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儿科医生百度百科【儿科的窘境和幸福】

    时间:2020-02-13 07:3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无论如何,“幸福”这个词,至少现在,与儿科还沾不着边。      “看病难”,看儿科最难      所谓“看病难”,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看儿科难。
      以上海为例,每当季节转换或流感高发期,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这三家专科医院,加上以儿科学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华医院,其儿科门急诊量立马直线上升,远远超过他们各自的接诊能力,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都苦不堪言。
      四家医院中位居最市中心的儿童医院,急诊的设计容量是每天1500-2000人次,但高峰到来时竟达4000人次。据儿科医院统计,其高峰时的每天门诊加急诊患儿数量高达6000-7000人次。新华医院和儿童医学中心同样天天“爆棚”。“上午9点来,晚上7点多走,孩子感冒输液竟要10个小时!”类似的抱怨声在各家医院人满为患的输液室里不绝于耳。
      北京、广州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据报道,2010年北京两大知名儿童专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年门诊量分别达240.5万人次/日均7000人次和170万人次/日均5000人次,而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的设计日接诊量只为4000人次左右,首都儿研所2003年时的年门诊量还仅为80万人次。在广州,市儿童医院的门急诊量同样为日均5000人次。
      为病中的孩子揪心,为等待叫号焦虑,为输液室的立足之地拼命――不扯幸福,只想如何让这样的家长宽一宽心、松一松劲。
      那么,儿科与幸福,是谁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儿科医生最幸福?
      
      “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这是中国儿童营养学奠基人、上海市儿童医院已故名誉院长、百岁老人苏祖斐教授的人生格言。
      “做儿科医生是最幸福的。因为只要看到一个个孩子摆脱病痛,蹦蹦跳跳地站在你面前时,你就会有一种莫大的愉悦。儿科医生大多长寿,这得感谢孩子们,我们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被他们所感染。”郭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教授,我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开拓者、发育行为儿科创始人,在他100岁生日之际曾如此发表“最幸福”感言。
      老教授们的幸福和长寿是真实的,但如今每天工作在第一线的儿科医生们的窘境和不幸福感也是真实的。
      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位年轻医生曾向媒体这样描述她的生活:早上6点起床,匆匆洗脸刷牙吃点早餐后坐车直奔医院,基本上7点半前到达办公室。从早8点直到中午12点半一般能诊治患儿60名左右,平均每3分多钟看一个。一上午4个多小时,常常可以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厕所。这位年轻医生说,像她这样的儿科大夫基本上平均每天看100多个病人,下午一两点钟吃上午饭是常有的事,周末常常不休息,一年中有半年得值夜班。“人人处在过劳状态中,基本已无潜力可挖”――其实,这是国内所有儿童医院内科医生的工作常态。
      不仅如此,相比其他科室,儿科医生不只工作强度大,而且压力更大。医院里有这么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如果想要体验从早到晚沸腾着的至少80分贝的噪音,那么请到无论哪家儿童医院的门急诊室。在那里,焦急的家长总是把诊室门口挤得水泄不通,一个患儿身边常常围着五六位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现在一家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希望医生护士做到尽善尽美,容不得一点差错。”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位门诊负责人表示,“每当发生争执,总是要批评科里的人,但说心里话,真的很心疼她们,她们压力实在太大了。”
      而且,许多儿科医护人员坦言,“儿科虽然不是待遇最差的,但绝对是垫底的。”
      数字也许能厘清现象的错综复杂。统计显示,在美国,每千名儿童中拥有1.36名儿科医生,在中国则仅为0.23名。若是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生。
      对此,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儿童看病难,源于我国儿科医疗服务明显不足。”如今,儿科医护人员的绝对短缺和儿科医疗资源分布的相对不均,已成为全国各地儿科建设亟待解决的矛盾。
      据介绍,全国执业医师160万人,在岗的儿科医师却只有6万名,仅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而他们所服务的儿童却占全国总人口的20%。同样的,全国总共68家儿童专科医院,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0.42%,而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1625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分布在超过2000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平均每县不足1家。
      儿科医生的短缺源头首先是培养机制问题。据了解,为了拓宽专业面,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明确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儿科专业。“院校取消儿科学专业,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和稳定质量,而新的儿科医生培养机制又迟迟建立不起来,结果是10多年来全国儿科医生的数量仅增加了5000人。”朱宗涵这样对媒体说。
      专业人士指出,儿科是门大学问,绝对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小儿科”,也绝不是成人科室的缩版,对成人病情的诊治经验不能完全套用在儿童身上,儿科在业内被称为“哑科”,因为婴幼儿不善于表达甚至不会说话,许多检查手段又不允许用于儿童,因此,儿科医生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儿科的特殊性决定儿科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必须加大儿科专才的培养。不过专家们也坦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生要成长为一名可以独立行医的专职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而且,朱宗涵还指出,现有的儿科医生疲于应付日常诊治,投入到新技术学习的时间太少,这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业务水平的进步,而且影响深远。
      不过,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宋红梅公开表示:“当前儿科医师工作累、责任大、没有前景,儿科医师培养是一方面,解决人才流失更为关键。”
      
