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组织行为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教育激励思想]组织行为学对个人生活和思想的发展

    时间:2019-05-19 03:24: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从根本上说就是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效率提高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来重视人的因素,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从激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激励活动最初始于人们的集体活动,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等方面。我国古代教育激励思想的精华要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古代的先哲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励问题,并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效的激励方法。虽然这些论述都还算不上是系统的激励理论,但已经闪现出激励思想的火花,激励机制下的闪光思想和成功范例不胜枚举,出自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欲以激励应侯”,比西方人提出“激励”概念更早数百年。综观我国古代典籍,涉及教育激励思想的《论语》、《孟子》、《管子》、《史记》、《孙子兵法》等著述,直今仍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原因在于书中有关激励观点契合了现代激励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
      借鉴和利用中国古代的教育激励思想,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立足现实,努力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无疑对教育管理激励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以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去审视我国古代先哲们的教育激励思想。
      一、重视道德教育,强调训教合一
      古代教育激励思想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各个时期的先哲们都主张要以育人为中心,各种社会教化渠道都渗透着道德教育,以对民众进行熏陶教化。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孔子认为要加强礼教的感化性,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风俗,人们就会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于领导。儒家重视德治教育,孟子把教育作为管理手段,把调动管理对象主动性概括为:“善教得民心。”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达到“明人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在这种观念下,“礼”是规范各种社会秩序的工具,“不学礼,无以立”。促成“人和”的内在机制是“仁”,“礼”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人格,把人当做人来爱。
      中国传统管理非常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虽然也不排除峻法严刑,但以人道、仁义、群体为中心,以心理感情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的“德治”方式,始终占主导地位,把修身看成是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管仲认为:“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治心,安也者安心。”实际已提出了心治为管理之要。基于这一认识,古代统治者比较重视塑造人的精神,要求臣民接受儒家思想,教育臣民要“忠”、“孝”、“仁”、“义”。不足的是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统治阶级服务的,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
      二、注重各种需求的层次性,激励要有针对性
      激励理论认为,满足成员需要是调动成员积极性的着力点。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存在着不同的需要,激励个体要有针对性。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我国古代,对人需求的层次性也有很深的见解。管仲认为,物质性需要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管子·牧民》所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明了人的欲望发展是有层次的:“仓廪实”、“衣食足”体现了物质欲求、生理欲求这种较低层次的需求,而“知礼节”与“知荣辱”则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社会欲求。他还分析了当时人的欲求的主要种类:“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其中,“贫贱—富贵”表示生理欲求,“危坠—存安”与安全欲求相关;“忧劳—佚乐”即精神享受的追求;“灭绝—生育”表示对种族繁衍的欲求。人的这四种需求,在《管子》的阐述中,内容已不仅仅限于物质需要方面,还涵盖了生理要需、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等多个层面。这表明,以满足个体需要为出发点的激励思想在《管子》一文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
      三、强调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孔子特别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人性发展的重大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他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应受到重视,要争取积极因素的影响,排出消极因素的影响,他一方面强调居住环境的选择,主张“里仁为美”,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交往的选择,主张“就有道而正焉”。
      孟子主张“人性善”,即认为人的各种优良品质是先天就有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含义即表明了这样的观点,而接受教育、刻苦学习,则“人皆要以为尧舜”。同时,他也认为外界环境对人性善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道德和善有赖于人们后天的社会生活。
      荀子认为“人性恶”,认为不学习无法改变恶性,他强调:“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他提出通过教化来实现激励的观点,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理论。他认为,“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习俗可以改变人的意志,安而久之可以改变人的本质。他认为环境可以起“化性起伪”的作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泽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人的成功,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协调与有序,人的造就是可能的。
      四、激励方法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
      在教育激励方法上,我国古代激励思想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在政治上,实施“德政”,坚持以德治国的德治方略;对民众,以道德教化为根本,采用“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对家庭,教以人伦,讲究孝亲,道德以家族为本位;对师长朋友等人,讲究敬重亲和,注重敬信修睦;对自己,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与内省。   1.情感激励法
