,减少了对思维的束缚,鼓励谈出合理的观点。因此,同学们要学会以意逆志,读出个性。
      
      2011部分省市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要求同学们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这体现出一种越来越开放的命题新走向。就其内涵而言。命题大致有三种样式:多元式、对立式、综合式。对此,同学们可在一轮复习中多加注意。
      
      多元式诗词鉴赏
      
      考题设问非常笼统,同学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语言:分析总体风格,品味字句锤炼。
      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角度,联系写景状物进行分析;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内容:可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可评价诗词中某个词、某句话的用意。
      结构:从“起承转合”的角度分析,作者有没有采用铺垫、承接、扣题、点睛等写作手法。
      修辞:注意诗歌是否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而读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风格:可从诗歌是否豪迈,是否婉约,是否绮丽等方面进行品评。
      同学们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根据题干指向,根据诗歌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切不可胶柱鼓瑟,亦不可天马行空。
      
      热身训练1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解析 (1)从语言角度赏析。①这首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暮春时节,菜畦里蝶舞蜂狂,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令人欣悦,不落俗套。②字句锤炼很见功夫:首句中的“绿”和“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花落尽”的“尽”字,虚景实写,画出了暮春时节残红遍地的景象。
      (2)从写作技巧角度赏析。①暗扣诗题,熨帖自然:二句说潇潇春雨带走了春色,暗扣题中“春暮”:三句写残红零落。句中“花落尽”也暗扣题中“春暮”;四句“菜畦”暗扣题中“西园”。诗句反复扣题,使主体与诗题顾盼有情。浑然一体,耐人寻味。②小诗写景状物有虚有实,首句描绘春天美景绿水盈盈、芳草萋萋,是“实”: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情景。春色是“实”,春雨是“虚”:三句中的“知”字表明“花落尽”是推测,是“虚”;四句描写“今日”蝶舞蜂狂的景象,是“实”:虚实相间,既能丰富画面内涵。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③这首绝句动静皆备:首句描写春波粼粼、春草芬芳的雨后景象,是静景;次句写“雨里过”的“春色”,是动静:三句写花落无声,是静;四句写蝶舞蜂狂,是动。整首诗动静结合,情趣盎然。
      (3)从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①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风雨阴晴、夏来春逝、此处花落、彼处蝶飞。玩味诗中意境,可体悟出朴素的生命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②这首诗立意新奇。全诗描写的虽是晚春时景,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花的落尽、春的逝去的惋叹上,而是从平淡无奇的菜畦里生,发出新的诗意,让暮春在堞舞蜂狂的瞬间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这份清新令人欣悦,这份敏捷令人叹服。
      (4)从意象、意境角度赏析。①首句中“绿池”“芳草”“晴波”组成了一幅暮春美景图,池塘里粼粼春波,倒映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池塘周围芳草嫩绿:次句是说潇潇春雨洗净了天空,也带走了春色,提醒人们,现在是暮春了。②三、四句中的残红、阵蝶,一句一景,三句写的是“落尽”的“残红”,是虚景实写:四句写的是堞舞蜂狂的景象,隐含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的情趣。
      
      对立式诗词鉴赏
      
      在题干中抛出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让同学们选择其中一种立场进行个性化阐述。
      这类试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弄清诗歌大意;第二步,分析内容结构:第三步,把握答题思路,①表明观点,肯定或否定(好或不好),②结合原诗分析印证。
      
      热身训练2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骤雨[宋]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解析 不好。(表明观点)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结合原诗内容分析印证)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综合式诗词鉴赏
      
      与多元式诗词鉴赏不同,这类题型设问不局限于考查同学们对诗词的评价,而是将问题抛向更开放的境地――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解答这类题型,同样是有法可依的。虽答案开放,甚至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思维方法却可通过训练来培养。
      第一步,着眼全篇,把握文本内容主旨;第二步,细析题干,依据指向解答问题。
      
      热身训练3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本身说话,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解析 (1)着眼全篇,把握文本内容主旨。全诗以自然景象比喻读书学习中的领悟。作者平时苦思冥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但通过不懈努力和思考,在某一天忽然茅塞顿开。
      (2)细析题干,依据指向解答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读出题目三个方面的要求:①揭示诗中的道理、哲理,或给我们的启发;②在此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即在诗中道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和阐发;③语言要简洁。联系自身实际。
      关于本诗蕴含的道理,给同学们提供三种参考意见。
      ①读书积累是以贯通为归宿,而贯通则以积累为基础,这是人们在读书中需要把握的。分析如下: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揭示哲理,讲的也是读书的积累与贯通的关系:“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当大江接纳了万溪千流的春水,本来搁浅江中的“蒙冲巨舰”就象鸿毛一样,在一江春水中轻快自在地航行:这里,“江边春水”比喻长期的读书积累,“蒙冲巨舰一毛轻”比喻对事物对问题的突然领悟贯通,
      ②别做在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分析如下: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不管多少人用力去推,都是枉费力气:可是当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却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
      ③此诗以泛舟作比喻,传递给我们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同时告诉我们,行事要把握时机,时机未到,盲动无益,时机成熟。自然畅通无阻。
      整首诗的自我感受,可结合自身经历进行阐发,言之成理即可。

    推荐访问:以意逆志 古诗词 读出 古诗词鉴赏:以意逆志读出个性 古诗词鉴赏 以意逆志读出个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