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混乱的世界?

    时间:2021-06-27 08:00: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混乱和危机:世界怎么了
      
      与10年前普天同庆进入21世纪时的欢快气氛相比,世界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时,多少显得有些肃杀。新年刚过,迪拜于1月4日晚高调举行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启用典礼。靓丽奢华的大厦刚刚让人眼睛一亮,又传出沙特阿拉伯誓与迪拜一争雌雄,要兴建高1000米的“王国塔”的消息。不过这些都不能使人们忘记一个月前突然爆发的迪拜债务危机,这次危机使正在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又遭一拳重击,而尽管垒球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段已经过去,人们依然无法乐观。新年前后,一部新的大片《阿凡达》横扫全球,听上去也像是“口红经济”的又一个案例。
      让人乐观不起来的还有2009年的最后一个国际盛会。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和“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一片混乱中举行,在一片嘘声中落幕,只留下一纸毫无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没有给全球人民带来美好的结局。
      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了,但人散曲未终,会议上的争吵一度延伸到了会后。大会刚刚结束,一场舆论战又打响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指责中国“劫持”气候峰会,率先将会议失败的“黑锅”扔给中国。随后,欧洲媒体集体对外口诛笔伐。欧盟公开称美国和中国破坏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使之沦为“灾难”和“惨败”。此后,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先后以点名或不点名的方式抨击中、美、印等国破坏峰会。
      欧盟内部也陷入“混战”。《卫报》一篇文章称,哥本哈根大会的失败应归咎于丹麦,而非中国。就连联合国也未幸免于难,成为替罪羊。英国《金融时报》刊登文章说,联合国寻求成员国一致通过的表决方式效果有限,峰会的失败要怪就怪联合国的“DNA”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马振岗所长在一次研讨会上说,事先估计到了会上会有斗争,但没想到会这么激烈。他的话很有代表性:许多人对会议上的激烈斗争和混乱局面感到意外,而会后几乎立刻开始的口水战似乎更加重了人们对世界前途的疑虑。
      国外媒体对哥本哈根会议提出了种种激烈批评。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说:一场总结两年详尽谈判、并以此前十多年多次谈判为基础的大会,怎么会分崩离析,陷入如此的混乱?与会者在最基本的问题上都缺乏共识。从一开始,峰会就是彻头彻尾的混乱不堪……比无济于事还要糟糕。
      另一篇题为《哥本哈根:多极“新世界”的缩影》的文章说得更彻底:旧的世界格局似乎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被彻底颠覆。它已不是世界各国为拯救地球而齐聚一堂,而是沦为富国与穷国之间对骂与相互指责的场所。如果说哥本哈根会议将定义新的多极世界,那么它预示的可能是一个混乱的未来。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和去年(2008年)的多哈贸易谈判一样,哥本哈根也败在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利益分化上。从一个方面来讲,这是发展中国家利益觉醒和利益伸张的标志,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无疑也是未来全球社会治理的一种危机。
      危机!又是一场危机。说起这个词,人们无法不想到这场全球金融危机。2007年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肆虐全球,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被普遍认为是由于银行家、资本家的自私和贪婪引发的危机所到之处,企业倒闭、失业率攀升、进出口额下降、GDP增长速度减缓乃至停滞,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各国间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一度尘嚣日上,似乎任何一件事情的原因都能和这场金融危机扯上关系。
      至于危机的根源,大名鼎鼎的保罗·克鲁格曼说是我们的贪婪,拉扎德国际的董事长科斯塔说是道德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金融时报》一篇文章说,金融危机的根源有二:一是信用危机。资本主义的生命在于信用,而美国资本家最不讲信用。二是阶级斗争。少数人卷走了大多数老百姓的钱。而中国学者说,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开动强力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极力妖魔化社会主义。一时间,资本主义仿佛再不是被马克思早已科学揭示了的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正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落后生产关系,而是万世不易的永久王国。历史总是无情的,仅仅r7年后的今天,华尔街金融风暴宣告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拉开了70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最大经济危机的序幕。
      种种说法,直指人的贪婪,直指国际金融秩序,直指资本主义本质,直指对资本的迷信。
      从这些批评中,人们似乎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哥本哈根只是让人感到雪上加霜。人们要问:我们一直以为,世界是在进步的,与过去,例如与二次大战及战前时期相比,今天的世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哥本哈根颠覆了我们的这种认识吗?或者说,所谓进步,原本只是一种幻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布热津斯基就在他的著作《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写道:“诚然,在冷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迹象,表明人类现在可以较好地进行更认真的努力把本身组成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尽管如此,根本的事实仍然是……世界政治——无论从国际事务方面看,还是从国内社会情况看——完全可能发生剧变而失去控制,引起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和哲学上的混乱。”
      虽然时过境迁,但十几年后的今天,当今世界却似乎依然“混乱”不减。在安全领域,世界之乱更可见一斑。随手翻看一份报纸,国际版的爆炸性新闻一条紧接着一条,无情描述着这世界的“水深火热”。
      2009年似乎就是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中结束的。北京大学王逸舟教授说,对于关注全球政治和安全的人来说,2009年是十分有趣的和值得分析的一年。这一年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许多大事,有的暴露出国际关系里深层次的结构性难题,有的显现出真正的“危”中之“机”,有的则揭示出来来发展的某些不确定。
      就在这一片失望、指责之声中,一个清晰的声音从中国总理口中传出。年底,温家宝对媒体表示,世界各国都应该肯定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温家宝说,中国为哥本哈根会议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我们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算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的确,不带偏见的人应该承认,已经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仍然有其积极意义: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的谈判底线,敦促了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向前迈进了一步!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为推动大会向前迈进所作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的成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尽管不如人意的地方还很多,但世界毕竟已经前进了,而且在人们的努力下,世界还是能够继续前进的。
      会议还揭示出,全球各种力量参与

    推荐访问:混乱 世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