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高中英语讲课ppt_多模态PPT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0-02-25 07:4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近几年来,PPT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黑板相比,PPT在便捷与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优势无与伦比。同时,PPT正以其多模态性弥补了教材和课堂用语的局限性,促进了意义生成并有效地实现输入信息的强化。本文将首先介绍多模态和多模态PPT的含义与优势,然后探讨其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模态;多模态PPT;意义生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17-03
      
      
      1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图文并茂的多模态交际手段兴起并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这种热潮也同样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多模态特性的PPT的应用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高中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相对于初中减少了大量的图像、图表,再加上词汇的复现率低等,这就使得学生的理解难度加大,教学相对困难。这种情况下,多模态PPT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PPT软件可采用视觉和听觉两个认知信道和众多感知模态,大大地帮助了学生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开拓,实现了输入信息的强化,促进了意义的生成。
      2 多模态与多模态PPT
      2.1 多模态
       多模态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每天在报纸、杂志、广告、招贴画、故事书、教科书、活页文选、百科全书、说明书、计算机页面,甚至我们在相互交往时都离不开多模态。“多模态”一词源于英语中的“multimodality”,其中“modality”一词源自“mode”,意为“模态/模式/方式”。本文采用“多模态”译法,与单一模态相对。关于多模态,学术界有多种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意见。Kress & Leeuwen认为,人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总是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建构,这些符号资源就构成了多模态。Baldry & Thibault和O’Halloran也认为多模态是指语篇中使用的多种符号资源,包括口语和笔语、图像、空间以及其他可用来构建语篇的资源。Scollon & LeVine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多模态理解为交际时所采用的多种模式,例如言语、色彩、味道、图像等。Norris认为,社会互动是多模态的,除了言语交际,还有其他非言语交际方式,例如手势、姿势等。作为一种教学理论,故曰国(指出多模态是指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以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目的。综合看来,依据人体感官和传统习惯可将多模态粗略分为:口语、笔语、图画、音乐、非言语的发声、嗅觉、味觉和触觉以及传统意义上的非言语信息等。
      2.2 多模态PPT
       如今,多模态教学作为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采纳。这一教学理念的创始人顾曰国认为,多模态是以人体所拥有的20多种感官为基础,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人的脸部表情、目视、眼神、注视、手势、体态、姿势、身体接触、服饰等等都有可能泄露信息。亲历所接触的信息是全方位的和充盈的,通过多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是强化的,因而容易记忆且记得深。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亲历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互动。
       多模态PPT是多模态教学所提倡的,也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它能把静态的资源(图片、图表、文字等)和动态的资源(声音、音响、视频等)融合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可把静态的资源动态化(比如给图片和图表设置自定义动画)。这样,多模态PPT作为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感官充盈体验,便于信息的强化。同时由于多种模态都是制造意义的资源从而促进了意义的生成。故曰国指出普通PPT课件仅是把传统得英语课教学内容简单转化为“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的幻灯片形式,这种英语学习课件进食多媒体而不是多模态。多模态PPT应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或音频和学习规律等各方面相结合,以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
      3 多模态PPT在教学中的优势
      3.1 快速、清晰
       传统教学中,如只利用黑板来现场抄写大量文字或绘制大量图片既费时有费劲,且内容优势还难以分辨。而PPT却能在瞬间把储存的大量清晰、多样的文字或是图表图像呈现出来。与黑板相比,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3.2 轻松、简便
       PPT的文件播放可以设置为手动或自动,连续或间断,鼠标或遥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固定状态或移动状态中轻松自如地完成,这样便节省了教师的精力。
      3.3 强化输入
       Gass (1997) 认为输入可能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没有输入,二语习得便不能发生。在现有环境下,课堂教学成为中学生学英语的主要来源。然而课堂教学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都未达到理想状态,且学习者也不能随时随地对本来有限的输入引起注意。因此,引起学生对目标项目的注意、强化其输入就至关重要。利用PPT可进行诸如加粗、斜体字、下划线、改变文字字体、字号、颜色、呈现方式与顺序等,改变目标项目的外部特征,从而达到输入信息的强化。此外利用它的多维多变性,即图文组合、图像组合、音像声像组合形成多变的立体教学环境,从而刺激人们的思维,达到输入的强化。
      3.4 促进意义的生成
       社会语言学家Halliday(1978)认为,自然语言虽然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却不是能清楚传达意义的唯一手段。当人们进行互动时有时要通过信息工具进行互动,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和模态交换信息和处理各种关系。这就是意义的构建和传递。它不是单一模态的,原本就是多模态的。每种模态都是符号资源,都对意义的创建起到了作用(Williamson,2003,转引胡壮麟、董佳,2006)。利用PPT能呈现诸如图片、图表、图片和文字混合、声响、视频等模态,从而促进了意义的生成,解除了教材和自然语言在课堂上的局限性。
      4 多模态PPT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初中英语教材本身就图文并茂,多模态性比高中英语教材明显。所以笔者在这里只讨论多模态PPT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模态。
      4.1 视觉模态
       视觉模态大致又可分为4种:文字类;图像类;图片和文字混合类;图表类。
       文字类信息可以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而增加一些对背景知识的介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前文所述,对重要的文字信息,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加粗,改变字体和字号,改变颜色,甚至设置动画方案。于是,文字信息的呈现由静态变为动态,自然就增加了被注意的可能性。Microsoft Office中的PPT制作软件内置了几十种动画方案,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动画效果。被PPT凸显的重要信息更容易被学生记住,理解。
