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卑微而充满温情的小生命|高贵的生命不卑微阅读题答案

    时间:2020-02-25 07:19: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麻雀,没有艳丽的羽毛,没有婉转的歌喉,只是自然界中一种极普通、平凡的鸟。然而,它们并不因此觉得自己卑微,�是满怀对生活的激情,在林间、宅院欢叫。即便人们不喜欢它,它也从不抱怨,�是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它们懂得如何与人类相处,也清楚和人类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它们那欢快的叫声恰如春天美妙的乐曲。试想,如果少了麻雀那唧唧喳喳的叫声,春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麻雀
      方萍
      芳草蓬勃,杨柳多情,菜花热闹,梨花淡雅,猛然间,天空中划过一阵啾啾鸟鸣,这幅春之图便动了、活了,有了生机。这是某日晨跑时突然闪过脑海的思绪。确实,缺少了婉转的鸟鸣,春天将是多么的乏味和沉寂呢。
      记不清是哪个清晨,被一阵悦耳的鸟声惊醒,那声音是惊喜的、兴奋的、兴高采烈的,夹带着呼唤、提醒、奔走相告的意思。懵然中忽而惊觉,春天来了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故乡的鸟多为麻雀。对麻雀打小的印象便是觉得它傻。母亲说燕子都知道冬天来了飞向南方,只有它在天寒地冻时依然瑟缩在人家的屋檐下,哆嗦不停,连个温暖的窝都不知道垒。可偏就是这种傻傻的鸟,最先唱起赞美春天的歌,把对春天的惊喜告诉我们。
      麻雀因贪吃谷物并不为人青睐,还曾被划为“四害”之一。郭沫若为此写过一首《咒麻雀》的诗。可对这种小小的、其貌不扬的鸟,我还是喜欢的,感觉它是鸟类中的平民,朴实厚道简单快乐。一棵树、一片草、一处屋檐,便可以栖身生存。它与我们人类毗邻而居,一年四季活跃在我们的视野里,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写过一篇短篇小说――《麻雀》:“我”打猎归来,发现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跟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两次以自己的躯体掩护自己的幼儿,它在牺牲自己!最终狗停住了,向后退下来……作者最后说: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
      一日,一只胖乎乎的小麻雀误撞进我家厨房,被丈夫捉住,装在瓶里带给了在外地读书的儿子。那时孩子因准备高考,压力很大,我们想借这只可爱的麻雀调剂一下他紧张的情绪,增强他的自信心。果然,儿子回家看见麻雀,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他逗玩一会儿后,向我们提议放飞它。我们自然万分赞同。小小的麻雀脱离儿子的手,很快就飞得无影无踪了,儿子因自己的善举话多了起来。我在为儿子感到高兴的同时不禁担忧,这只被带到几十公里外的麻雀怎能认得回家的路,它远离亲人该是多么的孤独无依。
      春天里,麻雀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它们从这幢房子飞到那幢房子,从这片草地跳到那片草地,从这棵树追逐到那棵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欧阳修曾描写画眉鸟:“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样看来,反倒是草民般的麻雀幸福多了。江南如画,春色便在这鸟语声中一天天浓了起来。
      赏析:
      作者先写麻雀给春天带来的生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随后引出人们对麻雀的偏见,接着纠正这种偏见,进而说明麻雀虽然卑微,却充满爱的力量。作者将记叙、抒情、议论和描写融为一体,表达了对麻雀的深厚感情。如“猛然间天空中划过一阵啾啾鸟鸣,这幅春之图便动了、活了,有了生机”,这样的句子虽没有直接抒情,作者的喜爱之情却洋溢其中。
      麻雀们的思想
      陈元武
      麻雀们无意间发现了进入我家谷仓的秘密通道。那时候,我家的谷仓在后院的一个小间里,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门,后院有一棵樟树,经常有麻雀来此树上聚集。麻雀们发现母亲经常挑着一担担黄澄澄的稻谷进出后院,而那些稻谷的最终消失地就是那间黑屋子。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麻雀们颇为兴奋,它们从此更愿意来后院的树上歇脚并聊天,颇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它们心不在焉地聒噪着,不时往谷仓的方向瞅瞅。母亲以为谷仓设得密不透风,就是一只苍蝇想飞进去都不容易,更何况是一只麻雀。麻雀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它们聒噪的内容无非就是讨论如何才能够进这个谷仓,只是母亲听不懂鸟语罢了。麻雀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它们并不会在树上呆太长的时间。母亲推门进来的那一瞬间,麻雀们“呼啦”一下全飞走了,母亲放心地将谷子倒进仓里。
      麻雀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它不是强盗,更不是恶霸地主,它只不过想在人家里寻找一些被无意间落下的稻谷或者米粒罢了。当然,偶尔饿急了也会偷点东西吃。这一点,还是向人类学来的。人饿急了,什么事不敢干?麻雀即便是偷,也只是几粒十几粒稻谷的事情,犯不上小瞧人家。
