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国经济数据何以“走光”

    时间:2021-02-24 08:01: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1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召开发布会,通报了原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的查办情况。孙振及伍超明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及6年。
      去年5月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而伴随着一些“预言家”令人昨舌的“几连中”,这一问题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
      中国经济数据泄密调查风暴正刮向部分部委工作人员和机构投资者,数据泄密背后的利益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正是经济数据从生成到发布的一系列制度空隙,催生出了信息数据“掮客”,而涉嫌数据交易的多为大型投行和券商。
      分析人士表示,经济数据屡屡泄密,除了背后隐藏着巨大利益之外,也与数据经手环节过多、监管制度宽松、惩处不足有关。要想关上“泄密门”,在预防之外,更应加强对泄密者的刑责追究,借助法律的威慑力遏制泄密交易行为。
      经济数据频频被泄密
      去年5月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10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召开发布会,通报了原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的查力情况。
      今年2月,在有关部门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宏观经济数据泄密案进行了立案调查。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这6名犯罪嫌疑人中,1名为原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副处级干部孙振,1名为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副主任、副处级干部伍超明,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证券行业从业人员。
      孙振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期间,先后多次将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包括工业GDP等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从业人员付某、张某等人。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孙振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伍超明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工作期间,将尚未对外正式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25项,向证券行业从业人员魏某、刘某、伍某等15A,故意泄露224次。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伍超明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从2008年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中国经济数据泄密之事未曾断绝。2008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度宏观经济数据之前,国际知名通讯社路透社7月8日在其中文网站刊登文章称,中国6月份CPl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Z9%。7月15日,路透社再次发布肖息称,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4%。而这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丝毫不差,连小数点后面数字都—样。
      事实上,中国经济数据泄密层出不穷,每到发布时间,就有精准的预测数据浮出水面。2008年12月份的进出口增幅、进出口总值,2009年7月16日公布的当年上半年GDP数据,再次被境外媒体提前披露。
      2010年6月9日,在一场券商的策略报告会上,某央行经济学家以个人观点的方式,公布的一组5月宏观数据与两天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的统计数据高度相似,其中CPI更是一模一样。
      宏观经济学家可以根据公布的价格与权重预测宏观经济数据,但预测精准到小数点只能是上天的杰作,不料在中国,这样的神话却频频上演。
      中信证券在今年1月初的月度数据前瞻报告中预计,去年12月食品价恪将有所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将保持较h央增长,预计CPI将达4.6%。今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PPI同比上涨5.9%。数据可谓高度吻合。
      今年2月14日,有外国通讯社援引两位市场人士的话说,由于中国官方调整了2011年CPI的权重,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4.9%,环比涨幅约在0.9%,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等到2月15日国家统计局网上公布经济数据时,其中的CPI数据正是4.9%。
      今年4月份,有香港媒体援引不具名消息称,中国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3%~5.4%。同时公布的数据称,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幅为16.6%。这两个数据与实际数据惊人地吻合。
      今年5月份,微博上面传出了“重要信息”。当时多家机构预计4月份CPI将达到5.4%,与3月持平。数据发布前夕,有券商高层在微博上发帖:“(传)4月份CPI为5.3%。超预期!”明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时,4月份的CPI就正好是5.3%。
      6月8日,路透社已抢先发布中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 4%,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以路透社为代表的外国媒体及泪关机构对中国经济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相当高,2008年以来,路透社已经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中国的月度CPI数据。
      在接二连三的泄密事件之后,相关部门终于有所行动。在3月底,有宏观部门的涉及人员相继落马。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一些人员已经相继离岗。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是相关部门所实施的针对经济数据泄露情况的跨部门调查所牵出的事件,调查已进行数月。
      值得一提的是,孙振及伍超明被立案侦查,并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这表明中国经济数据泄密事件背后的利益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
      经济数据泄密利益链
      中国经济数据泄密调查风暴正刮向部分部委工作人员和机构投资者,数据泄密背后的利益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正是经济数据从生成到发布的~系列制度空隙,催生出了信息数据“掮客”,而涉嫌数据交易的多为大型投行和券商。
      每个月初,中国的券商、研究机构都在热闹地进行宏观经济数据的竞猜,时时有机构能精准猜中。而猜中宏观经济数据的背后就涉嫌数据交易及数据泄密。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经济数据在正式发布前,会被提前提供给相关的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和领导层进行参考。除了数据的生产环节,涉及数据传递链条上的各个部门也都可能是数据泄密的源头。
      在众多生产环节中,政府部委的机要部门的人员获得信息要相对容易一些。例如央行研究局,其主要职能是围绕货币政策决策,对经济增长及运行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跟踪金融法规;跟踪研究中国产业政策和其他部门经济动态以及货币信贷、利率、汇率、金融市场等重大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其中,央行研究局的一个处室承担了编制央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的职能,该处室的工作人员接触到的统计资料相对较早。
      此外,券商与部分政府官员的密切关系也有可能让部分证券机构提前获得经济数据。据了解,许多券商乐于聘请政府宏观部门的官员在公司担任职务,不少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也多有政府背景。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数据对于很多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 走光 数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