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隐秘于大山的记忆] 隐秘而伟大电视剧

    时间:2019-05-02 03:13: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这是一块黄土高原上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奇特山峦地带;这是一幅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特有民族风情的雄浑画卷;这更是一片养育了以坚强不屈、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而著称的东乡族人民的神奇热土和精神家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这里的公路似彩带在山顶云雾间时隐时现,迂回盘旋;这里的大山四面临水,却常年出奇地干涸缺水;这里的地貌,常常以险峻奇特的别样风景撞击人们的眼球以及灵魂深处。而这里纵横交织的大山皱褶里,却隐秘着一个民族几百年漫漫岁月的记忆。
      地处西北偏僻大山腹地的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属于十分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山区。远远望去,以县城锁南坝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六条大梁,中间夹着六条大沟,像一个撑开了的大伞,遮盖住这里绵延起伏的荒山秃岭。再由这些岁月老人般纵横交错的沟、梁,分出几十条支岭和山沟,从而形成了一幅绵延层叠、沟壑交织的壮观胜景。请看多次深入东乡采风的著名回族作家张承志先生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描述吧:
      河州东乡……四面环水,黄河、洮河、大夏河为它阻挡着汉藏习俗和语言以及闲客,南缘一条水拦住回民最密集的和政、广河、三甲集一线……
      当地的民谚俗语同样形象生动地道出了东乡那奇特的地形地貌:这里的“山高没顶子,沟深没底子”;这里的人们“隔沟能说话,握手走半天”……
      提起东乡族的来源,我脑海中首先跳出了知名的地方史学家马志勇学兄。俗话说 “十年磨一剑”,而一部《东乡族源》学术专著,却花费了马志勇几乎三十年的黄金岁月。关于东乡族的族源,曾经有蒙古人为主说、多民族混合说、色目人为主说、吐蕃人为主说等不同的说法,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东乡族源于中亚的撒尔塔人,这也是东乡族人自称撒尔塔人的原因所在。
      撒尔塔是十一世纪后半叶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和七河流域一带形成的一个民族,以突厥诸部(包括回鹘、葛逻禄)、突厥化的中亚土著粟特人、古花剌子模人、当地其他土著居民,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融合而成。他们操突厥语,信奉伊斯兰教,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人种上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体。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人西征中亚花剌子模,撒尔塔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融入乌孜别克民族中,一部分人被蒙古人强征入伍,大批有技艺的工匠为蒙古军队服役。后来这部分人随蒙古军队东来,在中国河州以东的山区开荒屯田,以后由军户转为民户,与当地的蒙古族、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融合,于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东乡族。
      明代嘉靖本《河州志》记载:“考奇名于地志,与大夏而西通。”历史上东乡地区大量奇僻的地名与中亚撒尔塔的地名、部落相对应,如东乡地区的甘土光、纳伦光、萨勒、库麦土、胡拉松、乃忙等地名,分别与中亚干土城、纳伦城、撒里普勒、土库曼、呼罗珊、乃蛮相同或相似。至今,在东乡这种相对应的地名还有很多。
      清康熙年间,在穆斯林聚集的西北古城河州,以州城为中心,分出东南西北四个乡,而这个新的民族因其地理位置在州城以东便被称为“东乡人”。新中国成立前,东乡族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而东乡人则自称为“撒尔塔”。 1950年,中央民族识别工作组将这一民族定名为“东乡族”。195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近年来众多研究者认为,在民族称谓上,“东乡族”这个名称欠妥,没有集中反映出其独有的民族特征,应该将“东乡族”名称改为“撒尔塔族”。然而,校正或还原历史又谈何容易!
