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一课两“我”现象的透视_五年级美术第五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时间:2019-05-14 03:29: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一课两“我”现象的呈现  在一次名师送教活动中,笔者上了《圆的认识》一课。《圆的认识》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数学学习主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课堂教学相对难以组织。为能落实新理念,笔者进行了多次磨课,出现了下述三种现象。
      1.形似貌新,实是旧“我”。首次试教,没有让学生预习,在初次认识圆后,就给学生一张“发现研究单”和一张圆形纸片,提问:关于圆,你能发现什么秘密?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自主探究,并把小组的发现记录在“发现单”上。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对圆的特征进行探究,课堂场面热热闹闹,但思绪混乱,交流时即使有个别发现,也是零散的,不能点中要害。我不甘心,改变做法,先预习,再教学。但又遇到新问题,在探究时,不经过探索直接填写“发现单”的学生大有人在,一部分学生剩余时间过多,做起学习以外的事,探究效果可想而知。两次教学,虽然采用了“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不领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笔者是想摆脱旧理念,而实际未能超越“输入——产出”的教学运行程式,结果是学生为教师去探究、去合作交流。课堂折射出来的图像是新理念光环下的那个旧理念的“我”。
      2.传统束缚,涛声依“旧”。两次教学未成,心情十分沉重。由于时间紧迫,在没有找到“探究合作学习”失败的原因下,再次进行教学。此次教学,改为启发式。以画圆为主线,并按照教材上的“圆——圆心——半径——画圆”的流程进行问答式教学。课中教师说的多,学生思维度低,教学呈线性状态,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味道。教者力图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但缘于教者未挣脱传统教育教学思维的桎梏,教学行为未很好改变,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未能走出知识传授者的境地。
      3.突破“旧我”,走向“新我”。几番磨课,几种情景,且进退维谷,心中的两“我”争斗十分激烈,何去何从难以定夺。由于任务驱动,不得不再向前走。学校教研组召开了专题反思会,重新审视了几次磨课录像,肯定了以画圆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对教师定位,对合作学习方式与有效指导的关系、动手操作与思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讨。此后笔者又仔细研读教材和有关资料,静心思考对策。带着大家的期望,又一次迈上讲台。教学中,把四次画圆与思考有机结合,把圆的知识和画圆的技能融合一起。在让学生经历体验前后两次画圆的同时,分别引导他们观察、比较、讲评其中的正、误代表作,初步认识圆,以自身感受概括出用圆规画圆的三个道理。接着又让学生利用自己画的圆和带的学具,主动地探索圆的特征。交流时:生1:我们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有许许多多的半径。生2:我们组是通过画半径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生3: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生4抢着说: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同样道理直径也有无数条。因为在教学中真正尊重了每个学生,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解决问题,才会发生刚才的精彩一幕。
      二、一课两“我”现象的透视
      在当前课改中,产生一课两“我”现象并非个别特例,而是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线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思维,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和习惯,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从有为到无为再到有为的必然的客观普遍现象。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寻求对策。
      1.一课两“我”现象的成因
      理念和行为的矛盾。客观而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但要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理解教学新理念的正确内涵,而且应该通过课堂实践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内化为教师的行为使之成为行为习惯,也就需要形成新的教学决策,如怎样组织教学、表达知识、评价学生等等,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今天,虽然面临挑战和机遇,但从某角度来讲,当前大部分教师仍未很好摆脱传统教学下所形成的日常行为习惯,去应对、驾驭教育教学工作。何况在目前教学中,又缺少衡量“哪个教学行为是科学的,哪个是合理的”等有效具体评价标准。因此在教改实践中,存在着新旧思维方式、新旧理念和新老教学行为的矛盾,出现此消彼长、反复性是必然的。所以出现一课“两”我现象并非偶然的,也充分反映出教师正在积极促进自我转变的良好态势。
      引进和消化的矛盾。在课改中,教师主动积极地汲析专家、名特教师经验和思想,反映出一线教师在自我成长中,亟需专家、名特教师引领的良好心度。专家的思想观点,具有理论性、超前性,用他们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需要弄清专家思想观点,哪些对我目前发展可做,哪些对我目前发展尚要思考而不能行的,这样意识的确立还需要努力。名特教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案、教例,是他们用心经历扬弃“旧我”走向“新我”过程的结果。教师在学习时,一方面往往缺少这一过程的经历或经历时有差距,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去研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考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班级,教学的侧重点也该不同的具体实际。因此,还达不到“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的再创造处理。所以,往往会发生只学其形,且失其神的状况,产生本文中所述的那种“形似貌新,实是旧我”的现象。
      2.一课两“我”现象转化对策
      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派生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前三次磨课,教师虽力图用新理念去教学,课堂中也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等启发式教学,但课中还是发生学生不参与、不认同,即使出现课堂气氛热闹场面,也仅是表面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学图景呢?究其根源是教者的传统教学思维——“认同”思维方式所致,这三次实践实质上都是从教者如何教出发。第四次磨课,教者转变思维,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去谋案布教,课中以学生画圆为主线,在操作与思考中,了解圆、理解圆规画圆的道理,积极追求、探究圆的特征。在交流时能脱离操作去思考,主动实现知识的构建。这次教学实践,教者能突破“旧我”走向“新我”,关键是较好地运用了“生成性思维”去教学。
      构建生成性教学活动链。教学活动是一种多边关系的展开,过程中产生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思维、价值趋向的碰撞,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价值。教学内容源于静态的教本,怎样把静态教学内容转化成相应的生成性活动链,是教学必然所需。在前两次教学中,虽然构建了生成性活动链,但第一次的活动链过大过宽,第二次的生成性活动链偏离了探究重点,不是去理解圆的知识“是什么”,而是去探索“为什么是”。因此,两次的活动链都不适应学生进行探究,探究的结果可想而知。第四次教学成功之处,是吸纳了前面几次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较客观地构建了生成性活动链,确定了以画圆为主线,开展“自由画圆——定长画圆——生活实际画圆”的教学活动。每个活动指向明确,有内容形式,有空间参与,有时间思考。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有效交流。因此,生成性活动链的多少和时空难易度,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去设计和展开,才有科学性、现实性、适应性。
      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教学具有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特征。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能使其矛盾日趋得以统一,需要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而逐步学会驾驭。笔者在同一教学内容的磨课实践时,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大不一样。主要原因是教学能顺应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顺应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新知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改变了那种一统僵化的教学策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程式。同样,在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应及时注意自己和学生心态的信息变化,关注学生在探究新知时,对已有知识与新知是否顺应,对新知内化过程等所产生的变化信息,能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把握住从学生中产生的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生长点、发展点和创新点,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去充分有效地利用生长点、发展点和创新点,引领他们去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得以培养。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真正活力。
      与课改同行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与课改同行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时势造人,只有在课改中不断学习,善于反思,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才能超越自我,走出平庸。

    推荐访问:一课 透视 现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