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依律而行,锲而不舍:锲而不舍

    时间:2020-03-13 07:16: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询问了有些老师的想法,问他们希望听些什么,他们说了以下几方面:   一、考纲中的现代文在选文和试题设置上的特点和变化。   二、考纲中的文章怎么处理效果更好?
      三、现代文复习时有什么具体的做法?
      四、面对现代文阅读难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怎么保证好学生不丢分?
      五、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有什么妙招?
      前四方面我可以谈谈我的个人之见,第五方面我也想有点石成金术,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解救我们师生于中考的煎熬中。如果语文真是古代小皇帝喝的鸡汤,需要文火慢慢熬的话,那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一直这么认为,也经常用天道酬勤来鼓励自己和学生。
      一、考纲中的现代文在选文和试题设置上的特点和变化
      1.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不局限在亲情领域。追求文章的可读性,但不刻意,有些只玄不妙的文章会被舍掉。力求在读完文章后就能读懂,也就是文章主旨比较明确。
      2.注重体裁的多样性。一方面源于中考选文具有偶然性,也许一篇好文章不是写人记事的,学生平时接触的文章多体裁就不会束手无策。另一方面期望引导教师能将视野放的广一些,让学生能形成相伴一生的阅读能力。因此,选文有娓娓道来的叙事,有针砭时弊的哲思,有语言优美的抒情。如回忆性散文《我的小学》《青灯有味忆儿时》,将童年时的人和事描写的丝丝入扣;写人记事《香伯》《胖百合的春天》,人物的性格鲜明,令人过目难忘;亲情深重的《多分一些爱给父母》,呼唤亲情的同时更带给人们警醒;哲思浓厚的《老实人与天真汉》,读后不免陷入深思,回味无穷以及意境绝美的《明月文》都是耐读耐品的美文。
      3.题型没有变化。仍然不涉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基本做到设计的题入口不离文章,出口也不离文章。出题时还是从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从语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手法的运用理解,文章主旨的解读等。
      二、考纲中的文章怎么处理效果更好
      1.讲授之时渗透写作指导
      各位老师在讲授2011年《考试说明》中的现代文时,可引导学生关注《儿子的贺卡》与《从一只英国皮鞋开始》的题目,学习为文章找个线索。这里的贺卡和皮鞋不仅是线索,更是情感与观念的载体,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的当中运用相类似的手法,可以做到笔走蛇龙,行文紧凑;《香伯》和《山沟里的老人》可做比较阅读,同为老者,作者的写作角度和手法各有千秋,可做细致分析;《消逝的放学路上》和《树上的童年》两篇文章的主旨值得探究,二者均关注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传统且美好的事物在不断的消失,一去不复返,这也是一种文化的消亡,值得人们去深思;这两篇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值得分析,并在写作中借鉴。《青灯有味忆儿时》要注重人物的刻画和描摹,要想进一步了解文中的魔怔叔,可向学生推荐王充闾的另一篇文章《我的第一位老师》,讲授《香伯》时,亦可拓展阅读韩少功的《青龙偃月刀》,在不同的文字当中体会相似的描写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响鼓重敲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
      2.做题之余融合日常练笔
      2011年的《考试说明》内的现代文,《青灯有味忆儿时》是记叙儿时有关魔怔叔的事件,可进行批注;《消逝的放学路上》《老实人与天真汉》《树上的童年》探讨的是为人的处事方式和社会的某种现象,可让学生写文思泉涌;而《明月文》则侧重抒怀和咏叹可以采取片段式背诵,以积累优美语句。语文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品鉴文本的能力,鉴赏水平的高低亦决定了写作质量的优劣,期待这样的坚持会让学生语文的综合成绩会有所提升。
      文思泉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可以奢侈地让学生找到自己思想活着的感觉,也让我们觉得鲜活的思想是不能被做题扼杀的。这是在拓展阅读曹文轩草房子片段《孤独之旅》后学生写下的文思泉涌:
      成长是艰难的、亦是孤单的、无人陪伴的。因为成长这东西,本来就专属自己。孤独这味食材,在适量范围内,让人精神,不可避免的过量了,会神经。就如同杜小康,在无可奈何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在充满了细枝末节的淡然习惯中,酿制一坛孤独的清酒,盛在影子中,冷暖自知。
      人在小小的挫折中,常会说绝望,但在真正经历刻骨铭心的无依无靠后,精神已负载后,就反而会重拥有希望。
      ――赵晨羽
      文章描写了杜小康与他的爸爸杜雍和在苇地中放鸭的一段故事。两个人、一群鸭、苍茫天地、万顷苇荡。乍看很浪漫,再想很无奈,细品特纠结:在这种环境下和鲁滨逊大叔估计也没啥区别了,当新奇变得重复;当陌生变得熟悉;当开始分不清昨天和前天,日子也就变得让人恶心了。
      但这父子俩偏偏无法回避这恶心的日子,于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令两个人都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于道家的“空灵胎息”状态?),而这时的人们往往会进入到属于自己的、更高阶层的思考模式中,通常也是这时,人们的精神也就成长得越快。
      “对死亡、对上帝的恐惧油然而生……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人才同上帝单独在一起行走。
      ――董昊
      当一切只剩断壁颓垣的时候,我们只能把记忆连根拨起。为了重建,必须毁灭。毁灭了家境,学业,才能破釜沉舟,才能重新成长。
      当周围的一切都只剩空幽的的芦苇丛时,以往的孤独都只为此刻渲染。
      有的路是单行线,只能一个人走,没有同行者。有的旅途注定是孤独之旅,没有人在你左右,一只鸭也没有。但走到彼岸才发现,曾经的孤单寂寞,鲜血淋漓,都只是成熟前的蜕变。痛苦,却美好。
      ――穆思同