      冰火两重天
      
      其实,各大城市的“儿科难”里还有一个冰火两重天的怪现象:一方面,儿童专科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患儿家长忧心如焚,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另一方面,其他二级、三级综合医院的儿科却不断萎缩,患者寥寥,医生转行,病床被其他科室占用。
      就上海而言,每当四家专科医院临界“爆点”,上海市卫生局就会通过各大媒体再次公布全市设有儿科门急诊的93所医院名单,并“苦口婆心”地建议市民“就近择医,以避免就诊人群过于集中,否则一方面造成就诊和补液等候时间过长,另一方面也使四所专科医院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增加了医疗风险”。
      其实,数量庞大的门急诊就诊患儿多数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真正疑难杂症只占10%-15%。那么为什么家长们会舍近求远集中到这四家医院就诊呢?有媒体记者在上海四家儿童专科医院对正排着长队的患儿家长展开随机调查,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家长都表示非常清楚就近就医的好处,但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甚至二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并不能让他们满意,一些医生对高烧患儿诊断没有把握,也建议转诊。
      也难怪,上海这四家儿童专科医院确实实力超强。
      地处北京西路的上海市儿童医院由我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富文寿及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苏祖斐等前辈于1937年创办,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作为中国儿科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上海市儿童医院的重症医学科蜚声国内外,中国第一个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诞生于此,在著名儿科专家张宇鸣教授领衔下,成功救治了大批危重病儿童,我国儿童ICU建立初期取得的所有成就以及国内儿童危重病专业建立和发展均源于此地。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国内的绝对领先地位,这里也被命名为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去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如今,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已发展为集危重病救治、研究和危重病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儿童急救中心,造就了一支精于儿童危重病医学的专业队伍,并为全国和上海培训了大批儿童危重病医学人才;收治病种也已由单纯儿内科危重疾病发展为小儿内、外各科危重病和严重创伤等集中救治,2010年救治病例突破1000例/年,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由成立初期的84%提高至95%以上。
      而且这里拥有国内国际最先进抢救设备,于2007年被列入上海市急诊“新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在应对危重手足口病、地震、重症甲型H1N1流感救治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并主持参与了《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制定,外派医疗队在全国巡回医疗。近年来,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还在上海市率先开展儿童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国内率先研究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儿肾上腺功能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优势。
      上海市儿童医院另一个2010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实力非凡,以著名科学家曾溢涛院士领衔,汇集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始终瞄准国际前沿,近40次荣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的重大成果奖励。重要科研成果曾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这个学科以创建遗传病和先天性缺陷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为主攻方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许多常见和严重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苯丙酮尿症、亨廷顿舞蹈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性分化异常等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在疑难遗传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常见遗传性溶血病和代谢病的产前诊断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属国内领先和国际前沿地位。这里的接诊对象来自世界各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虽然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但其儿科学的整体实力不同凡响,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基本覆盖了小儿心血管、小儿血液肿瘤、新生儿内外科、儿童保健、遗传内分泌代谢等组成儿科学整个学科体系的各个亚专业。在小儿心血管专业的介入性诊治、先心病的手术治疗;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对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小儿遗传内分泌代谢专业对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儿童保健开展的目前国际上最大样本量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等项目和亚专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新华医院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小儿眼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遗传性皮肤病专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哮喘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心等专病诊治中心也声名远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合作建设项目。1998年医院开张时,希拉里以美国总统夫人身份剪彩。心血管专业、血液肿瘤专业、儿童保健专业等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领先特色专科,还设有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上海市小儿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小儿外科畸形矫治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小儿血液肿瘤研究中心以及国内首家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
      去年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大楼开工建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承担了来自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患儿的诊治,每年收治新诊断的小儿白血病约180例,各种恶性肿瘤约120例,进行各种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有约1000名儿童肿瘤患儿在持续治疗或随访中。2010年,中华骨髓库2010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累计完成2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排名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之首。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率达75%以上,恶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达60%以上,其他如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软组织肉瘤、骨肿瘤和肝母细胞瘤等疗效均居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血液肿瘤大楼的建成将进一步扩大其临床服务能力,还将在此建立国内首个儿童血液肿瘤诊治信息数据库,对更深层地认识和掌握儿童血液肿瘤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今年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位居第31位,在上海儿童专科医院中排名最靠前。
      
