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师生一起做研究

    时间:2021-07-17 20: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ed/jxed201609/jxed20160904-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ed/jxed201609/jxed20160904-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ed/jxed201609/jxed20160904-3-l.jpg
      “互联网+”对学校传统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时空已被打破,资源可以共享,移动化、碎片化学习风起云涌……如何引导学生用好互联网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导得当,就会成为学生学习体验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化、认知力和灵感性强化的“深度学习”新机遇。引导不当,就容易造成表面上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的“浅层学习”。
      网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所以,作为老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途径,激发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从大量信息当中检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内化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完成深度的学习体验。这应该是当前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最为紧迫的任务。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研究型学习模式”的课题研究。
      一、理论研究打基础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一开始就组织有关课题研究人员对网络环境和研究性学习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对研究性学习当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地位,网络环境在研究性学习当中的工具作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当中学生人格的充分发挥、意义学习环境的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等等,获得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由理论探讨进而比较科学地构建出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图1),比较科学地提出了理论假设:在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网络环境为依托,于行动与研究的相结合中,构建并应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及其变式,将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尽早尽快地形成信息社会中所必备的学习/教学方式、信息素养和合作精神,扎扎实实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因此,我们做了“老师学生一起做研究”的研究工作部署:老师研究“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研究型学习”,学生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案例研究出成果
      我们的“老师学生一起做研究”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开展的。
      【案例Ⅰ】研究性学习的学科课堂教与学
      课堂教学、学科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场,研究性学习必须进入这个主场。“《草船借箭》人物画像”的研究课例,就是小学学科课堂教学的网络研究性学习。该课例预定两节课时间完成,研究性的教与学过程如下:
      1.教师利用截取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之“草船借箭”中片段,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2.教师利用“公告栏”发布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兴趣相近的3~6名学生自愿组成研究学习小组,各小组研究内容互不重复。各小组成员讨论制定研究计划并分配研究任务:一是小组成员线下聚在一起讨论商量,二是小组成员线上进入“研究活动流程”中的“讨论交流”进行讨论分工。
      3.教师利用“公告栏”发布学习资源索引和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料搜集的学习环节。各小组成员可以在老师的“学习网站”中查找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料,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或利用搜索引擎,搜集自己所需的资料;接着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则进入“巡回指导”环节,对各小组收集资料的进程进行指导:或是线上进入“研究论坛”,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发表意见进行指导;或是线下对学生的资料收集过程实地指导,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
      4.教师利用“公告栏”发布“小组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引导各小组成员完成本小组学习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聚一起讨论,由本小组某几位成员操作,其他成员协助或提供资料、提出各种意见。教师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品创作过程现场指导。
      5.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作品,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评价量规”,对作品进行学习欣赏、组间互评。各小组可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也可征求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建议,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反复修改,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6.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评价量规”,进行组内的个人自评;然后进行“小组问卷”调查,进行组内的互评;最后老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这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多方结合,做到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让学生通过这次学习,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选题,自主学习,不断进步。
      综合这类课例,我们发现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学科课堂研究性学习一般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通常采用连堂课进行;必须是线上和线下的充分结合,且一定要向学生提供预设性的学习资源,如专题学习网站等。
      概括这类课例,我们认为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学科课堂研究性学习模式”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设置情景、激发兴趣—自由选择,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查找信息—交流协作、完成作品—成果汇报、讨论评价—学习评定、拓展延伸。它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让网络研究性学习切切实实地走进了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学科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案例Ⅱ】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教与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各学科都可以也应当充分利用这个重要领域展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保护人类的朋友”的研究性学习,主要特点是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点,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参与、深度学习:
      1.课前准备,储备资源。研究性学习,需要有大量的资源供学生阅读,供学生查找。课前,老师在“学习资源”中大量地储备资料,建立“学习网站”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两个《保护人类的朋友》学习网站,一个是直接从网上链接网页,另一个是课外搜集资料的整合,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及其相关的内容。

    推荐访问:师生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