      今天,东乡族在全国有六十多万人口,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共有四十三万六千人,其中一千五百平方公里的东乡县就有约二十二万人,其余居住在邻近的一些县市以及新疆、青海、宁夏的一些地方。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在形成初期,他们接受当时的官方语言——蒙古语作为共同的交际用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乡语。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其中也保留了不少突厥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因素。如今,东乡族中的成年男子大都兼通汉语。汉字是东乡族的通用文字,许多东乡人还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东乡语或汉语的“消经”(小儿锦)文字。
      1998年,东乡族学者马国忠、陈元龙为编纂《东乡语汉语词典》,以汉语拼音为基础,拟订了《东乡语实用记音符号(试行方案)》。甘肃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经多方反复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后,审定通过了该记音符号方案,于1999年初正式行文。2001年第一部《东乡语汉语词典》出版。2002年9月,在编写东乡语记音符号教材和用记音符号编写双语教材等工作的基础上,东乡族自治县在那勒寺小学开展了借助东乡语学习汉语的双语教学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提高东乡族教育质量的新路子。目前,该词典即将再版。
      东乡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不管日常的生活、婚丧,还是节日、饮食、服饰等风俗习惯方面,都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广泛影响,与回族、撒拉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相似。可以说,在东乡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伊斯兰教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至今,他们仍保留着与古撒尔塔人相同的一些风俗习惯,也保留着中亚穆斯林民族的一些固有词语和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词语等。
      2012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走访了年逾八旬的马国忠先生。这次采访马老,主要是让他介绍被称为“民族瑰宝”的千年《古兰经》手抄本的相关背景。马老告诉我,在东乡达板、高山、龙泉、坪庄等乡的一些家族中,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阿拉伯、波斯和中亚一带,当年有哈木则和阿里阿塔率领的近五十名传教者来这里,去世后曾有十四人葬于此地,墓地一一可指,常常有后人前去凭吊纪念。马老回忆道,那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就听说过东乡地区的这部《古兰经》手抄本,直到八十年代在韩则岭进行村寨调查时才有幸亲眼目睹。时间又流逝了三十年之久, 2010年 12月上旬,在东乡韩则岭拱北发现了这部极其珍贵,约千年以前的《古兰经》手抄本。这个消息对于大山深处的东乡族而言,的确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大事和喜事。由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七位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对该手抄本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初步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珍藏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这不仅是东乡族保存的最早的《古兰经》,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早的《古兰经》之一,是中国伊斯兰教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对于研究东乡族族源及其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当我们走进东乡的沟沟坎坎、崎岖山道时,似乎还可依稀听到古代疆场上厮杀的猎猎旗声和工匠们干活时“叮叮当当”的声响……难怪至今在东乡的一些地名中,仍然保留着许多以工匠命名的村庄,如“免古池”(银匠)、“托木池”(铁匠)、“阿拉松赤”(皮匠)、“坎迟赤”(麻匠)、“阿娄赤”(纺织匠)、“依哈赤”(碗匠)、 “毛毛”(毛皮匠人)等等。可见,这里曾是被成吉思汗东征调来的撒尔塔“诸色人匠”活动的历史遗迹,他们的分布集中连片,当时统归宁河工甲匠达鲁花赤管辖。
