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研究|傈僳族有哪些传统活动

    时间:2019-04-22 03:25: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并结合实地考察,以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傈僳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制约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各种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传承与发展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傈僳族 传统体育 传承 发展
      前言: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傈僳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能歌善舞著称的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主要有以提高狩猎技能、生活能力、军事斗争为目的的射弩、游泳、砍竹竿、投掷、武术等,和带宗教性质的爬刀杆、下火海,还有以茶余饭后休闲娱乐为主的秋千、顶杠、陀螺、扭扁担、拿石头、跳芦笙等。这些活动均产生于生产劳动,主要反映了傈僳族生产生活中的祭祀礼仪、农事操作、婚丧习俗等,它的很多项目不仅是生产劳动发展的主观反映更是傈僳族老一辈传授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一本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因此,对傈僳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以及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析,对傈僳族传统体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以及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民族大团结具有深远意义。
      1.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述
      1.1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傈僳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从族群形成以来的2000多年时间里,傈僳族人民为了争取生存权利及自由与和平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因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不得不大规模西迁。此外,傈僳族在大规模迁徙的同时,还留下少部分人居住故地,这样就形成了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尽管如此,傈僳族的传统体育依然被保存下来,并具有非常独特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地域性
      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为了延续生命,继续生存和繁衍下去,适应外界环境以及大自然气候的千变万化,增强与自然灾害抗击力,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于是产生了许多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技巧等各种身体素质的民族特色体育。例如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造成道路交通极为不便,迫于生存爬山、涉水、过溜索、猪槽船等奇特的体育项目便应运而生。过“溜索”是一项需要胆量、气魄、体力、耐力及技巧的活动,“猪槽船”是人们为了渡江而制造的像猪槽一样的独木舟。这些活动表现出傈僳族人民勇敢机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1.1.2历史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蕴藏极为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傈僳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融动作、娱乐、艺术、观赏为一体的文化产物,它不仅包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反映了传承者们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信息。如射弩,开始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猎物,提高狩猎效率,以及抵御外来的侵略。为了开拓土地,防御外族的侵略,除了要求人们有强健的身体外,还要有高超的射弩技术,经常进行射弩竞赛活动。后来这种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射弩活动,逐渐演变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项文体活动。经过长期的生产斗争,人们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其中的一些生产活动经衍化而形成了今天的传统体育项目。
      1.3.3 健身性
      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这个古老的民族,由于种种原因,世代身居山里抬头见山,迈步遇沟,行路攀峭壁,自然环境给他们创造了许多天然的体育锻炼场地。如“上刀杆”要求要有力量、灵敏、耐力、技巧;“荡秋千”要求有力量、速度、耐力、技巧等。为了生存,适应外部环境以及大自然气候的千变万化,于是产生了许多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技巧等锻炼身体素质的方法,锻炼勇敢机智,坚忍不拔的意志的体育活动。傈僳族体育活动的产生一开始就伴随着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1.3.4 娱乐性
      傈僳族由于受到本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外界接触少,在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中缓慢的发展。但同时又需要文化娱乐活动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娱乐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正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的需要,并逐渐成为人们强健体魄、自娱自乐、沟通情感、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如傈僳族喜庆日所表演的歌舞“摆时”“木刮”“三弦舞”等,茶余饭后的“顶杆”“摔跤”等活动。傈僳族的许多带有自娱自乐性质的体育活动正是在这种身体和心理的需求下产生的,这些活动成为了主要休闲娱乐,调节、丰富心理需求的方式,让人们在欢悦的体育活动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增进了体质的健康。
      2.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2.1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法
      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主要采用世代相传保留下来,其传承方式通常用语言的教育、亲身传授等形式,使这些技能、技艺、技巧由前辈流传到下一代.正是这种传承才使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有了可能.另外,在祭祀、庆典中也以巫师为导师传授某些技能,传授礼仪习俗及部落历史知识,而下一代也会自觉或在督促下进行模仿学习。
      2.2 傈僳族传统体育主要项目的现状分析
      傈僳族传统体育形式各样,丰富多彩。主要项目有:射弩、爬杆、上刀杆、砍竹竿、顶杠、摔跤、秋千(荡秋、磨秋、车秋)、拿石头、陀螺等,在这些项目中最盛行的项目有:上刀杆、射弩、秋千。
      2.2.1 上刀杆
      上刀杆是盛行于腾冲、德宏、泸水一带的一项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农历二月初七的晚上举行隆重的“洗礼”仪式,也就是“下火海”。傈僳族在固定的广场内烧起熊熊烈火,待柴火燃烧成一大堆通红的火炭时,爬杆者在老乡通(上刀杆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赤脚露肩膀,在烧红的火炭堆里翻滚跳跃,捧起红通通的火炭擦脸。刀杆架,有两棵约长15-20米的木杆或竹竿,挖坑竖立,绑上72把(或32把)钢刀而成。两杆的距离比长刀稍短,比普通木梯稍宽。把刀绑在两杆之间成刀梯,刀口朝上,两杆顶端 插上四面旗子,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刀杆这一传统体育活动的特点是轻功与气功融为一体,是一项高难度的体育运动,不易推广和普及。   2.2.2射弩
      射弩是傈僳族的强项,傈僳族有一句俗话:“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子”。由此可见,射弩这一活动在傈僳族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射弩比赛是傈僳族男子特别喜爱,不受地点、时间限制的一项体育活动。傈僳族大规模的射弩比赛主要在“阔时节”的时候举行,有些地区(如腾冲)在“上刀杆”的时候也会举行射弩比赛。傈僳族如今的射弩比赛是由原始社会氏族集体出猎前举行射弩比赛祭神灵恩赐猎物仪式演变而来,未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是一种融娱乐,增加节日气氛,提高和切磋射箭技术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深受射手和群众的喜欢。
      2.2.3 秋千
      荡秋千是最为普及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傈僳族在节日里盛行的项目,是参与者最多的体育竞技项目。秋千分为“荡秋”、“磨秋”、“车秋”三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形式和规则。秋千运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同时带有一定的竞技性和惊险性,能提高人体腿部力量,并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它可以培养人勇敢顽强、果断、坚毅自信、互助有好的优良品德。在1986年8月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秋千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3.制约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因素
      3.1 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给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冲击下,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给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顶杠、陀螺、扭扁担、拿石头、射弩、游泳、砍竹竿、投掷、荡秋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产方式.随着傈僳族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急速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原有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