      为儿童服务的幸福
      
      “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这条上海市儿童医院的院训并不是当下哗众取宠的产物,而是传承了73年的儿科医疗历史的沉淀。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陈方教授说,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与效率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所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儿童医院将进一步优化门诊就医预约诊疗服务,扩大预约诊疗范围,提高预约就诊比例,提升预约就诊便捷度。探索“主诊医生一站式医疗”等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措施,以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减少病人候诊时间。而且“新院已经动工,两年多后,拥挤这一老大难问题将大为改观”,陈方介绍说。
      儿童医院新院位于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园区。打开蓝图,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比现在的儿童医院大了三倍;核定床位550张,加上现址保留150张,是现在的两倍多;门急诊最高接诊能力相应提升到每天6500人次,手术室也由5个增加到17个。
      其实不止儿童医院,优化调整儿科优质资源,成为上海医疗卫生“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据上海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东北片的新华医院将从192张床增加到500张,西南片的儿科医院将增加400张床,东南片的儿童医学中心将新增500张床,加上西北片的儿童医院新院和市中心保留的儿童医院,上海东、西、南、北、中都将有一所三级甲等儿科专科医院。此外,三级综合医院将逐步恢复近年来减少的床位,各区县医疗中心新建儿科诊区,5年内全市共新增2000张儿科床位。
      床位增加,儿科医生从何而来?陈方透露说,儿童医院现有医务人员编制是700人,新院建成后将扩大到1200人左右。目前,医院已经开始为普陀新院储备人力资源,“上海也正在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加上从各方引进人才,儿科医师队伍应该可适应新增的医院规模。”
      如何更人性化地为孩子们服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1月,儿童医学中心成为我国内地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儿童医院。JCI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认证机构,也是最具公信力的国际医疗质量评审。目前我国通过JCI认证的内地医疗机构仅有10家,其中3家在上海。通过JCI认证意味着获得多家国际保险公司的自动认可,也意味着我国大陆的儿童患者可以获得国际公认的一流的标准化服务。JCI标准近乎苛刻。在1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检查项目中,从医疗质量到病人评估,从人员资质到设备管理,最终无一不归结到“质量和安全”上。
      在两年多的准备期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对众多医疗流程进行了改革改进。院长刘锦纷告诉记者:“除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外,通过JCI更需要的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理念的改变,从细节入手,从每一份病史记录、每一次知情同意沟通等做起,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主管医疗的余志庆副院长说,感受最深的是对理念的挑战,比如:要求无论门急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享有同样质量的医疗服务,而这一点在国内医疗环境中几乎没有一家医院可以满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每天平均接诊门急诊病人超过3500人,同时住院部为约500名患儿提供医疗服务,这两者必须享有同样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达到认证的同质化医疗服务要求。最终,通过改变流程、高年资医生坐诊、复诊输液评估等措施,儿中心成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让儿科幸福起来,上海正在努力中。▲

    推荐访问:窘境 儿科 幸福 儿科的窘境和幸福 幸福嘉园儿科 北京幸福嘉园儿科门诊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