      写文思泉涌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个性化思考的方法,写多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会自然提升。每个关于思考的综合实践都是材料作文的一部分,多个综合实践的有机勾连就能形成一篇不错的材料作文。这可能就是功夫在诗外的效果。
      3.处理之中强化方式方法
      (1)内容性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时间充裕可将《考试说明》中的全部现代文加以练习,如教学进度较为紧张,建议大家可以做详略处理,同类型的文章可有所选取,不必重复练习。个人认为从选文到题型的设置比较全面具体,可作为各位老师的首选的现代文为《香伯》《消逝的放学路上》《多分一些爱给父母》《有一首歌》《老实人与天真汉》《山沟里的老人》这六篇文章,其余的内容可根据各自需求的不同加以处理。如《明月文》可侧重赏析语言,体会文字中传达的意境感,《我的小学》《树上的童年》可侧重做后面几道涉及主旨的题。
      (2)类别性
      各位老师也许都会这样的同感,同样的问题已经向学生强调过很多遍,但在做题的时候学生还会在同一问题出现错误。我想这主要是学生的识记不牢固所致,所以,面对同一类型的试题,我们需要反复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记忆。在处理考纲的现代文时,亦可针对此类现象将同类型的试题放在一起统一去做,如将所有文章的赏析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做后,找出相应的规律,加深印象;也可将概括题融合一起,练习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等等。
      三、现代文复习时有什么具体的做法
      (一)将每篇现代文当成文章讲解
      1.读。读字词,积累词语。读语感,读参与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和郑重其事。哪怕一句,也会认真读,或者背下来。
      2.析。析文章的章法。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将每一篇现代文当成学生写作的范文。这种想法的来源于学生的两次考试。一次是这样做的起因:又一次考试监考。发现一位学生答着答着,涕泗横流的。究其原因是写作文时想到动情事,禁不住流泪。文章的章法很重要,有素材,怎样才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的共鸣。
      一次学生月考中的作文题目是《这里最精彩》,学生的作文写得不错,尤其关注了“最”在文中的体现。总结经验发现这源于课堂上讲的一篇文章――《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特意强化了文题中的“最”是怎么体现的。文章主要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其中作者借助影响力可以和托尔斯泰比肩的三个人物的坟墓,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这样下去,你会发现学生的文章经常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最美洗脚妹刘丽的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这个颁奖词的创作者一定读过舒婷的《致橡树》,我们的教学也一样,只要学生用心了,文字的力量就会慢慢滋润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这种熟悉的感觉就会成为一种教师的欣喜和学生的能力。
      析,析文章的语言。文章中的语言各有特点,有的语言内涵丰富,有的细腻感人,有的富于哲思,有的妙趣横生。而且每个学生的关注点都不同。这个环节催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也是形成思想碰撞达到交流和相互启迪的一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思考离不开这个环节。
      3.练。练方法,练技巧,强化答题技能。多练,注重练习的针对性。练习的重点针对学生不熟练的或者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
      4.批。精批(适合批得作业比较多时)、面批(适合培优抓尖时),发现疏漏,弥补缺失。这些地方必须通过批改才能发现,因此现代文的练习,批改必须同步。
      5.讲。讲试题类型,讲答题的角度,讲答题不是作文,不求语言的优美丰富。针对学生中很多人答题有关没关求满,求内心踏实。批的时候划掉多余的,讲的时候让学生删减。
      6.背。背经典,背美文,背出个人解读。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思考积累和背诵积累。(每周不少于600字)
      (二)归纳整理形成规律
      以下是根据现代文的题型总结出的相应的答题方法,共总结出十个题型,每个题型分为常见问法、答题方法点拨、答题语言表述三方面,常见问法就是在实际做题中题干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关键信息,答题方法即为面对此类型题时思考的方法,答题语言表述是在写答案时的一些关键用语,力求让学生既明确出题者的问题方式更加懂得如何应对相应题型,并且做到规范答题。
      对应2009年中考与2010年中考的现代文阅读:
      呼 唤
      18.草木鱼虫,飞禽走兽,历来是文人笔下的爱物。文中一只斑鸠的经历牵动着“我”的心。通读全文,说说这只小小的斑鸠经历了哪些事?(概括题型)
      19.本文的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鹞鹰和老猫独特的形象。请从修辞的角度,分别体会下面两句话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语言分析)
      ①它麻碌碌的大翅膀在低空打得啪啪作响。猝然身子一斜,翻了个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就气势汹汹地飞远了。
      ②它如饿虎捕羊似的,拱着背,弯着两只前爪,尾巴竖得高高的,两只金黄的眼睛盯住斑鸠,它的胡子利箭似的动弹着。
      20.文章写到斑鸠被救助时说“它只用宝石般的小眼睛瞅了瞅”。写到它回来看望我们时又说“宝石般的小眼睛好像在询问我们”,请你体会作者两次提到“宝石般的小眼睛”的用意。(作用)
      21.鸟儿在欢愉的时候常常会放声歌唱,久不开口的斑鸠在立春那天突然“咕咕……咕咕……”叫几声,让全家都异常高兴,可“我”为什么听出它的叫声里“有点心酸”?(原因)
      22.草色变得翠绿是对根的回报,百花争奇斗妍是对叶的回报。文中得到人类帮助的小鸟,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我们这一家人的感激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概括)
