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药材“药死”了谁?] 中药材死绿瓜

    时间:2020-03-29 07:18: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药企正在以“药努力”的心态来对抗“药你死”的恐惧。只是他们如若依旧孤立无援,谁也没办法保证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放缓涨价脚步的中药材终于让药企和患者长舒了一口气。
      自从国家发改委在7月18日对中药材涨价进行行政干预之后,两年来一路上涨的中药材价格终于开始回落。
      然而,经此一役,除了那些及早把货出掉、将钱落袋为安的囤货商外,这场历时两年的涨价风暴里似乎没有谁是赢家。
      两年的折腾后,药企学会了在苦不堪言中静观其变;最后时刻接盘的囤货者哀叹时运不济的同时,谋划着下次出手要趁早。当然还有患者和中药材的种植者,谁都不可能只是旁观者。
      
      无序的市场
      
      人们盼望许久的中药材“拐点”在今年七月中旬若隐若现。
      国家发改委在进行行政干预之后,终于让两年来狂飙突进的中药材价格“间歇性”回落。据媒体报道,在向54家从事党参经营的企业发出的告诫书中,国家发改委要求它们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将囤积的党参卖给药厂,供应价只有市价一半。
      数字似乎更能说明问题,据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国内200种传统产用药材整体价格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价格指数从2500点快速上升至6月初的2900多点。而这个数字在9月底回落至2400多点。
      在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有“药都”之称的安徽亳州,中药材的价格也在经历着同样的涨跌路径。
      “药材价格有小幅度的回落,主要是由于这两年的种植面积扩大了量自然上去了,还有就是市面上囤的货太多必须出手。”
      面对《徽商》的采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亳州药商这样告诉记者。
      安徽国泰医药集团负责人杜兴敏告诉《徽商》记者,在过去五年尤其是最近的两年中,随着中药的需求量增大、人民币的贬值、用工成本的增长及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降低,中药材几乎在以每年20%的涨幅屡屡刷新着价格,而且整个药材市场显得相当无序。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药材的种植和销售,经历过市场几次大的调整,药材涨到最后常常有价无市。板蓝根从一两块钱一斤涨到过十几块钱一斤,后来农民就开始疯种,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年市场出货量极大,价格却跌得一塌糊涂。”
      在杜兴敏看来,中药材市场是个谁也没有办法控制的市场,无序中问题自然会层出不穷。
      首先对于农民种植药材,药企有指导意见却没有最终的决定权,当期的药材种植选择很难受到约束;其次,农民如果连续几年在同一个药材上“吃亏”了,也肯定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继而影响来年的市场供应,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再者,药厂从农民手上收购药材的价格每年都在变化,“有最低的限价用来保护农民的利益,却没有设最高限价,药企拿货都是按最新的市价,他们的利益谁去保护?”
      事实上,中药材市场不仅仅药农和药企无法控制,就连国家也很难直接控制。在业内人士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用国家的钱,自然也轮不到国家来管”。
      面对这样一个千丝万缕又互相掣肘的中药材市场,谁能开出治疗管理的药方?
      除了药农和药企之外,囤货者亦是这个野蛮生长的产业中不可规避的“隐形人”。那些及早出货、将银子落袋为安的囤货商们自然盆满钵满,而那些降价大潮来袭之前最后接盘的囤货者成了最“苦逼”的人。其间,不乏热钱和游资进入的身影。
      这样的灾难不乏先例。在“非典”及手足口病期间,金银花曾经一路疯涨,一度突破300元一斤的大关。坊间流传安徽有囤药者在260元高位接货,却碰到行情逆转,金银花价格数日之内跌到lOO多块,最终无力承受现实而选择跳楼轻生。
      没有人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在这样一个牵扯到庞大利益的中药材产业中,美好的愿望始终难敌明晃晃的利益。
      
      药企之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药材价格的“回落”并非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这难免不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如果没有行政干预,中药材会否依旧高位盘旋?
      这并非是句玩笑之言。高企的中药材价格不是一场金融游戏,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整个中药行业的生存链条。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药材涨价已经不再是某家药企所独自面临的难题,而变成了一个产业难逃的困境。
      公开资料显示,虽然整个中药行业的产值逐渐扩大,但利润率却在降低,尤其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两个子行业的毛利率下降最为明显。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中药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不得不选择停产或限产某些药物,甚至有些不惜冒险以次充好,最终还是伤了整个产业的公信力和发展。
      今年5月,“蜀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集团为减低成本,涉嫌用苹果皮制作板蓝根,被四川省药监局收回了中药GMP证书,并被责令停产整顿。业内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不单是蜀中制药的悲剧,同时也是国内中成药生产企业的一场悲剧……
      如何从“药你死”中找到一条生路,成了众多药企共同思考的问题。
      “中药材价位高对我们的影响很明显,至少是增加了成本压力。但即使再困难,我们还是要先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来促进中药材价格的稳定性,否则中药行业会失去产业竞争力。”
      安徽济人集团曹(音)姓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应对药材采购成本的上升,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开展药材种植,进而从价格、质量和供应稳定等多方面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而另一位要求匿名的药企负责人则道出了不少药企艰难处境的心声。
      “原料涨价,成本上涨了,但同时药价又受制度调控,加上基本药物目录的规定,药品的出厂价是定死的,还要最低价才能中标。有时大家开笑话,买原料的时候是市场经济,做出成品卖出去的时候又是计划经济了。”
      据其介绍,虽然眼下中药材价格有微调,但是仍然解决不了药企面对的难题。有的企业迫于价格压力不得不停产、限产,而药企之间由于存在竞争也很难真正的展开合作。同时,由于采购时难以拿到长期合同,药材的价格和数量很难稳定。加之药材收成不稳定、国家也不能提供直接的扶持,不少药企处境相当艰难。
      “药材市场还有个明显的现象,不少游资和热钱都在炒中药材,让这个已经高烧不退的市场愈发难以自愈。”上述药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囤货热炒中药材让这个市场有时趋近疯狂。
      值得欣慰的是,采访中不少药企负责人表示,即使成本有时甚至高过药价,但只要人们依旧需要中药,中药企业仍然会选择生产和销售。这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乐观来看,药企正在以“药努力”的心态来对抗“药你死”的恐惧。只是他们如若依旧孤立无援,谁也没办法保证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推荐访问:中药材 中药材“药死”了谁? 猜中药材名唯他不死 中药材天地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