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1-03-26 00:09: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大学课程设置与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大体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术导向”的角度来构架课程,从“资源取向”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从“需求导向”的角度来改革课程;国外学者主张运用能力本位理论进行课程开发,从“4W”(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经验)的角度进行课程实施等;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国别研究、对比研究、个案研究、原则等方面。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者,他们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方法,而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区分开)学生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多见。因此,构建定量研究方法,探索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12-0104-04
      1 问题的提出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存在著教育价值观念、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建设、招生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课程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转型中的核心问题①。首先,目前我国定性为应用技术型的本科院校不多,虽然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设有技术类专业,但大多以学科型知识结构为主,因此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进行探讨尚属于对新事物的研究范畴;其次,虽然国内已经有一部分学校在举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或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专业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课程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薄弱阶段,没有成形的经验可推广和借鉴,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再次,虽然国际上有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基于不同的国情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国内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应符合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地借鉴或照搬;最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类型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有着本质的区别,转型后的本科院校不能再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而应该抓住契机进行课程改革,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发展的课程体系。因此,在引导一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之际,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研究迫在眉睫。
      2 国内外关于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从“学术导向”的角度来构架课程。姜勇(2004)和阎水金(2004)指出“早在1972年,朗吉伦(Lundgren,P.)就提出知识观是课程编制与设置的重要来源,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白宗新(2006)指出“专业教育的知识仍以学科知识为主,强调学科的逻辑与结构,将学问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来源,不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而是按照学科要求进行专业教育,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重知识的纵向研究,轻知识的应用和相互渗透;重传统经典,轻现代思想”。陈新民(2011)指出“从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看,就应用型本科而言,存在‘学科化、体系化过重’的问题。过于体系化的结果使得专业教育的学时数过多,挤压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过于学科化的结果使得应用性不强,很多课程仅仅是‘为知识而传授’,而非面向应用所设,难以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应用取向’”。
      从“资源取向”的角度来设置课程。林小英(2002)和(2002)陈向明指出“在现有师资条件下,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曾文婕(2012)等人指出“现有课程资源,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历史与人文特色等都可以深度挖掘成为校本课程资源。在开发新型校本课程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与现有学校课程的整合,保证与现有课程既不重复也不冲突,力争将现有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渗透,整合创新,最终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张忠华(2011)指出“在大学课程设置上,随意性、为人设课的问题更是突出。从现实的课程设置实践来看,首先是体现国家意志,国家课程是主体;其次是学校课程、教师课程。有些院系为了照顾教师开课的需要,放松标准,教师能教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根本不讲究课程的知识体系与逻辑体系,更谈不上课程建设的科学化。长期以来,国家或政府、学者或专家一直是课程编制与课程设置的主体。这较好地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学科知识结构,但却忽视了课程享用者———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本没有顾及”。
      从“需求导向”的角度来改革课程。表现为依据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及学生需求等开设课程。张樱(1999)指出“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和膨胀与压缩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的矛盾日益加剧等,要求高校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观念不断发展更新的必然结果”。王根顺(2009)指出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个人本位3种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就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拓展课程资源,增设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计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解飞厚(2011)和刘旭(2011)指出“高等教育既要满足学生人性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之间能够实现统一;大学课程应该是人性本位课程、学科本位课程和专业本位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陈飞(2011)和谢安邦(2011)指出“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围绕专业教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应用理念与职业知识、实践教育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推荐访问:应用技术 综述 课程设置 文献 本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