      东乡族的民间手工业历史悠久,据说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制陶业和铸铜业。这里出土了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铜铸刀,被称为“中华第一刀”。远在成吉思汗征服“撒尔塔兀勒”的过程中,对各种工匠表现出了特别的关爱,统统保留下来,为其战争和生产生活服务。西征结束后,这些工匠随军来到中国,其中一大批工匠来到了陇上的东乡。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有些手工业从官办流落民间,从规模经营变为个体经营,从集中生产变为分散生产,如东乡后来的铁匠、钉匠、银匠、石匠、擀毡、织褐、皮毛、染坊、油坊、盐业、火药、地毡等手工业都很活跃,特别是织褐、擀毡、钉补、皮毛等,更是在西北声名远播。
      其中,东乡语把织褐子叫做“木褐诺克”,在院子里、场台上,随便找一块空地,支起架子即可制作。一般各家各户用自产羊毛捻成毛线,东乡语叫“木褐他木”。东乡族的农民几乎人人会捻。他们捻线的工具看起来也非常地简单,用一根二尺长的竹竿,上端有铁丝钩,下端有木制和砖制的小纺锤,或插一块洋芋。捻线者一手拿着装毛竹篓,一手续毛,均匀地转动线杆捻线。记忆中,小时候回故乡时,常常会看见有头戴号帽的白胡子阿爷们三五一堆,坐在阳洼下面捻毛线。那情景犹如一幅年代十分久远的油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东乡褐子有灰、黑、红等天然色,还可以染成各种色彩的图案。过去用褐子做成的衣衫、裤子、被面等结实耐用;而用精洗的褐子做的制服、大衣则美观大方,挺括厚实,毛感很强,既暖和又漂亮。人们评价东乡褐子时这样说:“织工精细,洗染俱佳,赛过呢子。”曾经远销陕西、宁夏、新疆等地。
      自古以来擀毡是东乡族的传统工艺,它的历史悠久,在东乡地区十分流行。在干净整洁的东乡族人家的炕头上,大都铺着一种无经无纬、暖和朴素、美观大方的白色毛毡。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据说绝大多数的东乡族男人都会擀毡手艺。曾经有谁家的炕柜上码满洁白绵软、无经无纬的一摞绵毡,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也是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陪嫁品之一。美国人罗伯特?路威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中亚的制毡方法,几乎与东乡人的擀毡法如出一辙:“常群聚成一圆群,中间堆置羊毛,用长杆扑打,然后撒成小块,铺为两层,浇水使透之,以席卷之,席外绳捆。于是分为两群,各有十人光景,对面而立,甲方用右脚把席卷踢向乙方,乙方企踵以接,重复踢回来。如此踢来踢去,约费一小时半,然后解开捆席的绳子,再由妇女捶打三小时,毡子才告成。”东乡人擀毡时与中亚人使用的工具也完全一致,表明技术和文化的传承关系。我所见过的东乡毛毡有沙毡、绵毡、单人毡、礼拜毡等,颜色分为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还可以制成毡帽、毡鞋、鞍鞯等;制毡的工具有弹弓、竹帘、柳条等,制作的工序有拣毛、弹毛、成形、擀、洗、搓边、整角。有的擀毡工匠还会精心设计出各种典雅古朴的图案花纹来,如“牡丹芍药”、“红杏闹春”、“松竹图”、“清水远山”等等。现在东乡县的南北二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最为出名,他们主要活跃于陇上、口外。
      东乡族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主食多为小麦、青稞、玉米、豆子、谷子、荞麦、胡麻和沙甜的东乡土豆。东乡土豆水少面饱,沙而甜,含淀粉量高,东乡人常用土豆做点心、醋、粉条等多种食品,深受人们喜爱。有的东乡族人家每日三餐不离土豆。土豆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土豆更是东乡族人家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东乡族的副食以“栈羊”(在圈内加料精养的肥羊)、牛、鸡、蛋、蔬菜和瓜果为主。
      东乡族喜欢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多种原料合烹是其饮食的显著特色之一。如青稞炒面拌胡麻煮的稠汤;青稞、豆子混合磨粉,用酸浆水和匀做成面疙瘩;面粉搅成糊,加土豆丁和酸浆水制成的“散饭”;稠面浆加韭菜、胡萝卜、咸菜、葱花、辣椒、蒜泥、酸浆水做的“搅团”等。还有两种风味食品“麦索”和“罗波弱粥”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麦索”是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稞或大麦摘下来蒸熟,用小石磨碾制成筷子头大小的柱状体,拌上大蒜、辣椒面儿吃,独具地方特色,是东乡人常用来待客的食品。“罗波弱粥”是一种美味可口的肉粥,和西北一些地方回族人爱吃的肉油饭相类似,做法是在肉汤里放入小麦、青稞、蚕豆、扁豆、玉米和肉丝,煮成糊状即成,美味可口,若再泡上油香,就是东乡族的上等佳肴。
      东乡族饭食中也有单料单做的,如青稞发酵后蒸熟的“锅塌”,硬面团放在琼锅中焐熟的“琼锅馍”,发芽小麦磨成浆夹在两层薄饼中烙熟的“芽尝”,小米面用滚开水搅成糊状在炕洞焐熟的“米面窝窝”等。由于许多粮食事前都要粉碎,所以东乡族农民几乎每家都有一盘小石磨,相当精巧。
      走进散落在山梁沟壑间的东乡人家,主人会早早地出门迎接远方的客人,热情地把他们请到自家热乎乎的炕头。说话间放上炕桌,动作麻利的男主人依次为客人倒上颇具民族特色的“三炮台”盖碗茶,茶叶多用紫阳茶和细毛尖茶。茶过三巡,主人便端上了油黄酥脆的油香,接着是发子、炒菜、手抓羊肉等,而最后一道菜必定是“尕鸡娃”,也就是常说的东乡族“鸡尾宴”。