      众所周知的“士为知己者死”是最典型的例证。孔子的“仁”,就是主张要“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善待老百姓,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属。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要尊重民意,收取民心。孙武曾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它体现了以心交心、以情感人、激励下属的思想。同时,孙武又提醒运用情感激励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因为过度则“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2.表率激励法
      表率一般是指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孔子曾说:“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以身先之”即为率先垂范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道御之”是指正确的思想、方法。“个人的身正”是“以身先之”的前提条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自觉修养德行,约束和克制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严于责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管子也说:“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其含义表达了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是完善德性修养的重要手段。
      3.赏罚激励法
      管仲认为教化是赏罚的效果,要通过个体的感受和变化来实现,使之心服口服。把教化作为赏罚的先导,赏罚是教化的补充。韩非子要求“因人情、顺人性”地进行赏罚。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好赏恶罚。他认为:“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偷赏,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实施奖赏的时候,犹如及时雨那样给人以温暖;对人施行惩罚的时候,犹如雷霆一样令人生畏。所以,贤明的君主会奖赏与处罚并用。没有奖赏则功臣就会懈怠,免除处罚,奸臣就会为非作歹。只有做到恩威并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发挥赏罚的效用。
      4.目标激励法
      组织行为学特别强调,管理中要重视发挥员工的潜能,汇集组织他们的力量,激励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最终达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孙武治军时强调“上下同欲者胜”,就是典型的目标激励法,成为作战五个致胜必备因素之一。作为管理者,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必须引导下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上下同欲”是效用极大的激励方法,上下同心则无往而不胜,上下离心则一盘散沙,不攻自破。孙武说:“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所以,组织目标必须取得成员的高度认同,使组织目标在成员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唤起成员的工作激情,使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不遗余力。
      五、激励策略注重公平性、及时性和层次性
      1.激励的公平性
      赏罚激励的过程中,强调标准的公平,人不分贵贱,应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管仲说:“故禁不胜于亲贵,罚不行于便辟,法禁不诛于严重,而害于疏远,庆赏不施于卑贱二三,而求令之必行,不可得也。”意思是,禁令是不能制服亲近和尊贵的人,刑罚不肯加于君侧的嬖臣;法令不能对犯严重罪行的人予以处罚,就会伤害了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对地位低下的人不授予奖赏,如果这样,就会使得法令难以贯彻。先秦兵家实施奖赏要公平正直,强调不能按贵与贱的身份去衡量,要做到不偏不私。赏罚要获取人心,达到激励士兵斗志的作用。否则,就会人心不服,奖赏也就失去应有的效能。赏罚公平原则的关键在于要严明、公正,“严惩不避亲贵”。“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其含义表明:对自己厌恶的人,如果有功也要给与奖赏;对自己喜爱的人,犯了罪过也应受到惩罚。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奖赏不避仇敌”而得管仲,可谓历史上的美谈。管仲在得到齐桓公的赏赐重用后,尽力辅佐齐桓公治国,开创了齐国的富国强兵局面。
      2.激励的及时性
      把握激励时机是一门艺术。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应该在行为发生后尽快实施,延缓奖赏会降低强化作用,而奖赏没有兑现,则激励作用无从谈起。对此,《管子》也有清晰的认识:“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之为之化,不可得也。”司马穰苴提出了“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强调赏罚的即刻性。激励的及时,就是奖赏不能错过时机。激励只有及时才能使人们迅速看到做好事的利益或做坏事的恶果,“赏一劝百,罚一警众”,产生震憾和轰动效应,才能赏立信、罚立威。赏罚的时机要及时,时机选得好就会事半功倍,时机没选好就可能事倍功半,这是实施正确激励的一条重要原则。如商鞅变法,为了使新法执行取信于民,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外,宣称只要有人将其搬到北门,就可获得五十赏金,有人这样做了,就立刻获得了五十金,使人心中产生了赏信罚必的效果。
      3.激励的层次性
      赏罚的力度要和个体的行为相对应,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或有积而不食者,则民离上;有积多而食寡者,则民不力;有积寡而食多者,则民多诈;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一旦赏罚的力度与个体的行为发生了偏离,则激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管理者在运用赏罚手段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度”,就每一次赏罚而言,力度要适宜,使受赏者和受罚者都感到心悦诚服;另一方面,赏罚也不能过滥,如果奖惩过于频繁,则强化作用就会减弱。“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其小行之则欲也,久之则礼义。故无使下当,上必行之然后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孙武认为:“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赏罚的频率过高,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人陷入困窘、迷惑与漠然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严华英.孔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 严华英.孟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3] 陈永汉著.管子-杰出的经济管理学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韩非子.管子.徐君编,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张法祥,等.荀子解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 诚举,等.荀子.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7] 孙子兵法.孙晓玲,译注.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8] 华文兄弟文化公司主编.孔子家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9] 六韬·文韬·盈虚第二.http://www.省略/zzbj/fj/fjlsjd/200705/ t20070521_2169166.htm
      [10] 陈永汉.管子——杰出的经济管理学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1] 司马穰苴.司马法[OL],http://www.省略/gxzi/smf/smf.htm.
      [12] 孙晓玲,译注.孙子兵法.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关燕云)

    推荐访问:视域 中国古代 激励 行为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