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治理

    时间:2021-06-08 00:00: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工業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环保维权意识的提高,民众与企业对立、民众与政府对抗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数量有所增加。中国当前已进入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期,严重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团结稳定,对政府的现代化治理也是一种挑战。挖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单中心治理的缺陷,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低,公民参与也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加之网络上“谣言”四起,环境群体性事件最终爆发。因此,为了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要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畅通利益诉求的渠道,提高社会参与度,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寻求对策。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治理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民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环境群体性事件已经与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一起,成为三大社会群体性事件之一。尽管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由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愈发严重,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各地频繁爆发。民众与政府围绕环境方面的公共问题进行博弈成为社会常态。近几年,较为重大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根据表1可以得出,从2001年到2010年群众来信逐年增加,来访人员数量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从2007年到2010年群众来信数量和来访人次减少,初步推断是由于我国互联网不断发展,使用网络的人数逐年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利用电话和网络进行投诉。2011年到2015年,群众来信总数虽然有所减少,但是电话、网络投诉数量惊人,增长速度快。2015年电话、网络投诉数量约是2011年的1.93倍,2015年群众投诉总数(包括通过信件、电话、网络投诉的数量)约是2012年的1.76倍。这充分表明了当前我国环境冲突和环境纠纷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若不及时预防很有可能爆发更多的环境群体性事件,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
      (一)政府单中心治理的缺陷
      首先,民众利益诉求机制不畅通当民众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用体制内、理性、合法的方式去解决。首先他们会直接与污染企业进行谈判,个别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不会主动妥协于民众的环境权。对于上访,在现行的信访制度下只要不发生重大冲突的事件,上级部门一般作一些原则性的答复或批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司法途径来看,由于司法诉讼期限漫长,而且当地政府会干预司法活动,法院有众多理由不予受理,即使受理民众胜诉的几率也微乎其微。当环境问题久拖不决,民众通过合法的途径没有得到正面回应时,迫使群众采用非制度化、非合法的手段“自我解救”,“闹大”心理开始作祟。
      其次,政府GDP至上,漠视公民环境权益。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任期考核指标的压力型行政体制下,政府的政绩考核主要目标是经济的发展,GDP也关系到他与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政绩比较,从而影响政府重要官员的职位升迁。“发展就是硬道理”在现实中变成了“增长就是硬道理”,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经济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长期性的问题抛之脑后。而且由于缺乏完善卸任考核制度,许多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某些政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却失去了民众对它的信任,GDP之上的发展观和执政思维为接二连三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埋下了祸根。
      (二)社会参与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民主意识逐渐提高。公众会越来越关心环境保护,在维护生存权的同时将宁静权、眺望权等环境权纳入了视野,还要求在环境治理方面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人民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环境项目相关决策,行使自己公民的权利。但是在我国,一些政府关于企业项目的公共决策都是“闭门造车”,不举行听证会、专家论证、调查研究、决策评估等程序,民众作为利益主体被排除在决策之外,“被参与”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政府决策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在现代的城市治理中民众参与才是治理的不二法门。民众参与环境决策和表达环境利益诉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政府却刻意阻碍公众参与环境决策,这与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背道而驰。
      (三)网络谣言的“泛滥”
      在这些年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也变得多样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但是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真实的、如实报道的信息,也有扭曲事实、虚假报道的谣言。为博得眼球,利益诉求者把个人直观感受和直觉判断发布在网络媒体上,民众难以用有限的知识和精力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在环境权益可能被侵害的情形下,民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人的分享与传播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愤怒、怨恨的情绪被逐渐放大。断章取义、未经查证的信息被部分民众利用多种途径传播,形成如洪水猛兽般的力量。
      (四)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
      首先,政府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时,重行政手段,轻民事手段。现有法律中主要通过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来解决问题,缺少让民众通过民事法律的手段去维护自身的权益的渠道。其次,一些环境相关领域立法尚存在空白与盲点,某些领域无法可依,如有关环境纠纷处理和环境责任追究等方面还没有相关的规定,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缺乏确凿法律依据,政府为了“维稳”的目标只是一味妥协,处理程序缺乏法律依据。其次,环境资源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加上我国立法预测工作不足,使得我国环境立法具有滞后性,部分法律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环境立法体系衔接不够紧密,环境法律配套机制滞后。在当前我国的环境立法中,单独性环境或自然资源相关法律在立法时很难做到统筹全局。法律法规之间相互矛盾、重叠,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导致治理部门无法根据法律进行高效治理,司法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配套行政法规未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迟迟没有修订,那么法律也无法执行和落实,环境法律实施效能差,民众的权利也得不到切实的维护。

    推荐访问:治理 生与 环境 群体性事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