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时间:2021-06-04 20:02: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大学生宗教观的研究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公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在校大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宗教活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高校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始终保持整个校园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树立;宗教观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290-02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宗教正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向大学校园渗透,导致一些学生信仰迷失,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管理措施,始终保持整个校园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总体状况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力量在人的精神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们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1]354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的认识和荒谬的解释,作为文化现象,宗教的存在价值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宗教的两重性表现在,作为道德教化和社会整合的工具,宗教既可成为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也可以成为导致民族分离、愚化民智、妨碍革新的消极力量。那么,从根本上讲无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宗教信仰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都起着消极作用。宗教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主要有:滋生有神论为特征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上;助长消极的宿命论的人生观;容易接受原罪说和轮回说的生死观上。
      目前,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三观”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受信仰多元化、宗教信仰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有些学生在指定宗教场所以外参与各种名目非法聚集的宗教活动,有些学生同外籍教师名义上学外语实际上组织宗教性质的聚集。这表明部分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政策理解得较为片面,对于宗教事务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全面了解。
      二、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与民族、家庭环境。社会转型条件下,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客观上造成价值真空和信仰的迷失。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如权钱交易、腐败现象、道德意识的淡化、良心的缺失、恐怖事件频繁发生,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生态问题等等,总之,人们的生存环境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日趋恶化。这些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难有一个服众的合理解释,自然科学也显得无能为力。这些另反应敏锐、思想活跃的大学迷惑不解,一部分人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何处安顿自己的灵魂?转而寻求万能的神。再者是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是少数民族血统,其所在民族都信仰某种宗教,从他出生就被打上了本民族宗教的烙印;有些家庭祖辈或父母笃信某种宗教,所以这一部分大学生从小受民族、家庭熏陶、感染,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宗教。
      (二)内在心理的需要
      为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大学生需要面对来自个人和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所以他们自然会产生很强的心理调节的需要。但是,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很欠缺。宗教能运用特定的信念,平衡和调节人们的心态,使人们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得到适度的抚慰。心理调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于是大学生为寻求心理的平衡与和谐,取得心灵的慰藉与精神解脱进而皈依了宗教。
      面对学业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不单纯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而是人生意义困惑的问题,借助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以实现理想、寻求救赎、达到至善。
      (三)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世界三大著名的宗教教义都包括了一些道德诫律和规范:例如,不奸淫、不偷盗、不贪财、不凶杀、不抢劫、不妄语、不诬陷、惩恶扬善、平等待人。这些戒律与规范在抑恶扬善、稳定社会、社会风气净化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宗教道德最诱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追求至善。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对市场经济社会中物欲横流,认同了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
      宗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与文化难解难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更为高级而复杂的精神文化过程,作为“二重世界”宗教给人类提供了一整套生活方式。并且通过对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进行渗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一)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让大学生懂得宗教与人类社会并生,其产生、存在、消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在目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可能消亡,但正如恩格斯所言“在科学的猛攻之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1]5291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也十分必要,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宗教政策,充分认识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政策,是国家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尊重和保护公民人权的重要表现。但同时必须强调,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不能信教,因为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无神论与宗教的有神论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有义务在遵守党的宗教政策的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二)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引导他们追求真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宗教问题在人类文明演进和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强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情感体验和实际践行,消除他们的思想困惑,提高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相信科学、追求真理显得十分重要。
      (三)防御非法宗教活动进校园、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
      “从现实中看,宗教不仅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控制力,而且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成为一些政治势力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和工具。”[2]

    推荐访问:树立正确 引导 宗教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