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拓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时间:2019-01-21 03:28: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江泽民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胡锦涛在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发展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独创性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以前,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被看做是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经济制度属性的概念,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公认,而且也成为东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观念。
      面对这种主流观念,邓小平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论断,他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
      为了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并非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进而在1985年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
      为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用深邃的目光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中剥离出来,把它们都归为经济方法和经济手段。邓小平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3]
      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也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从发展生产力和人民利益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开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紧箍咒,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解放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二、江泽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断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江泽民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
      为了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在所有制结构上、分配制度上、宏观调控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因而也具有资本主义不可能有的优势……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中,江泽民尤为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首先,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三,宏观调控是我国国情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其次,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江泽民强调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他指出:“宏观调控应当以间接手段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办法……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机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采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利于不失时机地解决矛盾和问题。”[7]江泽民在辩证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要重视计划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作用。江泽民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8]“我们既不能抱着过去的计划体制不放,看不到它的弊病和改革必要性,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应在总结我们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开拓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9]
      综上所述,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在继承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如何更好地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突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以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胡锦涛:要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邓小平、江泽民两代领导人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级阶段,而到了胡锦涛这一代领导人则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胡锦涛认识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敏锐地总结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不断地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胡锦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改革开放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深化改革必然会触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10]在分析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时,胡锦涛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1]胡锦涛认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市场体系。”[1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1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12]
      胡锦涛倡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在前进道路上,中国将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综上所述,到了胡锦涛这一代领导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实事求是地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倡用科学发展的精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侧重于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以便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创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创造,经过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虽然说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相比较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有所超越,可以说根据中国现实需要建立起来的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其独创性。
      (一)对市场和计划关系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的发展手段共同使用,而不是强调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二)对公有制的认识。中国在公有制方面既借鉴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合理内核,同时根据具体国情而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了实事求是、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三)对市场经济建立的目标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效率上的优越性的同时,在基本制度上则着力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从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四)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控制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论从名称还是从内容方面都坚持“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统率,政府可以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又力避对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人为干预。创造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和公平的社会环境,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五)对依靠力量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在改革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改革作为一场伟大的群众性社会实践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扬弃,是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创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30年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实践,使我国确实积累的丰富的独特的经验,值得我们珍惜和自豪。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也仍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前几代领导人的努力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接受实践检验,我们要广泛借鉴和汲取世界范围内一切有益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点而努力。
      作者单位:赵少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赵少华(1981― ),男,湖北荆门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李钰(1986― ),女,吉林白山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注:[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149.[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3.[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5―35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00.[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7.[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03-204.[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6.

    推荐访问:三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领导核心 开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