      闻名遐迩的“东乡手抓”味美可口,色鲜肉嫩,肥而不腻,鲜美无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久病虚脱者吃几顿“东乡手抓”,会很快恢复元气;常吃东乡手抓的人,几天不吃会想得发慌;就是生在东南沿海吃不惯羊肉的人,一经得食“东乡手抓”,其美味也常常使他们流连忘返,赞不绝口。“东乡手抓”羊肉的原料——东乡羊原为蒙古羊种,主要是食用无污染的干旱草原植被。“东乡手抓”的制作也有一套十分独特的方法,那就是羊整只囫囵下锅,先用猛火猛攻,待水沸腾时打尽带有许多杂质的沫子,放花椒、胡椒、姜片、草果、蒜苗、红辣子、青盐等佐料;而后再施以慢火,血水将干时,用筷子插试,能轻松插进去时立即捞出,捞取后剁块装入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发子,即把羊心、肝、肺切碎盛入碗内,调以姜米、花椒粉、味精及葱花,放在笼屉上蒸,半小时后即可食用。东乡族制作的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营养滋补,老少皆宜。
      只要你是被东乡族人邀请的客人,就会感到他们的诚挚、豪爽和对贵客特有的尊敬,“鸡尾宴”就是反映这种礼节的典型例子。 东乡族人吃鸡,先请阿訇宰好煮熟后,按鸡的部位解成十三块。先把鸡的两只大腿、两个胯子、两块勺勺解下来,再把鸡翅和小腿剁成四块,鸡胸部的岔子肉剁成两块,还剩一块是尾巴骨,即鸡尖。 在东乡族人看来,鸡肉中最贵重的就是鸡尖。主人将剁好的件子按客人的长幼尊卑依次而上,会把鸡尖让给最尊贵的客人品尝。被让到鸡尖的客人也不立即吃下去,而是夹起鸡尖要给自己认为有声望的人礼让。一般,席间客人互相礼让鸡尖是常有的客套程序,增加了席间寒暄和谦让的热闹气氛。但让归让,一般客人谁也不肯轻易接受礼让的鸡尖。因为在东乡族人的席面上谁要是吃了鸡尖,象征着他代表全桌客人接受了主人的款待;说明他是主客,宴席是为他的到来而准备的,吃了鸡尖的客人也感到被尊重的满足和骄傲。
      关于鸡尾宴,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很早以前,有位东乡族人请外庄的一位头面人物和本庄的绅士来家中做客。没想到当时宴席上的鸡尖竟被本庄的绅士不客气地吃了。于是外庄来的客人当即拂袖而去,他认为自己是贵客,鸡尖理应由自己吃,被别人吃掉了,意味着自己的人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因而生气离席。此事后来经德高望重者评理,最后以本庄的绅士拉双羊上门赔礼道歉,才算了结。 由此可见,东乡族的鸡尾宴是一种特别讲究的习俗,它说明东乡族人特别重视礼节和自身的尊严。
      东乡族人在农闲时,往往十来个合得来的人搭在一起“吃平伙”,即除一人做东不出钱外,其他人摊份子买只羊到东家家里连做带吃,以后各家轮流做东。若是东家拿出自养的羊,过后折成钱粮由众人分摊。东家做饭时,要另行准备油香、馒头、盖碗茶,并将羊肉煮熟分割成块,配搭成堆,人各一份;羊杂碎和脖子肉切碎煮汤后,也是人各一大碗,大伙吃不完的食物也可以带回家。东家除一份肉、一碗汤外,还独得羊皮。邻里之间平时如若有了矛盾纠葛,一顿平伙下来,双方就会心平气和,和好如初。据传,吃平伙是东乡族的先民在古代狩猎时分配猎物的一种古老方式,从那时一直流传下来,久而久之,成了一种饮食习俗和特色文化。
      大山深处的东乡族,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传统。他们不仅有古老的民族民间史诗、口头传说、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和民歌,还有富于一定讽刺性和哲理性的笑话、谚语和谜语等,甚至有“阿凡提”式充满智慧的机智人物“玉斯哈”。东乡族有长篇叙事诗《战黑那姆》《璐姑娘斩蟒》《勇敢的阿里》等,读来脍炙人口;而童话故事《白羽飞衣》《虚荣的喜鹊》等,则颇富启迪和教育意义。
      在现当代民族文学领域,东乡族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家、诗人和学者。原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汪良玉先生创作的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米拉尕黑》,是东乡族最著名的民间叙事长诗,东乡族人民自豪地称汪良玉先生是“我们自己的诗人”。汪老告诉我,《米拉尕黑》又称《月光宝镜》。很久以前,一位名叫米拉尕黑(东乡语音译,“米拉”是小的意思,“尕黑”是哥哥的意思)的青年,为了保家卫国,在与心爱的未婚妻玛芝露结婚前夕毅然出征,奔赴前线。几年后,当战争即将结束之时,米拉尕黑却接连做了三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家园子里的花朵开在别人家的后花园里,自己家的小马驹拴在别人家的马厩里,自家灶房的炊烟冒在别人家的烟筒里。一位睿智的长者为他圆梦说,这是有强盗在逼他的心上人成亲。心急如焚、归心似箭的米拉尕黑在老人的指点下喜得一匹神马,眨眼之间便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回到心上人身旁。他们在神马的帮助下战胜了强盗,喜结良缘,找到一方乐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首长诗共五六百行,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反映了东乡族人民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深得东乡族人民的喜爱,数百年来口耳相传,经久不衰,成为东乡族的英雄史诗。