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调控政策松弦未松绑房价下行“箭在弦上”

    时间:2021-01-25 16:07: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lwl/zlwl201203/zlwl20120322-1-l.jpg
      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业还没到走出煎熬期的时候。全员营销未必真的有效,但其再次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房产商们已扛到临界点了,真要扛不住了。
      
      2月,中国楼市再次面临复杂微妙而又敏感的时刻:一方面商品房价格基本停涨,成交量不断下滑,房产商哀声叹气;另一方面央行三年来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地方楼市“新政”蠢蠢欲动……
      房市要回暖?是不是该抄底了?消费者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纠结之中。
      政策微调,释放房地产利好信号?
      这次货币政策微调似乎有些不同寻常。2月1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不同,这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间放在了周末,且是晚间,这在历次调整中实属罕见。另外,这也是自2011年12月5日,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的第二次下调。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间隔仅两个多月,央行即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意味着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向稳健发展,而伴随着银根逐步松动,资本市场流动性必然相对增加,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这对房产商来说,不亚于一剂强心针。房产大亨潘石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将此评论为“好消息”。有网友就此感叹,“房产开发商们,你们的春天可能会提前来临。”
      真的如此么?
      现实中,就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出现了两种观点。一些人认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将向市场释放超过4000亿元的资金,这传递出了房地产利好的信号。因为这些资金中必然会有一部分流向房地产市场,房企的日子多少会好过一些。毕竟,2011年严苛的楼市调控政策让不少开放商的日子难过到了极点。再联想到地方政府不断带有“刺探”性质的“救市新政”,乐观来看,中央调控总会有张有弛,也许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意味着收紧的调控有松动的迹象。
      另一种观点认为,此次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主要是为了满足实业的需求,并非针对房地产市场,虽然房地产也是实业,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价格严重偏离价值的市场环境下,进入房地产的实业资金往往用于炒房子、炒地皮,而且4000亿元的资金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也就是说,存准率下降增加市场的可贷款资金会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对房地产的影响不会太大。
      两种观点各有道理。而判断一项宏观货币调整政策,还是不妨从宏大的视角观察。过去的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速度为9.2%,鉴于国际经济的不景气状况,这一经济发展速度相当不易。但是这种结果的背后,既有国际需求放缓的因素,更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作用、主动调控使然。
      正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所指出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增长速度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而国家控制经济增长速度,目的是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利于使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的关系更加协调。“十二五”期间,中国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7%,这更加表明了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决心。过去的三年里,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收紧的货币政策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降温降速分外明显,对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房地产业受到打压,正是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为经济转型提供缓冲。
      但与此同时,持续过紧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副作用——由于信贷配置不够合理,大批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2011年下半年爆出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即是典型的应激反应。
      这就不难理解2011年12月到今年2月,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了,且始终坚持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松动的基调了。同时,政府也一直强调,要加强金融体系服务于中小企业、农业水利行业、新兴产业等方面,其实就是为了保证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软着陆”,因为一旦大量的民企垮掉,必然引发失业潮,而大量的失业会导致国家财政支出的增加,国家要么陷入债务危机,要么陷入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这当然是高层不愿意看到的。
      据此,中国货币政策、经济政策微调尽管客观上对房地产市场利好,但实际上与房地产关系并不大。此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已再三强调促房价合理回归,2月22日国土部又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放松”,足以说明中央从严调控的决心一直未变,中央鼓励刚需、遏制投机投资购房的调控思路一直没有变。
      博弈加剧房产商难捱煎熬期
      房地产商们已经难以淡定了。就在央行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前,华远地产老总任志强大发牢骚,抛出了“夜壶论”。大意是,房产开发商是“夜壶”,需要拉动经济时把它提出来,不需要拉动的时候就只能靠边站。
      而在一年前,他还对房地产业自信满满。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当然和任志强的牢骚没有因果关系。但任的牢骚却说明,房产商们的确有点“hold”不住了。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12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公报还显示,201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前年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44308亿元,增长30.2%。而2011年全国土地成交价款8049亿元,同比下降1.9%。
      同样“hold”不住的是很多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不得不说,基于紧密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挽救楼市的心情几乎和房产商们一样迫切。2012年,广受瞩目的是,2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出台了被戏称为“龙年救市第一枪”的地方房地产新政。新政规定,芜湖市区购买新房、二手房全免契税,且购房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均给予特定补贴。不过,这一救市意图明显的新政不久就被叫停。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17个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门槛、普通住宅标准、放宽公积金、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
      经济学家乐嘉春撰文指出,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土地出让收益减少、地方融资平台需要清理及地方政府换届导致投资冲动增加等,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他们急切需要通过出台或暗或明的楼市救市措施的“杠杆”效应,来尽快增加其财政收入,阻止因楼市低迷对其未来财政收入可能造成大幅下降的负面影响。
      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从限购、金融、契税等不同角度入手的地方微调政策,却遭遇了不同的待遇。如2011年10月,广东佛山放松版“限购令”施行一天即被废止;2011年11月,四川成都放松限购政策,将限购范围从家庭为单位放松至以个人为单位,但被媒体披露后,这一政策口子随后又被收紧;同样是2011年11月,重庆市财政局出台政策,在重庆主城区购买住房可实行购房退税,结果这一政策也被紧急叫停。
      反观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地产新政,也属微调,却没有被叫停。如芜湖新政之后,上海楼市调控政策同样出现微调——“外地户籍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以享受本地户籍居民同等购房资质,即可以购买第二套房。”这一定向宽松的调控政策,虽然看上去也是“曲线救市”,但并没有被明令禁止。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以“芜湖新政”为代表和以“上海新政”为代表的地方微调政策,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鼓励的是包括投资投机性需求在内的所有市场需求,而后者支持的是刚性需求。

    推荐访问:松绑 箭在弦上 下行 调控 房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