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传统儒家实学与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

    时间:2021-07-10 08:02: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传统儒家实学是中国传统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先秦以降儒学的实学精神和清代儒学的实学形态。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是西方国际政治学新自由主义派的新成果。以国家软实力为视界,传统儒家实学是中国古典国家软实力理论,对于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具有历史借鉴意义。文亦提出:传统儒家实学以明体达用、崇实黜虚为特征,相对之“虚学”以体用分离、空谈形上为特征;儒道佛三学理一分殊,殊途同归,不为对立,而为互补;中国传统实学包括儒道佛,不能独判儒学为实而以道学和佛学为虚。
      [关键词] 儒家;实学;国家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 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1—0119—04
      传统儒家实学是中国传统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先秦以降儒学的实学精神和清代儒学的实学形态。国家软实力是美国国际政治学新自由主义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并越来越广为接受的综合国力新概念。本文认为,传统儒家实学是国家软实力理论的古典形态,对于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具有历史借鉴意义。一 传统儒家实学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儒学的现实主义赋予儒学以鲜明的实学特征,这一特征由先秦儒学的实学精神逐渐演绎形成清代儒学的实学形态。
      先秦儒学的实学精神发轫于孔子的下学上达、崇尚躬行。如《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公冶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其后,见于《大学》的内圣外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庸》的成己成人成物:“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孟子》的万物皆备、恒产恒心:“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先秦儒学有诸内行诸外的实学精神,为后来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的训诂考据、魏晋玄学的崇有派、程朱理学的道问学、陆王心学的尊德性、浙东事功学的经济学所光大,也因宋明后学的理学空疏而黯然。
      清代实学是先秦以降儒学实学精神的理论化,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百病丛生、社会历史由古代向近代转型、欧洲殖民主义东来和西学东渐的学术反映,以实气、实有、实理、实心、实体、实用、实证、实测、实行、实践、实事、实业为基本范畴,以明体达用、崇实黜虚为理论旨归,主要由反省理学、反思传统、史学经世、经学经世、理学经世、新学经世等思想体系所组成,先后形成了明末清初启蒙实学、乾嘉考据实学、晚清经世实学三大社会思潮,是中国古代儒学史区别先秦子学、汉唐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基本学术形态。
      其中,理论贡献特别重要的是:李贽、王艮等为代表的王门后学的心性情欲自然说,顾炎武的道寓于器、性命不二、理学即经学、博文有耻、经世济实说,黄宗羲的理气心性不二、公天下说,王夫之的务实、主动、重行、思变、求新的哲学体系,颜元的践形尽性、三事三物、实习实行说,李塨的理事不二、下学上达皆实学、古学实今学虚、由虚返实说,戴震的天道气化流行、命性心才情欲自然说,凌廷堪的凡理皆虚、唯礼最实、以礼代理说,龚自珍的经子皆史、五经皆言财富以及魏源的气物气动气化、师夷长技以制夷、富民强国的公羊经世说,曾国藩的明理重气、穷理尽性、循礼治欲、格物不琐、行之以实、推行洋务的理学经世说,严复的知识经验、社会进化、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开启民智的近代西学启蒙体系,康有为的以元统天、社会大同以及谭嗣同的以太本原、仁爱平等、冲决罗网、保种保族保教的维新变法思想。这些思想学说都是以明体达用、崇实黜虚为指向的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方法论、工夫论、历史观的证明,以及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经世致用学问的建构,并逐步地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过程。
      总之,传统儒家实学以明体达用、崇实黜虚为特征,经历了由实学精神到实学形态的理论发展过程。相对来说,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完成的是道德伦常的建构,偏形下;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完成的是道德超越的建构,偏形上;清代实学则是结合二者,形下与形上、形上与形下不二;三者形成的是形下而形上、形上而形下的学术史路径,顺应的是不同时代的历史要求。
      与之相对的“虚学”,以体用分离、空谈形上为特征,主要有魏晋玄学的清谈虚无和宋明理学的空谈理气心性两种历史形态。关于儒学史上的玄学清谈和理学空谈,古代和近现代都有不少学者归之于道学和佛学的影响,甚至有学者直指道学和佛学与实学相悖。笔者不能苟同,以为儒道佛都是以自然、社会、人生为指向,都是中国文化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大学问,所有关注、切入、路径之分殊都是自然、社会、人生之分殊。也就是说,三家学说理一分殊,殊途同归,不为对立,而为互补。更何况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是儒学哲学化的重要阶段,其完成有道学与佛学的积极指引,其玄虚有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因此,中国传统实学包括儒道佛三学,不能独判儒学为实而以道学和佛学为虚。
      二 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
      关于综合国力的区分,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国际通用提法是有形力量(Tangible Power)和无形力量(Intangible Power),相对而言,强调有形力量。以后的越来越广为接受的是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相对而言,以软实力为理论中心。
      美国国际政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05年《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序言中说:他在1990年出版的《谁与争锋》(1992年中文版名为《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软力量”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是反驳当时流行一时的美国衰败论,目的是要说明美国不仅在军事和经济上是首屈一指的强国,而且在软力量方面也无以匹敌。
      《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基本确立了国家软实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取得它所选择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会以其为榜样,或者接受一种会导致这种结果的制度。从这一意义上讲,在国际政治中,规定导向、建立环境与使具体某国产生变革是同样重要的。力量的这一方面,即使人随我欲,可称为间接的或者同化式的实力表现。”
      “同化式实力的获得,靠的是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或者是确立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别国意愿的政治导向的能力。……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软力量,它与军事和经济实力这类有形力量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力量形成对照。”

    推荐访问:儒家 实学 实力 传统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