      更多的时候,麻雀还是想和人们和平共处的,甚至想帮人们做点事情,比如在地里捉虫子什么的。当然,稻谷丰收的时候,麻雀也应该有权利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可是,人们并没有将麻雀的劳动认可为一种应该获得相应报酬的付出,麻雀就这样被人们剥夺了应有的那份收获。麻雀当然不可能和人们去打一场官司,只能抱怨人们对于它们的生存权的侵犯。
      麻雀更不懂得人们喜怒无常,内心狡诈无比,设下种种机关让它们束翅就擒。人们将捉到的麻雀以种种酷刑处死,比如火烤麻雀、油炸麻雀,将一大网兜麻雀扔进开水桶里活活烫死后开膛破肚,掐头去爪,硬是将它弄成了美食。麻雀为自己的合法权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们毫不在乎这些无耻的行径,相反,一味地指责麻雀为家贼。
      麻雀一天里想做的事情很多,它们更喜欢无人的田野、天空和山岗上的小树林,在微风里飞翔,低低地掠过田野,在瓜架上或者电线杆头伫足。啁啾片刻,交流各自的悲与乐。麻雀在天黑之前准时飞回村庄,在屋檐底下,它们的寓里头还趴着一些鸟雏子。麻雀离不开村庄,多半与它们顾家恋舍有关。麻雀期待着人们改变观念,并且将它们认同为村庄的合法成员之一。麻雀会飞走,但它们只会飞到另一个村庄,在另一家屋檐底下寻找一个合适的筑巢地。麻雀的思想也很简单:生活,为了生活,孵育后代,再让孩子们继续它们那样的生活。这和人类的生活观几乎雷同。放羊的男孩子会说:我养羊攒下钱等将来娶媳妇,生几个胖小子,再让他们也放羊。麻雀历经苦难,卑微地生活着,和村庄里的人们并无区别。
      赏析:
      作者通过对麻雀与母亲斗智斗勇的过程的叙写,表达了麻雀希望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愿望,对它们努力地争取自己权利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麻雀的同情与怜爱。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将麻雀与人类对比,表现出麻雀善良、率真的品性。在对比中,以人类的行为反衬麻雀行为的合理之处,同时引起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麻雀掠过稻田
      孙勇
      回老家看娘,因为每当此时,娘�是要去稻田里撵麻雀。走到村口,我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翻过黄河大堤,来到了稻田。   刚走上黄河大堤,就有一群麻雀从头顶掠过,我眼瞅着它们风一般向黄河大堤下面的稻田飞去,快要一头扎进稻田里的时候,麻雀们又突然向空中翻飞,在黄澄澄的稻田上方,斜横着身子,迅速划了一个平躺着的彩虹般的弧线,然后直冲稻田深处而去。
      我突然发现,整个金黄色的稻田里,怎么不见了撵麻雀的村人,就连印象颇深的稻草人也没有了。正百思不得其解,邻居杨大婶提着把镰刀走上田埂。杨大婶说,哪顾得上撵麻雀呀,都在砖窑上拉砖挣钱哩。我不无惋惜地说,那也不能眼瞅着麻雀疯吃了快要进粮仓的稻谷吧!杨大婶瞅瞅我好像不认识似的说,它(指麻雀)能吃多少,撑死了能吃点儿喂鸡的食儿。愕然复愕然,心想,我这个在城市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农民,恐怕已真的不是农民了。
      我的目光随稻浪翻滚到了遥远的天际,心想,自己真是杞人忧天了,因为在我视线能及的范围内,麻雀少得连鸣叫声都听不到了。这叫我想起了多年以前全家出动,在稻田里撵麻雀的情景。也是这个季节,稻香招引来铺天盖地的麻雀,一群群麻雀黑压压地盘旋在稻田上方,在人声鼎沸的呐喊声中,瞅准空当就扑进稻田。那个时候,各家各户都这样儿,特别是稻谷该收割的十天半月里,人们一整天在稻田里敲着脸盆打着铁筒,那场面,就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血肉拼杀。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东边这块稻田原来是近百亩丰茂的芦花荡,唧唧喳喳的麻雀们密密麻麻,如兵书所说“敌进我退,敌攻我绕,敌疲我打”,弄得我们学生娃放学后都不回家,而是直奔稻田里撵麻雀。那个时候,一块稻田里�会有两三个举着烂布条儿、破塑料布的稻草人儿。我印象很深,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虽然麻雀与人争抢粮食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一到青黄不接的季节尤其是下雪天,娘在喂鸡子的时候,只要是看到有麻雀在院落里觅食,�是多捧出一些粮食撒在墙根儿、屋檐儿或草垛旁,口中还不停地念念有词,说吃吧吃吧,吃不饱也不能饿着,都得有吃的都得有吃的!现如今,国人在选择国鸟的时候,麻雀的选票占35%以上。这种普普通通的鸟儿,备受国人的喜爱,我真为娘当年爱护麻雀的行为深感自豪哩。
      杨大婶抱着一捆草,没打招呼就走出了稻田。这个时候,从稻田的深处又斜飞过去一群麻雀。这群麻雀,没有在稻田里停歇,而是掠过稻田,越过黄河大堤,飞进了黄河大堤那边的村庄里。
      赏析: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昔日黄河边上的麻雀密密麻麻的,它们唧唧喳喳地扑进稻田抢食吃,如今却在稻田的上空翻飞,然后从容地掠过稻田,飞进村庄;昔日,黄土地上的农民敲着脸盆、打着铁桶去撵麻雀,如今连稻草人都消失了,人们忙着在砖窑上拉砖挣钱。久居城市的作者回老家探望母亲,目睹了眼前的这些变化。他通过麻雀这一小生灵的生存状况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变化。作者在对今日之景的描绘以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中,一点点地展开深刻的思考,带着我们通过“麻雀掠过稻田”这一人们不太注意的生活情景,观照当下中国农村的现状。

    推荐访问:卑微 温情 充满 卑微而充满温情的小生命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600字 卑微的生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