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浅析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局限与发展

    时间:2021-06-07 20: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指出教育与管理学科面临着学科发轫内在动力不足、学科地位不够独立、学科制度化不充分、结构性就业难的困境。建立国家学科标准和质量标准、配置良好的教学资源条件、确定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改进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局限;发展
      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中共设立了16个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博士点和41个硕士点,2008年增加到17个博士点和107个硕士点,6年间博士点增加了1个,而硕士点增加了66个。该学科博士点从审批制度到人才培养制度都较为严格,从制度上保障了博士点质量,故存在问题相对较少。而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点快速增加的同时,该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学科发轫内在动力不足、学科制度化不足、结构化就业难等问题,如何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学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概况
      教育经济与管理(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是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并列的二级学科在1997年调整合并而成的一个交叉学科,其专业代码是120403,在1997年颁布并于1998年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该学科纳入管理学门类,成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之下的二级学科。从大学基层组织结构设置及管理经验来看,学院的设置一般与一级学科相对应,系别则与二级学科对应。如果按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则应当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
      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点设置机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约40%分布在教育学院,约35%分布在管理学院,还有一些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将该学科划归在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这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正吸纳相邻学科的优质资源,借“他物”为己用,但是同时也为该学科标准不统一、制度化不足等问题留下了伏笔。
      二、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局限
      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在近10年的实践历程中规模不断壮大,但学科发轫内在动力不足、学科地位不够独立、学科制度化不充分、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露。
      (一)学科发轫内在动力不足
      就调整合并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的历史进程来看,学界多数的观点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系统的专门介绍和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我国的教育管理学肇始于洋务学堂,正式开始于京师大学堂。民国期间,我国各级师范院校都开设了教育管理类系列课程,如:教育法令、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等。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迅速出版了一批教育管理的应急之作,谈教育行政或学校管理,但多是对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罗列,只能称之為工作手册,并没有提示教育管理本质的矛盾和内在的逻辑。80年代中期,由于教育管理专门队伍的形成,教育管理学工作者们开始探讨教育管理学的体系结构。这一时期的成果明显提高了层次。
      (二)学科地位不够独立
      学科地位是指一门学科在社会、在所属高校具体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显示出来的受重视程度。在1998年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教育经济与管理纳入管理学门类,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但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硕士点多数设在教育学院,这反映了此学科同教育学学科的联系紧密。然而教育学学科也在12个学科门类之中,使得该学科地位较低,其命运未曾摆脱依附性和从属性地位。而以教育学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就如同夫权制度下的女性、西方中心主义中的东方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地位和命运,无论你如何弘扬它的价值,标榜它的意义,它终将都无法规避殖民地的地位与命运。
      三、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
      从客观方面讲,每一学科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也是如此,该学科面临的困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从主观上说,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以下三点入手着力解决。
      (一)建立学科标准和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为抓手”的发展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提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国家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男星认为,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应该包括两类:一类是可操作、可采集的评价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对教育条件、过程、结果进行评定的体系化的标准群落,包括条件性标准、过程性标准和结果性标准。另一类是可描述的培养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主要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专业目标、内容、教学过程、师资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加以规范。
      (二)配置良好的教学资源条件与课程体系
      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不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如何吸引优秀师资、打造学科竞争力便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设立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吸引学科内尖端人才的前提;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吸引优质师资的必备条件;崇尚“教授治学”的普遍法则,建立保障该学科优秀师资参与学术和学校管理事务决策权利的机制,是吸引优质师资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概况[EB/OL].http:∥zx.china-b.com/njnydx/zixun_33296_2.html.
      [2]张立新,姜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若干前沿问题的梳理[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5(2).
      [3]李政涛.教育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王艺华(199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推荐访问:教育经济 浅析 局限 发展 管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