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民办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1-06-04 20:02: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民办教育是民族传统传承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中国唯一的民办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彝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意义重大。但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呼吁政府将部分民办学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进行相应的支持和补助;之二则是结合学校发展建立学校的农牧业实习基地及文艺团体等经济创收实体。
      关键词:民办教育;文化传承;有效途径;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
      文化传承是一个历时性过程,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施主体来看,可分为政府和民间,从保护和传承的状态来说,则可分为自发和自觉。政府的保护和传承是一种自觉行为,民间的则既有自发行为,也有自觉行为。在民族学中,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最具代表性,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的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具体应用中,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指生活于某一区域内的所有人,如中华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狭义的民族指的是少数民族,本文采用的是民族的狭义概念,即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的传承途径众多,在有关民族文化的各种传承途径中,学校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以及各民族中小学、中专、院校的建立,民族文化得到区域性保护和局部性交流,“民族文化进校园”最先是民族文化个人进校园,随着少数民族个人在学校的聚集,其所承载和代表的民族文化得到部分展示和交流。目前来看,“民族文化进校园”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民族文化进入普通学校,二是民族文化进入职业学校。在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一个口号或正式的文化保护策略始于二十一世纪初,2002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制定了《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政府主导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正式在贵州展开。2007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活动的通知》。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这些《意见》和《通知》的确立为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政府的政策理论支撑,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自2002年以来,“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贵州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民族文化正通过学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2013年5月,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得到新的深化和扩展,职业院校在未来“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伴随三部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国家在全国选取了100所职业院校作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这100所职业院校的100个专业作为示范专业,确定了100个民族文化技能方向。在贵州有两个职业院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它们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是示范专业,以安顺蜡染、大方漆器为民族文化技能方向;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民族音乐与舞蹈为示范专业,以侗族大歌、牛腿琴演奏为民族文化技能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正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和具体化,通过职业院校的平台,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得到持久性体现,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支持。目前,“民族文化进校园”指的主要是民族文化进公办校园,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由国家进行全额财政拨款支持,作为主要靠自筹经费发展的民办学校,市场需要是其发展导向,民族文化因其传承的公益性和产业化的专业性及长期性使得对其的投入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使得民族文化很难成为民办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民族文化进校园”除了进公办校园外,也应该进民办校园,那么,民族文化除了进公办校园外,能进民办校园吗?通过对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的考察和调研得知,民族文化不但可以进公办校园,也能进民办校园,在“民族文化进校园”中,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但需要强调的是,民办学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缺乏稳定而持久的经济来源等,民办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能否走得更高更远,民办学校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毕节市彝族概况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毕节市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 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与威宁县交界的小韭菜坪,海拔2 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海拔457米。毕节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立体气候突出,季风气候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年日照数在1 096-1 769小时,无霜期245-290天,年均降水量849-1 399毫米。
      毕节是彝族传统的历史聚居区,彝族人口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明郭子章《黔记》曰:“唐阿佩,宋普贵,元阿画皆以历代开国时,纳土袭爵,居水西,号大鬼主。霭翠仕元四川行省左丞兼顺元宣慰使,明洪武初归附,五年授怀远将军,世袭宣慰使。据历史记载,三国诸葛亮征南中,毕节彝族首领济火为牂柯帅,相助刊山通道,擒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世有其地。”“水西作为彝族地方政权,从蜀汉封妥阿哲(汉文献称“济火”)为罗甸王到清康熙四年改土归流。一共存在了1 400多年。”清康熙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大批移民涌入今毕节地区。“乾隆14年(1794年),总人口46 433,其中少数民族30 845人,占总人口的66.43%。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总人口220 250人,其中少数民族86 980人,占总人口的39.49%。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受歧视,一部分少数民族隐讳其族别,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全县总人口241 335人,其中苗、彝两个民族人口为15 375人,仅占总人口的6.37%。”毫无疑问,彝族曾经是毕节地区的主体民族,从历史记载分析,即便到了清朝末年,彝族人口依旧在毕节地区总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毕节地区现有彝族人口468 800人,占全区总人口6 327 471的7.41%。全地区下辖一市(毕节市)7县。其中毕节市有彝族人口48 094人;大方县有彝族人口92 295人;黔西县有彝族人口60 420人;金沙县彝族人口20 696人;织金县彝族人口31 420人;纳雍县彝族37 840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族人口95 629人;赫章县有彝族人口82 406人。在全区的250个乡(镇、办事处)中,民族乡镇共有77个,彝族乡镇有68个,其中彝族作为主体民族建立的乡镇有33个。大方县有彝族乡17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9个,黔西县有彝族乡镇13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7个;赫章县有彝族乡镇11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彝族乡镇7个;织金县有彝族乡镇4个;纳雍县有彝族乡镇10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3个;金沙县有彝族乡镇7个,彝族为主体民族的乡镇3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个——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推荐访问:民族文化 传承 民办教育 地位 作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