      3.2 传承方式落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难以为继
      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采用“言传身教”这一古老的传承方式,即以节日、庆典、聚会等集体活动为媒介,进行载歌载舞的激情表演,使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虽然这种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较强的文化娱乐性,但从传承角度来说,既没有形成系统的渠道,又没有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传承,因而很难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加上现代社会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民族节日活动相应有所减少,直接导致了传统体育的传承后继乏人,其发展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
      3.3 傈僳族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不发达,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
      傈僳族世代身居山区,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各方面的影响,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傈僳族传统体育大多是在民间的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开展,偶尔有竞赛活动时才急着训练上一段时间,运动水平不高,这是阻碍傈僳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体育经费困难,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也限制了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此外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受教育程度低,多数人还没达到小学文化水平,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开展传统体育的意义。思想观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参加传统体育活动的动机,就连平日里傈僳族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射弩、顶杆、秋千等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牵制,宁愿多挖地,都不愿耽误农活时间来制作弩、搭秋千架,导致节日参加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
      3.4 现代体育的强烈冲击,傈僳族传统体育逐渐被边缘化
      现代体育不仅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等高科技媒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进而走上了体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多元发展之路,并且潜力巨大,生机勃勃。傈僳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接触更多的是老一辈人,好多传统体育项目都未被年轻一代传承下来,而年轻的这代人追求的更多是时尚运动。比如:在节日里开展射弩这一活动时,报名参加的多数都是中年人,年轻的几乎都是旁观者。而像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现代体育项目却备受年轻一代的青睐。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甚至已经模糊了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将它等同于各种现代体育项目。可见现代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牵制了傈僳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严重影响了傈僳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4.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思考
      4.1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的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促进机制
      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应积极组织和支持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民俗学、体育学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它们进行研究和探讨.各级党政应进一步加强对傈僳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推行一系列能促进傈僳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强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建设,重视和扶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队伍的建设工作。
      4.2 传统与现代结合,发展创新
      傈僳族传统体育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精华与糟粕并存。傈僳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丧失或改变后,就难以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原汁原味”地生存了。因此,要加强对傈僳族的传统体育的科学研究,对傈僳族传统体育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对于不同性质的项目群类,采取不同的应对态度,摒弃与弘扬并存。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运用现代体育科学原理和方法,吸收现代体育的优秀成果,对傈僳族优秀传统体育进行改造,使其在运动方式,技术结构,规则与裁判方法等方面符合趋近科学化,并日益明确地赋予其现代竞争,健身,教育,娱乐等意义,使其既不丧失应有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各现代化体育的特征。
      4.3“体教结合”,纳入学校体育。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从基础教学入手,把傈僳族传统体育纳入相关学校的教学计划。在傈僳族聚居地的中小学,可按层次适量开设本族传统体育课程和训练课目,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永不失传,人才和民族体育爱好者才不会被流失才能为全民健身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可能。此外,还需依托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挖掘、开发、研究和改革工作。   4.4依托赛会效应加强训练与竞赛管理,提高技术水平。
      目前,傈僳族传统体育大多是在民间的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开展,与民间活动紧紧相连,规模化系统化的竞赛活动却很少。偶尔有竞赛活动时才急着训练上一段时间,尚未建立起制度化的训练与竞赛体系,运动水平不高,难以显示其高超的技术性和观赏性,这是阻碍傈僳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国家和各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竞赛杠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发展成熟起来。
      4.5 开发傈僳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推动傈僳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不仅会给当地带来诸多经济利益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发展状况。对有效地保持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多样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上刀山”、“下火海”、“溜索”、“猪槽船”等使人惊心动魄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充分利用这种“效应”,去展现自己、宣传自己、让外界了解自己,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进一步发展西部旅游业的进程中,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把傈僳族传统体育纳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可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双赢”
      5.结 语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载体之一,为丰富民族群众生活,增强民众体质,美化社会风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且还对维系社会稳定,传承、沿袭具有深厚传统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傈僳族的民族习惯,利用各种本民族的节日为窗口,大力挖掘和开发诸如“刀杆节”“阔时节”等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傈僳族聚居区大力开展傈僳族民族体育活动,以确保该民族的体育文化后继有人,同时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加强民俗体育发展的理论创新研究,推动傈僳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方向的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斯陆益.傈僳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9.9
      [2] 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云南民族节日[M].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8
      [3] 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
      [4] 程斌.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5] 方征.浅谈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体育系

    推荐访问:傈僳族 传承 传统 保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