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浅谈区内初中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的思考

    时间:2021-07-16 04:00: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内初班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是各个学校关注的重点。内初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优化区内初中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根据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和学科特点,对于区内初中班的思想品德教学。
      关键词:区内初中班;思想品德素质;备课;量化作业;身教言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2
      
      区内初中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4年秋季开始参照内高班的模式,选拔南疆四地州农牧区的优秀小学毕业生在疆内相对发达城市就读。目的是向新疆内地高中班输送政治思想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想各类职业学校输送政治思想合格,民汉兼通的学生。
      区内初中班随着这几年的进步发展,各个方面的条件日趋成熟完善,但是内初班的教育教学也一直处在探索中。尤其是内初班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是各学校关注的重点,,而内初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优化区内初中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根据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和学科特点,对于区内初中班的思想品德教学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正处于一个情感涌动、生命力勃发,内心日趋成熟的时期。相对于小学阶段会少一些盲从,多一份思考,个性意识明显增强。也是一个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内初班的学生不仅有普通孩子共有的特征,同时还具备一些自身的特性。内初班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南疆四地州的农牧区,来内初班将远离父母、亲人,独自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每年只能暑假回一次家。除此之外,他们从小用母语交流,几乎说不上几句完整的普通话,而内初班的教学是全汉语授课,这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对于这样年龄段的他们来说,内心更加脆弱,更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和爱。所以在开展任何教育教学之前都应该向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家叶澜老师说的一样: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把学校看成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而不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
      当我们开始接触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傲气,用父母、哥哥、姐姐的身份去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缩小心与心的距离,最终在情感上达成共鸣,这样必将对以后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产生重要意义。
      二、注重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技能、答疑解惑的过程,也是影响学生最重要的过程,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长远的的,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做好教学过程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
      也许是对于铅印固定格式的敬畏,或者是对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在对学生现状分析不足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教学设计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并没有把知识生活化、结构化,教学育人的目的很难实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课前准备应做到以下几点,为提高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1)备教材。作为学科教师,必须首先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深度开发本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读懂、读透教材,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独特的视角去认识这个世界;为学生提供一种只有在本学科学习中才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得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
      (2)备学生。了解学生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结构,更要看他们却什么,需要什么,还要看能为他们可能的发展提供什么,是我们在教学设计的前端就抓住“人”,“生命”这一教育本质。
      (3)备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生命存在的形成,是不可分割、彼此依存的关系。教师应该通过有深度、有开放性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找寻与区内初中班学生实际相贴近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生的积极响应推动整个教学过程。
      (4)备作业。区内初中班学生参差不一的发展状态,对作业设计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教师应在量上、难度上,及作业的形式上体现出来,实现作业为学生服务的根本目的,也进一步体现出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
      (二)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经一改往日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构建让学生感兴趣、与生活实践结合的生活化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语言幽默,态度可亲。幽默的语言会让人解颐、畅怀、回味和神往。课堂中恰到好处的风趣幽默,可以紧扣学生大脑的兴奋中心,帮学生度过疲劳期,也会起到画龙点睛、发人深省的作用。上课的态度将决定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和蔼可亲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不自觉地亲近你,喜欢你,热爱你讲的课。就像有位学生曾经对我说的一样:老师,其实我们都很喜欢你,因为和你在一起很轻松,很喜欢和你聊天……相信和蔼可亲的笑脸会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
      2.巧设提问,深入浅出。课堂上提问是与学生互动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体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区内初中班的学生相对知识面窄,理解能力有限,课堂的设问不仅要浅显易懂,还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九年级讲到国家的各种制度、政策时,如果直接问:“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就会显得平淡、枯燥,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要是换一种问法就会不一样“你知道吗?”“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设问应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查阅教材、联系实际让问题迎刃而解,也更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于那些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初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那就要求老师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九年级第三课“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以一艘大船的形象展示:经济建设就是船体,四项基本原则是船舵,改革开放是涡轮,发动机。这样的方式既生动又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一举多得。
      3.注重讲评,鼓励为主。内初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很强,老师问题一出,学生们就纷纷举手大声叫嚷:“老师,我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实际上可能大部分都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回答往往会出现偏差或者错误。老师在这个时候不能直接批评或冷漠的对待学生,而要对他们的积极性予以肯定、鼓励,同时实时的对课堂秩序的规矩给予引导。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学会听讲,学会学习,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4.勤动手,多反思。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不尽全对,但也说明都动手的重要性。我们一直说内初班学生理解知识相对困难,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平常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勤动手记笔记的习惯。课堂上重要的知识点都要学会标注、勾画,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长期的知识理解、掌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习一个阶段过后,还要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总结,找出问题,及时查漏补缺。随着时间的累积,内初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会大大提高,也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门学科。
      三、量化作业,注重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作业,这也是提高巩固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尤其是内初班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作业布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基础相对较弱的应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贴合书本内容的选择和问答题;程度中等的学生选择基础题和部分有难度的材料分析;理解力强的学生就以灵活题目为主,也可以有更多实践性的内容。这样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又能让学生有时间学会思考,对学习更有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学生作业上交以后,老师要及时批改,根据批改情况及时讲评、反馈,对于有错误的地方要求学生及时纠正,不能拖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加深新旧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四、身教言传,影响学生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教师要身先垂范,多关心他人和集体,多为他人做好事。在学生面前要多谈论同事间的友情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人好事,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内初班学生,是他们能在经常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认为中得到陶冶。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人性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对于内初班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切身实际,走进学生,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证把政治思想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民汉兼通的学生输送到新疆内地高中班。
      
      参考文献:
      [1]吴亚萍,吴玉如.“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下),2004,(1).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J].教育研究,1994,(10).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推荐访问:几点 区内 浅谈 思想品德 初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