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浅析中俄封建统治阶级对宗教态度的异同

    时间:2021-06-04 20:02: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宗教在中俄两国的历史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直至今日,宗教仍在继续发展,但是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发展而言,当代宗教的发展壮大是是相对缓和的,并没有封建社会的那种大起大落,至于封建社会中宗教的命运是怎样的,本文将细致描述,并对中俄封建统治阶级对待宗教的态度,做出细致的分析及对比。
      关键词:基督教;东正教;佛教;统治阶级;态度的异同
      一、佛教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关系发展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要追溯到汉朝,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众所周知在汉朝一开始流行的是黄老之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在汉朝极为盛行,儒学的大力宣扬为儒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是统治阶级对待新文化的传入并没有不理不睬,永平十一年,汉明帝为佛教远道而来的两位印度高僧在首都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寺即白马寺。这样封建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下发展着。三国时代的佛教也没有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只是在民间开支逐渐传播开来。
      在东晋时期中国分裂成了南北两个区域,东晋统治者南方,而北方则是由鲜卑、匈奴、羯等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管理。北方的统治阶级由于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难以维持民族及领土的统一,所以他们想到了佛教,于是他们开始大力宣扬佛教,宣传佛法,并和尊儒的汉族相抗衡,让各民族的人与统一的宗教信仰,以便于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空前密切,南朝的统治阶级大多信奉佛教,不仅对佛教大肆宣传,而且还加以保护,修建佛寺佛像,举办法会等等。北朝的统治阶级一方面在努力汉化,另一方面也在继续利用佛教来消除汉人的民族意识,从而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隋唐时期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密切程度达到顶峰,如果说隋唐之前的佛教还是依赖于印度佛教的发展的话,那么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可以说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统治阶级选择佛教作为巩固政权的手段,为此,隋文帝还设置了僧官来管理佛教的一些事务。唐朝初期,唐太宗重视佛教的佛经翻译工作,下令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后来武则天更是崇信佛经,利用佛经来为自己当政辩护,同时也大力支持佛经的翻译工作。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统治阶级与佛教关系密切使得寺院经济过度发展,而这就导致了统治阶级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急转直下,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运动开始,这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条明确的分割线。
      宋代的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略有缓和,至于元明清三个朝代,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可谓是每况愈下。清朝统治阶级继承了明朝对待佛教的方法,保护、扶植却又加以限制。可见隋唐之后统治阶级与佛教的关系再也没有从前那样密切,但是也并没有后唐那样紧张。
      二、东正教与俄罗斯封建统治阶级的关系发展
      早在988年罗斯受洗之前,基督教已经在罗斯境内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够广泛。在罗斯受洗之前,人民大多信奉的是多神教,“多神教”顾名思义就是信封很多神灵的宗教。弗拉基米尔大公知道宗教对人民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想要统一俄罗斯民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神灵信仰,在拜占庭东正教的教堂里,弗拉基米尔找到了答案,所以,他选择东正教来统一人民的信仰,988年罗斯受洗,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为了发展基督教,教会、主教区纷纷建立,到了彼得一世时期,东正教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但是统治阶级在政治上限制教会的权力,时期依附于皇权存在,并把由国家管理教会的思想逐步付诸于实践。同时颁布了《宗教事务管理章程》,因此,教会就完全成为国家的附庸和统治人民的驯服工具,虽然彼得大帝不信宗教,但是他和弗拉基米尔大公一样,知道宗教对巩固政权的意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当政期间,东正教与统治阶级的关系有些紧张,许多教会、修道院的财产被受归国有东正教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之中。到了19世纪,东正教与统治阶级又恢复了往日的密切关系。沙皇们将东正教作为国教,把教会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以便于更好的统治自己的国家。由于沙皇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东正教会再次强大起来,无论是教堂修道院的数量还是神职人员的数量都达到了极致。
      三、中俄封建统治阶级对待宗教态度的异同
      中俄封建统治阶级对待宗教的相同之处:无论是佛教还是东正教它们的作用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一个思想工具,宗教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在这些宗教没有被利用之前,社会存在的思想意识以及神灵信仰是多种多样的,而统治阶级内部也并不是一团和气,要消除君臣之间权利的矛盾、民族之间权利的矛盾就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思想元素来平衡这些。而这种新的思想元素就是新的宗教和它的核心思想。于是,宗教成为了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是统治者主宰人们精神世界的特殊工具。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待宗教的态度并不是一直都友好的,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宗教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在统治阶级需要靠宗教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之时,让宗教发挥作用时,宗教成为了“香饽饽”,统治者不惜花费巨额的资金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大肆宣扬宗教宣传的思想,僧侣及神职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民有了统一的“精神食粮”,思想得以统一,宗教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是,当统治阶级难以掌控宗教的发展趋势之时,以及宗教利益与皇权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便会对宗教进行打压,遏制宗教的发展,总而言之,在统治者看来,宗教必须依附于皇权而存在,宗教不仅不得高于皇权,而且还要适应统治需要。
      中俄封建统治阶级对待宗教的不同之处:在我看来,佛教与东正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不同。佛教进入中国始于汉朝,但是当时的社会因为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潮流的影响,儒家,儒学,儒教在社会思想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种地位的稳固程度是任何宗教都无法撼动的,所以,佛教没有立刻成为当时的文化主流,统治阶级没有大力支持当然也没有强行遏制它的发展。后来,儒家落寞,中国社会动荡,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佛教的巨大作用显现出来,统治阶级开始利用佛教来统一人民的思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并没有被定为国教。相比之下,东正教的地位显然高很多,在罗斯受洗之时,它便被定为国教,而且国教的地位持续了近一千年。
      东正教实现了与封建政权的“政教合一”,大公被教会宣扬为上帝之子,而臣民们必须为大公效忠,坚决拥护封建统治。教会就是封建政权的精神支柱,服务于封建政权。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中,教会是完全依附于政权,并且在此过程中,异教是受到镇压的,东正教是国家唯一合法的宗教,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历史上似乎是没有的。政教合一,共同合作,使得君主制慢慢形成,并最终确立,教会就是封建政权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斌.当佛陀遇上基督[J].科教导刊,2010(08)
      [2]姚卫群.佛教与基督教的“神”观念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张艳杰.俄国政教关系的历史嬗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王雷泉.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机遇性[J].法音,1996(02)

    推荐访问:异同 统治阶级 浅析 中俄 封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