       图像跟语言相比时是更快捷的意义构建模式。图像比语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力,更容易记忆。图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防止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图像与文字混合类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对目标项目进行诠释。一方面图像能帮助读者更好的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读者也往往需要文本的解释来全面的理解图像的含义。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19单元中提到了GM tomatoes,文中有这样的解释:“the way tomatoes grow from a natural seed is changed. The new tomatoes are bigger and healthier. They can grow without danger from diseases. The also need much less time to get ripe.”如果在文字的基础上配上转基因的西红柿和自然生长的西红柿的图片,并在图像下方写上GM tomatoes,这样不仅能与课文中出现的GM tomatoes形成词汇复现从而实现模态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还能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到转基因西红柿的不同,帮助其理解。利用图表类模态同样也可将抽象的概念和程序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同时它还可以用短小的文字总结大篇幅文章。
       图像与文字同为制造意义的资源,它们起到的不同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它们是相辅相成,互补其局限性,共同发挥作用以促进意义的生成。
      4.2 音响模态
       PPT课件的音响模态可分为四种:无背景声响;手动播放的背景声响;自动播放的背景乐曲;自动播放的演说。PPT的音响模态常和视觉模态一并被使用以达到加深印象,促进意义生成的效果。以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下)第18单元“New Zealand”为例,文章涉及到新西兰的地理、气候、自然景观和历史四个方面。但文中就只有两幅图片,大量的文字信息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不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如采用多模态PPT插入一些关于新西兰以上四个方面的图片和一些简单的介绍性文字并同时嵌入新西兰国歌。这样,随着国歌声的响起和一张张清晰画面和介绍类文字的出现,学生就会对美丽而遥远的新西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产生出许多美好的遐想,更容易促进意义的生成。
       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大多选用轻柔舒缓类),可以有效缓解疲劳,集中注意力,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关注目标信息,从而间接地起到了强化信息的作用。
       对于自动播放的演说,以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14单元“Freedom Fighters”为例,该阅读文章主要讲述了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包括他最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利用PPT播放这位已故的美国黑人领袖的演讲,他的演说不仅鼓舞人心,而且联系到他的最后经历,那么学生就能深切体会到他争取自由和平等的道路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险。
      4.3 视频模态
       视频模态可分为动画视频和电影视频两类,这两类模态会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视频模态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持续三五分钟或半个小时不等,以利于学生回味与反思,从而达到深层次的意义建构。
       同样,以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14单元“Freedom Fighters”为例,本单元讲述了有关当时美国黑人所受到的种种歧视以及像马丁路德金那样为了自由平等而战斗的英雄。如在课堂教学中能播放关于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电影,就会极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胡壮麟(2007)认为每一种模态,作为符号资源,对所做的表达都有贡献。有时,一种模态需要依赖其他模态来完成信递行为。因此,学生的任务是将教师的各模式和符号资源转变为理解。
      5 结 论
       尽管有人对PPT的应用提出了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PPT以它的多模态性打破了课堂上以往的沉静或单调,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为意义的建构和输入信息的强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出了独特的效果。
       当然多模态PPT并不是万能的,没有任何缺陷而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讲解。在设计PPT时,教师如何选取合适的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特点的模态,如何有机的结合多种模态,如何实现讲解过程中的人际互动,如何在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中有效使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ldry, A., & Thibault, P. J. (2006).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 A multimedia toolkit and coursebook. London: Equinox.
       2 Gass, S. (1997). Input, interaction,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Mahwah, NJ: Erlbaum.
       3 Halliday, M A K. (1987).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4 Holsanova, J. (1999).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 In Inger Haska & Carin Sandqvist (eds.). Alla tiders spark. Lundastudier inordisk sprakvetenskap. Lund: Lund University Press.
       5 Kress, G. & Leeuwen, T. (2001).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London: Arnold.
       6 Norris, S. (2004). Analyzing multimodal interaction: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New York: Routledge.
       7 O’Halloran, K.L. (ed.). (2004).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Continuum.
       8 Scollon, R. & Levine, P. (eds.). (2004). Discourse and technology: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9 故曰国,(2007),“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外语电化教学》,(4),3-12页。
       10 胡壮麟,(2007),“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1-10.
       11 胡壮麟,董佳.2006,“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外语电话教育,(3),3-12.
      

    推荐访问:高中英语 课堂 多模 多模态PPT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ppt的教学应用 ppt在教学中的应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