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

    时间:2021-03-09 04:01: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金融监管视角,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所可能衍生的风险,阐述金融监管在城镇化建设风险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城镇化推进和金融资源分配等方面提出我国金融监管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金融创新 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要素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这一重要资源要素的支持和推动。第一,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协调,不再一味追求大城市的掠夺式发展,而更加注重城市群的聚合效应,缩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由此带来城市建设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幅度增加,没有足够金融资金的支持将很难满足城市协调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二,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我国产业转移和升级,由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转变,产业分布由沿海转移至内陆,产业竞争优势由过去的人力资源优势向技术创新转变。这要求金融行业根据实体产业的新兴特征,转变思路和策略,创造并提供更多适合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金融工具与服务。第三,新型城镇化更加以人为本,要让居民切实享受到城镇化所带来的好处,特别是要解决农民被城镇化后的切身利益问题,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周申明,2013)。这不仅需要金融产业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支持,以便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产业中解脱出来,实现农业产业规模效应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到城市后的就业、创业和生活的保障。而要解决农民城镇化问题,更是离不开金融产业对保障性住房、教育产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大力创新和支持。
      金融创新、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监管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土地资源和财政资金是目前地方政府所能倚重和控制的最重要资源。随着中央对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政府不能直接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从而滋生了地方政府组建城建公司、城投公司、地方商业银行等投融资平台的冲动,通过地方国有投融资平台来调动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参与到土地流转过程中,从而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除了土地财政,财政收入也是地方政府可动用的重要资源。财政资金的担保和兜底功能能够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部分机动财力撬动巨大的金融资源,从而吸引金融企业为当地重大项目提供政策贷款,撬动贷款资金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其他资金作为补充建设资金(李建发等,2013)。除上述手段外,地方政府还可基于政策资源为地方金融创新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引导金融资源的流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就是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改变以往按照行政命令来分配资源的方式,探索市场化投融资手段,依托土地、财政、债券、股票、银行等金融市场和融资手段,募集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资金,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参与者的共赢,最终共同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都面临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价值泡沫风险,但城镇化发展却也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作用。如果对房地产行业实行宏观行政调控,将导致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减少,进而使地方政府陷入还本付息困难的尴尬境地,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也日益严重,投融资平台作为政府政策执行工具,其自身的盈利可持续能力较弱,但却承担着巨额债务,这些债务往往需由当地财政兜底,这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到了不得不防范的严重时候(李建发等,2013)。除此之外,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也愈演愈烈。
      防范金融风险并不代表禁止金融创新。我们应辩证地对待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降低金融风险而不是增加风险。在实际生活中,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也确实对企业主体分散风险起到了较大的帮助。在这一情况下,应高度重视金融监管的作用。金融监管的根本目标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在确保系统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放松对市场的约束,创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对风险更准确的估值,使更多人愿意分散风险,促进金融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控制
      学术领域将金融监管定义为一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依据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对金融市场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为,是基于金融市场失效为前提所采取的预防或补救措施。如何平衡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是金融监管的关键核心问题。
      监管体系是金融监管活动的基础。监管体系的完备与否及其运行效率直接决定监管的效率与效果。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主体机构、外部辅助性组织三大主要力量(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等,2013)。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是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从原则上界定了行政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和监管方式,界定违法行为,并制定合适的惩罚措施。金融法律法规为监管机构提供了行动准则,也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基本行为规范。监管主体机构主要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其职责是依据法律法规对金融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外部辅助性监管组织则是对行政监管机构力量的补充。无论是从监管成本还是可操作性来看,将金融市场监管职责全部交由政府行政机构来完成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市场内外部的非行政性监管手段。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质是要实现城镇化所带来的内生效应,即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这必然带来发展所需要资金资源的大幅度上升。激进的监管政策无法为金融创新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而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又不允许我们采取宽松的监管政策,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面临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稳健的监管政策,来引导存量金融资源流向所需的地方。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风险与监管框架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潜在风险
      第一,政府债务管理意识薄弱,去行政化任务依然艰巨。资金管理制度、债务偿还制度和债务资金使用审批制度是债务管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截止2012年底仍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未明确债务资金的使用和偿还途径(见表1)。制度缺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导致地方政府在债务资金的使用上存在随意性,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滋生巨大的地方债务风险。

    推荐访问:过程中 城镇化 监管 金融创新 风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