      23.这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营造了深厚的情感氛围,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意蕴。情由事起,理在情中。文章的标题为“呼唤”,结尾再一次提到“总有一种哲理在不断地呼唤我”。你认为作者“呼唤”的是什么?(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由浅入深,从声音到情感,从感性到理性。从鸟到人)
      外祖父的白胡须
      18.作者笔下长着雪白胡须的外祖父慈眉善目,这个形象深深地烙在她的心中,阅读第1自然段说说作者对她可爱的外祖父外貌进行了怎样的描写?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内容和手法)
      19.童心会让一个人永不老去。文章“妈妈说外祖父会长寿,就是因为他看见世界上什么都是好玩的”。结合第5自然段内容回答,外祖父的哪些举动表现了他的童趣?(找原文)
      20.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以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对她产生重要影响的外祖父的故事。本文除了写外祖父的童趣,还写了他乐善好施的一些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两件。(概括)
      21.外祖父是个读书人,对人对事总有独到的见解,生活中处处流露出一种智慧。文中有多处充满哲理的语言,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理解句子)
      ①你看蚂蚁多好,一个家族同心协力的把食物运回洞里,藏起来冬天吃,从来没看见一只蚂蚁只顾自己在外吃饱了才回家的。
      ②也许有一天他们有好日子过了,也会想起自己从前的苦日子,受过人的接济,他就会好好帮助别人了,那么我今天这枚铜钱的功效就很大了。
      22.文章写到看戏回家途中“红灯笼的光晕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请你体会此处描写的好处是什么?(环境描写的作用)
      23.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每当我抬头望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请你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段落的作用)
      以上内容如果单一呈现给学生的话,会让他们觉得很空洞,甚至是不得要领,建议各位老师可根据不同的题型出一套相应的练习卷,这样学生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践后的反馈,更能加深记忆。由于现代文阅读材料均取材于课外,导致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丢开课本,选取大量的课外材料进行练习,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精选的名篇,语言内容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等特点,其思想性、艺术性也都更胜一筹。对于课本中的文章我们不仅要读,还要精读。所以针对这些答题技巧我们从教材中的课文入手,出示例题,让学生明确方法之后以其熟悉的课文作为练习,既省略出示原文的篇幅,也可让学生重温曾经学过的课文。
      下面是一张有关概括和赏析类型题的练习卷。(出示答题技巧三)将答题方法呈现之后,以曾经做过的现代文作为例题,之后以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故乡》的部分内容作为问题,以进行巩固练习。赏析题我们会让学生强化表达效果这一项,让学生在熟记的前提下进行作答,以《好像听见父亲在风中说话》作为例题,这是2010年《考试说明》中的现代文,并以何立伟的(下转48页)(上接64页)《白色鸟》和法布尔的《犀粪蜣》作为练习。我们会针对每个类型题都进行这样的练习,以期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同学们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同学们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
      四、面对现代文阅读难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怎么保证好学生不丢分
      强化答题技巧,多加巩固练习。很多学生,尤其是尖子生,他们做题专心且认真,往往会三思而后行,而在三思之中时间也就慢慢流逝了,在平时测试时一部分学生总是踩点甚至是晚交卷,这在正式的考试中会很吃亏。所以在平时练习时,建议各位老师让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现代文,一旦在现代文这里耽误时间,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这可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学生来说要用准确、具体、完整、流畅的语句表述答案,学会扣住问题的题干,不要说半截话。同时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日常练习时对语言表达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学会用恰当的句式、修辞增强文字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准确率,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现代文的能力。
      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学习过程是漫长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久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赖于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喜欢《荀子・劝学篇》中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希望各位同仁能以这种“锲而不舍”精神收获中考的成功。
      (作者单位:吉林省二实验学校)
      责编 / 张 鹤

    推荐访问:锲而不舍 而行 依律而行 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的作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