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语文教学解释学_解释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时间:2018-12-28 03:36: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解释学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在文本解读方面,尊重了读者的主体性与差异性。本文从理解的前结构与语文教学,“解释循环”与语文教学,“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语文教学等几方面分析了哲学解释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语文教学 文本意义 阅读期待
      
      一、哲学解释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哲学解释学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涵解释学(Hermeneutics)也被译为“释义学”或“诠释学”,源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使者赫尔墨斯(Hermes)之名。传说他是上帝委任的神圣的信使,给诸神和人间传达上帝的意旨。他不仅仅传达上帝的旨意,还负责解释神谕,使其明晰而易于人们理解。哲学解释学以理解为核心,以人文科学为研究对象,是关于如何解读“文本”(历史、文化、传统等)的重要哲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对“前理解”、“效果历史”、“视界融合”、“解释循环”等方法的强调,尊重了解释者的主体性,深化了人们对人文知识的认识。
      
      二、“理解的前结构”与语文教学
      
      “理解的前结构”也被称为“前理解”,指的是理解主体的存在状态,主要包括前见、权威和传统三个要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前理解”对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人对语言的理解是一种视界的融合。视界(又称视域、视野)本意是指地平线。在解释学中“视界指人的前判断,即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视界融合是指文本所包含的作者原初视界(也叫“初始的视界”),与文本的理解者本身所具有的视界(也叫“现今的视界”)之间的相互交汇融通。因为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如作者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生经验、思想深度、艺术修养等,与学生所处的现实往往存在着很大距离,理解这样的作品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三、“解释循环”与语文教学
      
      解释循环指的是对局部理解和整体理解的一种循环关系,它的基本表达式是: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例如,只有在句子中才能理解语词,又只有理解了语词才能理解句子;只有在段落中才能理解句子,又只能理解了句子才能理解段落;只有在整部作品中才能理解段落,只有理解了段落才能理解整部作品等,理解永远是在对整体和局部理解的循环中进行的。
      这个循环是一个“理解者――文本――理解者”的过程,但它并非首尾相接的圆,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四、“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语文教学
      
      传统解释学强调,解释者面对过去的文本,主体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只有把作者奉为唯一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才能寻求出一条客观的、恒常不变的圭臬。因此,对于文本意义的解释,只要是符合文本实际的,就是合理的、成立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课文(尤其是小说、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如《诗经》中的《关雎》、李商隐的《无题》等作品的主题意义就是多元的,这就容易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现象。但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1.利用阅读期待的指向性,实现意义空白的创造性地填补任何一个好的文本,它都存有意义空白,这些空白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
      表现总是在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主体对不同的“文本”内化和升华的呈现,传达出主体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就“语文教材”这一个大的“文本”来讲,它往往存在于选文之间、选文与练习之间以及单元之间的组合与间隔之中。这些空白将有力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填补空白的欲望。
      2.利用阅读期待的求异性,实现以有视野的创造性超越作为阅读期待,它具有求异性。它不断地追求新奇,以期视野不断拓展。
      如使难以理解的课文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使易于理解的课文“于无疑处生疑”,在“曲径通幽”的境界中显出教师的独具匠心。如《离骚》一文,因年代久远及文言骚体赋的写法让学生望而却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从课内、课外、网络、影视、传说、故事等渠道中所得到的屈原的事迹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既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
      如《爱莲说》一文,仅有118字的短文,如果仅仅满足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学生就不会有多大的收获,如果学生学会了质疑,一路探求下来,就会获得文章的层层意蕴,体会到创造性阅读的乐趣。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语音层、语象层到语义层的各个层次上发问,在发问中层层开阔思路:文章是写莲的,为什么还要写牡丹、菊?为什么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菊是花之隐逸者,莲是君子?君子什么样?“莲出淤泥而不染……”是不是就是君子的形象?什么样的人爱菊,什么样的人爱牡丹,什么样的人爱莲?都有哪些人爱莲?正是在问题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训练,而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也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阅读《项链》一文,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作种种猜想。“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生活的”,读到此处也许产生一种厌恶感、鄙夷感,为什么不是同情而是一种鄙夷?“所有的男子都尽瞧着她,打听她的名字……”,在舞会上她出尽了风头,读至此不禁又想,这该不会是乐极生悲吧?十年艰辛还债,她变苍老了,“活该!”这是不是一种痛快淋漓的嘲讽?“项链是假的!”同情之心似乎又在隐隐作痛吧?读书至此,不觉又隐约想起佛来思节夫人,她依然那么年轻,依然那么高贵,为什么?于是又直觉到一种更为深刻的原因:是社会害了玛蒂尔德,不仅仅是她的虚荣呀!就这样,阅读期待就是让“读者在阅读时不断地进行预测,从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句到预测下一页书,以期证实自己预测的可行性和可吻合的程度”。其实,教学本身就充满了偶然性、神秘感和不可预测性,而在这一过程中直觉参与了阅读的创造,这样阅读就成为充满直觉式体悟和直觉式创造的一种活动。
      解释学强调了对文本的二次解读,读者的差异性、创造性,多样性。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权威的答案模式,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了“以读者为中心”,给语文教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使语文教学的民主性与人文性有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解释学和接受美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语文教学开展得更好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屠忠俊.关于介绍传播学研究中解释学方法几个问题的说明(二)[J].当代传播,2000,(04).
      [2]郑文先.本体重建与意义阐释――略论社会解释的理论出发点[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06).
      [3]倪荫林.试析悖论本质及其研究的应然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4]张明楷.从生活事实中发现法[J].法律适用,2004,(06).
      [5]刘洋.论章太炎经学诠释思想渊源――《齐物论释》与佛学的关联意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6]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
      [7]孟庆艳.文化符号研究的哲学维度[J].国外理论动态,2007,(06).
      [8]张洪波.“朴学”与“科学”的方法论嫁接及其误区――胡适倡导“新红学”的学术动因辨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4,(01).
      [9]周学忠.波普尔的理解理论思想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推荐访问:解释学 语文教学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