如今,这部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已经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的马自祥教授,几十年来对东乡族民族民间文化情有独钟。他告诉笔者,东乡族人民的民歌很有特色,感情真挚,风格多样,主要有劳动歌谣、花儿和婚礼歌这样三种类型。东乡族的“花儿”,也称为“端道拉”,能够即兴将情景自然地融合于一体,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马教授说,东乡“花儿”的令调有长令和短令。长令拖腔长,速度慢, 花腔多,有高亢辽阔的特点;短令拖腔短,节奏明快,有刚健激越的情调。
      “花儿”作为“大西北之魂”,也是东乡族人民喜爱的一朵艺术奇葩。过去东乡族几乎人人会唱,个个会编。“花儿”的语言精练,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是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一、三句各是七个字或是九个字,二、四句多为八个字,例如“樱桃好吃树难栽,白葡萄搭起个架来。心里有话口难开,‘花儿’里带上个话来”。东乡语中把“花儿”称为“端”。“端拉斗”就是“漫花儿”的意思。近两百年来,“端”在东乡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此外,还有在婚礼上表演的宴席曲和舞蹈,它是流行在西北地区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习俗,是迎亲时男方宴请女方送亲者的宴席间表演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东乡族宴席曲“哈利”,曲调优美,节奏性强,歌词多为叙述民间故事、传说和一些幽默逗趣的内容。舞蹈动作不配合歌词具体内容,只表达欢乐喜庆的气氛就行。宴席间多为几个男子对舞,相互换位后,有屈膝半蹲、双手扶膝的行礼姿态;其基本步法一般是脚尖或者是脚掌先落地,膝部屈伸,使身体如波浪起伏,与头部的摆动、颤动相协调;手势有单晃手、双晃手、掏手、望月等,舞姿洒脱,精神昂扬,表现了高原民族豪放、开朗和幽默、诙谐的性格。东乡族人在婚礼上还流行唱“哈利”,通过歌舞尽情表达对新人的祝福。新娘被迎娶到男方家后,亲朋好友们开始唱“哈利”,跳“哈利”舞,众人相和,并按着节拍手臂、腿弯曲,做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随呼声前进后退。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贺、赞颂之词。
      东乡族的主要民间文艺活动有“那敦赤”(摆摊献艺),表演说、拉、弹、唱。民间乐器有“荜荜”(类似两支并排的小竹笛)、“口弦子”和“什鸦”(泥制吹器,类似于埙的乐器)。早年的村子里,姑娘们弹“口弦”、吹“荜荜”似乎很普遍。据说旧时东乡族的姑娘出嫁时还要陪嫁乐器呢。东乡族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和打土块等,其中打“咕咕杜”是东乡青少年的一项娱乐活动。“咕咕杜”是用树枝削制的椭圆木球。届时人们各自手持木棒击打。比赛时的场地多在打麦场或者是靠墙、靠山崖的平坦地方。其规则是守方在划定的方框内将球击出,攻方则从得球之地,无论远近,尽力将球击入方框内,击入则交换发球权。打“咕咕杜”的场面非常热烈,在东乡地区十分普及。
      东乡族人民在绣花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东乡族把绣花叫做“扎花”,妇女们大都喜欢在衣服、枕头和鞋垫上“扎花”,内容都是些花花草草。她们一针一线,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据悉,东乡族自治县已经将东乡族擀毡工艺项目和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项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将东乡族钉匠工艺项目申报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5年,投资七百多万元建起了东乡县民族博物馆,设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物、民族服饰、民族古民居等展厅,并收藏了境内出土的许多珍贵历史文物和古动物化石,集中展示了东乡族丰富的民间文化与民俗风情,以利于更好地挖掘、抢救、整理和研究东乡族的民族历史文化。
      听说前些年联合国考察团来东乡考察时,曾将这里确定为“人类不宜生存之地”,政府有关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搬迁计划。然而,干旱大山养育了数百年的“撒尔塔”人绝大多数宁愿守住这块荒山秃岭,不愿轻易远走他乡异地。好在如今的东乡县已经改变了昔日荒凉贫瘠的面貌,南阳渠的建成给干旱的大山引来了清澈的自来水,新县城的规划建设给锁南坝注入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民族文化的复苏又给大山带来了孕育希望的春天。
      隐秘岁月深处的大山枯树枝头,终于绽放出新时代的明艳花朵。

    推荐访问:隐秘 记忆 于大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