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手机英汉字典【请求言语行为的英汉语用比较及心理学浅思】

    时间:2018-12-23 19:50: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从语用的角度出发,选择对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消极请求、探询请求及直接请求”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及分析,进一步总结出英汉两族语者进行这些请求言语行为的区别,由此思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困境,对不同的文化中如何适当地提出请求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消极请求 探询 直接请求 语用 言语行为
      
      1984年的跨文化言语行为研究工程(CCSARP: Blum-Kulka&Olshtain 1984)通过对各国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对请求和道歉两方面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的语言研究大部分都发现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行为。Rod Ellis (2000)的一个研究揭示了二语学习者使用请求策略的发展过程。在他的研究当中,Rod Ellis发现比起使用直接请求,本族语说话者更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策略。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请求”常常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文章以“消极请求”和“探询及直接请求”言语行为为讨论对象,从语用角度来比较中美“消极请求”以及“探询及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异同之处,并以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出发点对这两者的异同处进行讨论解释。
      
      一、分类讨论及研究
      
      1.消极请求
      1987年Brown and Levinson提出,为了表示礼貌,我们必须意识到其他人的面子需要。面子指自我形象。有“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自我形象的区别。“积极面子”指希望自己的言论、思想或行动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和肯定,获得别人的尊重。“消极面子”指不希望别人把意愿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西方社会崇尚个人自由和天赋权力,认为社会并非个体的有机融合,而是以个体为单位捆绑起来的混合体。个体具有理性的自由,处在社会的中心,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早期的个体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其中心主张是强调个体的自由,并特别强调了自我指向的、自我包含的、相比较而言不受约束的个体和自我。”(Realo A&Koido,K,2002) 个体主义源于西方启蒙时期对神学权威的反抗。中世纪的“黑暗”年月里,宗教神学的教义和教条具有绝对的权威。在启蒙时期,为了反对神学专制,学者们把个人放到了世界的中心,认为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个神圣的“心灵”,这个心灵是自主的、独立的,具有理性判断的能力。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这一思想的真实写照。在西方的“自我中心”文化当中,面子事关自我形象,因此西方人认为非常重要。在中国,面子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公众形象,同时,在中国,并不怎么存在消极面子的问题。面子,在中国人的思维里面,等同于积极面子。在中国,面子和积极面子两者都是表达了中国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消极请求是一种间接施事行为,言外之力通过慎用类施为动词直接表现了出来。Leech(1983)提出,为了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交际双方要遵守礼貌原则。在日常交际中,尤其是在进行“请求”时,常常需要有礼貌地进行言语交谈。Leech发现,间接表达和礼貌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
      在英文里面,为了表示礼貌,大多请求都是间接性的。说话者常常通过消极请求来减轻一些通过使用施事性行为动词进行直接请求所带来的尴尬。带有明显的试探性,旨在说话人不是在尽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而是弄清楚对方的所思所想,让对方自己选择,所以他们较常使用表示间接和试探的词汇如“rather, sort of”等,如:Richard: Could you sort of...put in a good word to Simmon about me?
      然而,在中国,说话者常常使用消极请求来表示一种不确定和需要,而不是出于礼貌。
      (1)我很想让你把这个告诉我。(2)我想让/求你帮我个忙(行吗)?(3)我必须让你改掉这个坏习惯。
      在这三个例子当中,消极请求言语行为是在说话者的立场上进行的。例(1)表明说话者对事件的关心,但是他并不能确定听话者是否愿意告诉他。与例(1)相近,例(2)同样也表达了一种特别的含意,即说话者并不能肯定听话者是否愿意帮助他。但是,当说话者使用了“行吗”,请求行为就更多地传达了说话者的不确定性,因此转化为在听话者的立场上进行。例(3)中,该言语行为表达的是一种建议或者警告。表面看来,该请求是出于说话者的需要,而实际上,这个请求是建立在听话者或者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的利益上的。
      2.探询与直接请求
      英文中大部分的请求是属于探询类请求。Green给出了很多这种类型的句子:
      (4)a)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please?
      b)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c) Why don’t you clean up that mess?
      同时,英语本族语者常常使用疑问-条件句来进行探询式请求,如:
      I wonder if you were free on Tuesday.
      Now one more question, if you don’t mind. How do traditional doctors diagnose illnesses?
      这些假问句表面上看是询问对方有无做某事的兴趣或者欲望,实则是请求对方做某事。即使当说话人强硬性和命令性地要求对方做某事时,大多情况下也是使用疑问句式。如:
      Can’t you shut up?
      Will you bloody well hurry up!
      (5)你为什么不关上窗户?
      例(5)暗示了听话者所做的行为引起了说话者的不悦(为什么你早该做的事情你却没有做;我没有看见你为你所作的行为辩解)。在英文里,那样的疑问句式可以被用来表达请求,如例(4)。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改变提出请求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所有(4)里的英文请求例子都会有相对应的中文表达方式。如“why don’t you”结构是一种疑问句型。然而,由于该句型并不要求得到相应的回答,它便被视为一种请求的言语行为而不是一种疑问。在英语里可以是礼貌的请求或者建议,也可以是批评、责备,视具体场合而定。而“Why don’t you”与之相对应的汉语字面翻译“你为什么不……,怎么不……”则变成了反问句,用否定的问句形式表达肯定的祈使内容,多含有疑问、批评、责备之意,说话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然而,英文中的“would you do it”;“do you want to do it”;或者“would you like to do it”等“假问题”式请求句型在中国却很少见。英文中的这种句式是基于听话者的愿望提出请求,因此这些句式看起来并不像在对听话者提出自己的愿望。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此时,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假如他通过使用与英文“would you like to...please”; “would you be so good as to...”等句型相对应的中文字面翻译来表达请求意愿,听话者就会感觉非常滑稽古怪。
      英语的使用直接请求的形式大多含命令、要求等含义,因此,与汉语说话者相比,英语本族语者较少地使用这类句式,甚至认为它有时比秽语更具有冒犯性。如一个人用英语说出这样的句子:“Mrs. Chen! Please! Sit! Sit!”在这个例子中,“sit!”这个句子听起来像命令,很不礼貌,让听者觉得自己像条狗被主人吆喝着。在英语里“请对方坐”有以下表达方式:Will you sit down?或Won’t you sit down?
      可是,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在中文里,通过直接命令来提出请求并不如英文中所认为的那样无礼。汉语里用一个简单的“坐!坐!”就现得非常礼貌,还能表示说话人的热情,能用于一切场合。如果用疑问句式“坐下,好吗?”反而显得生硬。李颂梅在对中文的关于命令请求形式的研究中提出,中文的说话者在提出请求时一直都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的形式。请求的实现在语言中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使用基本的行为动词来直接表明说话者本身
      的愿望,如使用“带”、“拿”、“给我看看”、“借我”等词。
      
