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策略研究

    时间:2021-07-02 08: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均势的内涵。分析了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国际关系随着中国崛起而迅速变化后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策略:2009年末,美国抛出“重返亚太”战略,其东亚政策核心就是限制中国的发展以维护自身东亚主导者的地位。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理论分析:核心:控制力话语权的争夺;现状与未来;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预测了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政策结局,即美国对中国开展限制中国发展的一系列具有互动变化的制衡措施,希望维持美国在东亚的单极权力体系。
      【关键词】 美国;中国;东亚;均势
      冷战期间,世界处于美国、苏联两极格局状态下,东亚、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国际热点地区美国在与苏联的较量中并不占优势。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的主要敌人突然消失,美国迅速在除东亚地区外形成权力优势,而在东亚,中国的崛起以及自身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并未参与美国主导的东亚国际体系。为了在东亚巩固权力优势地位,美国必须要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限制以取得自身的相对优势地位。
      “重返亚太”以来,对中国的限制,围绕着权力和制衡两大核心因素,美国采取了孤立中国的均势政策。
      一、什么是均势
      均势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可在三个方向上对均势进行描述: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特殊手段、一种处理与他国关系的外交政策、一种国际斗争的特殊稳定状态。
      1、处理国际关系的特殊手段
      在主观层次,均势可能是国家达到相互制衡目的的手段。在现实主义学派中,假设A、B、C、D三个国家相对力量均等,A国为了取得对B国权力相对优势地位,无非采用两种手段,即增加自己的综合实力,或者削弱对手实力,而两种手段同时进行,最好的方法就是结盟。所以,A国与C国结盟,一方面自己单一力量增长为AC联盟力量,同时,也摆脱了BC结盟的可能,这就是A国暂时取得了对B国的权力优势。可是,B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就必须要与A国平衡发展,以制衡AC的联盟威胁,于是,B国会与D国联盟,这就形成AC与BD两个力量均等的联盟。在这个假设中,B国采取的手段就是对A国的均势。在这个假设中,均势作为一种手段的描述就是,区域内国家为防止一国或少数国家霸权的出现而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所以,雷蒙阿隆认为,均势手段从某些角度来看是被动进行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局势,是均势手段的典型例证。德法矛盾是欧洲大陆传统矛盾,德奥的结盟迫使法国与沙俄在土耳其海峡问题上达成了和解,形成了俄法同盟,两个联盟在欧洲大陆上形成权力制衡的态势。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面对美国为首的北约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为了能在欧洲与美国为首的北约相抗衡,苏联出面组建华约,对美国实施均势相对抗。
      2、与他国关系的外交政策
      作为外交政策,均势的首次出现是在1713年的乌得勒支合约,该合约明确规定将维护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自从那时起均势体系一直成为欧洲国际秩序的代名词。所以,均势政策也是一种国际机制。
      均势政策的目的首先是反对霸权,但反对霸权的措施并不只能是均势,也就是说,均势政策旨在强调区域内若干政治实体的权力的均衡,通过这种均衡使得各权力实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与当今社会提倡的通过和平方式反对霸权有着根本区别。另一方面,均势作为一种政策,也是在维护现状。不管是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乌得勒支合约,还是旨在限制德国的凡尔赛体系,或是重新划分世界的雅尔塔体系,其推行国家的目的都是维护自己现阶段的国家利益,通过签订合约或推行政策使本国获得的国家利益以法律形式保障下来。
      3、特殊稳定状态
      作为一种状态,这是均势的客观存在领域。这种客观存在,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政治实体的综合权力大致相等,以维护一种相对特殊的稳定状态。在均势状态下,政治实体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是由国家组成的联盟,但基本单位一定是国家;综合权力是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主的硬实力,和以文化、影响力、控制力为主的软实力,二者的相互综合;特殊稳定状态是指相互之间没有出现压倒性优势地位,相互之间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没有战争的稳定并不是得益于双方的友谊,而是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所造成的结果。
      均势作为一种状态,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朝代更换,中央政权不稳定之时,便是均势出现的黄金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诸侯争霸其本质就是一种均势状态。在欧洲,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1814年的维也纳体系,1860年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是欧洲均势状态的典型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以后的雅尔塔体系都是均势状态的代表。这些均势状态都是各方权力的均等而达到一种制衡稳定的状态。
      4、小结
      作为一种综合性概念,以上分别从手段、目的、存在三个层面对均势作出解释。这三个层面并不完全独立,相反,三者在时间上其实也有着贯通性。即区域内一强国出现,无论其是否具有霸权的特性,根据权力优势论的观点,这个强国的发展必定受到周边或相关国家的警惕。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同时防止强国出现霸权倾向,其他国家势必会采取均势手段(可能是孤立,可能是战争,或者其他方式),与强国实现权力的均衡.等待限制其发展的目的成熟,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合约等方式建立一种国际机制,维护这种特殊的稳定状态。这就是均势诞生的完整过程。因此,均势的三个层次具有手段、目的、与存在的时间先后顺序。
      二、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策略
      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现象是,中国的崛起并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以达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的;美国为保持传统强国地位,不断加强对东亚主导权的控制。这就造成了难以忽视的结构性矛盾,即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维持现阶段优势地位的矛盾。由此,导致中美现阶段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双方如何在东亚地区共处。

    推荐访问:东亚 均势 美国 战后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