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论西部地区白族文献\祠堂的抢救与修复\利用策略

    时间:2021-06-06 00:02: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历史地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白族民俗、文物古迹频临灭绝的现状,以及抢救的紧迫性。探讨了新时期发掘、保护和传承白族文化的新举措,繁荣白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加速区域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白族文献;拯救策略
      
      桑植白族创造了辉煌灿烂而又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由于地处西部边缘,桑植白族文化研究一直被忽视、遗忘,作为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信息研究者,挖掘白族民俗文献,保护白族祠堂等古迹建筑,宏扬白族民族文化,丰富张家界世界名胜风景区的“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着力提升文化软势力”,“打造具有张家界特色的独特文化品牌”,提升其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繁荣民族文化,服务张家界旅游、经济,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价值珍贵。
      
      1.桑植县白族的来源
      
      湖南桑植白族,并非土著民族,原本是居住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大理地区的一部。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汉语意为“白人”。从文献记载,约公元前2世纪,云南大理一带居住着许多分散的民族部落,三国两晋称“叟”;唐宋时称“白蛮”、“河蛮”、“下方夷”;明清以后称“民家”。解放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本民族的统一族称。湖南桑植境内的白族是南宋末期从云南大理一带的居住区迁来,据详细历史记载,是随兀良合台组建的“寸白军”攻取南宋大后方潭洲(今湖南长沙),后因蒙哥大汗战死,寸白军被就地遣散,大部分返回云南,而以王朋凯、钟千一、谷均万为首的一部分,“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落慈邑”,来到了桑植芙蓉桥、麦地坪、马合口一带,“乐其风土,解甲归田”。他们“插草为标,指手为界”,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现在桑植白族约10.42万人,以谷姓、王姓、钟姓为主。1984年以前,该地区的白族居民其民族身份不明,自称“民家”,被本地居民笑称“民家佬”,经反复核实,桑植“民家人”被国家民委、省民委正式认定为“白族”。1984年10月桑植正式成立了7个白族乡。[6]
      
      2.古代家谱、祠堂的价值与渊源
      
      2.1 古代祠堂的价值与物质依托
      祠堂,又称祠庙、祠室,也有称作家庙、宗祠的,主要价值体现为血脉的圣殿,是旧时祭祀祖宗、乞求丰收的所在,它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可称为血脉崇拜的圣殿。在汉代,祠堂多建于墓所,后世无所限制,一般建于宗族聚居地附近,岁时由族中人共致祭。据张载《张子全书》卷四《宗法》条称:“且如公卿一旦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既死,遂放散……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造宅一区,及其所有,既死则众子分裂,未几荡尽,则家遂不存;如此则家且不保,又安能保国家?”所以,他主张“立宗子法”,“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古代祠堂分天子宗庙、民间祠堂、民间祠堂、孔庙等。古代祠堂的修建和维持其物质依托是祭田,祭田是全家族的公共财产,其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祠堂祭祖的各种费用以及抚恤族众等。除祭田外,族人的捐资也是维持祠堂活动的经济保障之一,较著名者便是范仲淹的“收族”。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至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在苏州、长州、吴县买常稔田千亩,号曰“义田”,“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婚取凶葬皆有瞻。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金石萃编》卷一五六《义田记》)。
      2.2 古代家谱文献的功用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用》中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所谓“家乘谱牒”,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教的世系表谱,通常叫通家谱、族谱,又称宗谱、支谱、世谱、世系录、通谱、总谱、会谱等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谱是血族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在宗族制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用。第一,家谱是维持宗族组织的要件之一,没有家谱对于血脉的明确描述,宗族即使聚族而居,也会世系稍远就相视如路人,甚至还会世系紊乱,宗族关系完全被破坏的局面。第二,家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起着睦族治乡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第三,家谱是实施家长权的依据和保障。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可见家谱功用主要体现在维系血脉,保持家风。
      
      3.白族祠堂毁坏、民俗文献流失的现状
      
      湘西以土家族、苗族居多,1957年9月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多年来,民族工作者多研究该民族的民俗文化、历史渊源、文物保护等,而桑植白族文献研究稀缺,其文化、文物、民俗保护没有具体的措施,致使大量的文物古迹、民俗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与遗忘,其损失不可估量。
      3.1 白族祠堂严重毁坏
      王氏海龙祠,白族祠堂又叫“本主祠”。为王海龙之后裔修建,位于桑植洪家关海龙坪中央,四周全为火砖勘砌,内为木瓦青房,分前后两厅,每厅三间。前厅分上下两层,下层中间是走廊,两侧是厢房和厨房,上层三间楼台,供私塾、议事之用。后厅筑有三座神台,系本主大、二、三公塑像神位,神龛上有神帐、香炉、海螺等物,堂内画有麒麟。两厅之间为一四方丹墀,丹墀两端为砖墙,高出檐脊数尺,随水面起伏成凹形,前塑龙头,后塑龙尾,以瓦为鳞,状如双龙出海。祠门为牌坊式建筑,边框或塑或画山水鱼龙、人物花鸟,中间塑画匾,内嵌“王氏祠堂”和“俎豆千秋”八字,祠门呈八字形,内外均有长条楹联,外书:“溯祖德于点苍,欣喜孝子贤孙宏开甲地;衍宗支于桑邑,尤其万代后世蔚起人文”。内书:“白虎青龙骏奔在庙;春露秋霜燕私其宗”。整座祠堂雄伟壮观,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龙头高昂,风铃叮当,惜经世纪风雨飘摇,现外貌全存,而祠堂内设施多有损坏。墙上的麒麟图依稀斑驳,屋宇损坏严重;谷氏廖坪祠堂建于清道光年初年,谷氏祠堂是廖坪大将军谷永和袭用的“回音壁”、“仙鹤井”老祠堂。根据当地老人回忆该祠堂较为雄伟,前面有高大的牌楼,门前伫立着两头狮子,祠堂内有木雕菩萨12个,高七尺,祠堂分里外三层,中间是谷氏源流碑,两边是厢房,采用“三房一照壁”格式建造,如今只剩下高高的门牌,和残垣断壁,祠堂内现已住了三户白族人家,狮子、菩萨、照壁等,在文革时损毁,其文物古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仅麦地坪钟氏祠堂。
      3.2 白族民俗文化被汉化失去传人
      民族语言逐渐消失,根据笔者调查,1982年原中央社科院民族语言专家赵衍逊(白族),对桑植“白族”的语言648个单词进行考证,结果发现与大理白族语言基本相同,因白族没有单独文字通用汉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理白语与汉语比,只占8%,而桑植只占3%,远离故土700多年,还能保持本民族的部分语言实在难得。仅仅20多年,桑植除部分老人讲白族语言外,年轻一代,已不再讲白语,不久的将来其语系只是一个传说。[6]
      民俗逐渐被汉化,首先居住建筑逐渐汉化,以前的土木结构的瓦房,四合天井,最具特色的是三滴水门楼,以木刻、石雕相结合,突出其气魄和艺术风格,现在逐渐被高楼替代,少了几分恬静幽雅的田园氛围。
      其次,饮食文化也逐渐汉化,白族爱食酸辣冷口味,有“叶儿粑”、“油炸粑”、“雪枣粑”、“仙鹤井”等特色小吃,家家火炉前一壶烤茶,凡客人来访,首先必须烤茶相待,一般斟三道,即头道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烤茶,二道加核桃片、乳扇和红塘,三道加蜂蜜和几颗花椒,白族办喜事都用一碗“三蛋茶”款待客人,现在这些饮食文化也逐渐失去了。

    推荐访问:白族 祠堂 抢救 西部地区 修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