      二、心理学浅思
      
      至此,我想到西方主流心理学面临的一个困境:文化的迟钝或与文化生活的脱节。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在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把人看成是类似于洋葱那样的一层一层包裹起来的结构。最外层是社会文化影响,从外向内依次为社会文化层次、心理层次、生物层次和神经生理内核。心理学家采取的是向内观察方法,关心的是心理层次和作为心理层次基础的生物学基质和神经生理内核,而把社会文化影响留给了社会学和人类学家。这样一来,文化就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无关变量,造成了心理学与文化的脱节。忽略文化影响的直接结果是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因为心理学现象就其本质来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心理现象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植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带着文化的深刻烙印。脱离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去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歪曲心理生活的现实。
      
      三、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本文作者发现不同的文化对如何适当地提出请求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对中国人来说,他们更多的强调社会地位、权威、家庭、团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传统来看,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然而对于一个受传统差序格局或等级观念、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取向、他人取向和守本分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必须遵循上尊下卑的法则(贾玉新,1997)。所以中国人表示请求的时候,会根据对方身份地位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请求策略,根据场合使用消极请求或者探询策略,而说话人为了表示权威,往往采取直接请求策略。对于其他国家不同的表达请求方式,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本国的文化,减少文化歧视。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J. Culture and psychotherapy: Toward a hermeneutic approach. Psychotherapy, 2001, 38, 115-128.
      [2]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Realo A.,Koido, K. Three Components of Individu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2, 16(3): 163.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英汉 心理学 请求 言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