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寻找圣经中的黄金古城|庞贝古城人奇葩体化石

    时间:2019-05-02 03:18: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圣经》中记载着一个盛产黄金和宝石的古城——俄斐。当俄斐的示巴女王来到耶路撒冷觐见所罗门王时,她被要求带上“大量财宝——黄金、宝石”。据记载,俄斐的金矿是所罗门王难以置信的财富源泉。
      盛产黄金宝石的饿斐
      大约10世纪时,盛产黄金和宝石的俄斐与东南非开始交往。那时,在东南非海岸的港口从事贸易的阿拉伯人开始购买黄金。到了16世纪,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远征军入侵印度洋地区,占领了非洲海岸的重要港口,控制了黄金贸易。从传言中他们得知,在非洲内地有大城市和大金矿,由一个叫莫罗莫他巴(意为金矿的主人)的国王统治着。公元1552年,葡萄牙历史学家热奥·杜·巴若斯说,莫罗莫他巴的要塞和宝塔都是“由巨大石块砌成”,这些地方都叫西姆堡。葡萄牙人把这一名字与传奇中的俄斐相提并论,但并没有打算寻找它们。他们当时只满足于拥有这片海岸,垄断这一地区的贸易。
      岁月流逝,随着欧洲人在非洲沿海地区进行勘测、贸易和垄断,一个个有关失落的文明古都的传奇像袅袅青烟一般从非洲大地的东南端升起。直到19世纪中期,欧洲人开始从海岸向内地蚕食。他们对非洲内地的地理知识知之甚少,在他们的眼中,非洲是片“黑暗的大陆”,一是因为当时他们对这片土地了解甚少,认为它简直是一片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方;二是因为欧洲人把当时的非洲人看成是原始的、尚未开化的民族。当时欧洲人绘制的非洲地图上,在内地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这使得远道而来、梦想着到那里探险的人们既感到困惑,但又欲罢不能。
      1847年,年仅10岁的卡尔·莫克,手里捧的就是这样一幅地图。15岁时,他已下定决心要到非洲探险,以填补他手中这幅地图的空白,哪怕是一部分也好!
      为了这个使命,他学习了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当地人的语言。他还大量翻阅了欧洲出版的探险文学作品。27岁时,卡尔认为他已经做好了探险的准备,但由于没有官方的支持,也没有足够的装备,他不得不在一艘德国货船上当船员才踏上去非洲的路。这艘船把他载到南非东南部的德班港口,当时的德班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6年多的时间中,在朋友的捐助支持下,卡尔徒步穿行于南部非洲。不像有钱的探险家,他没有雇用当地的挑夫为他挑行李;他身着皮革套装,出没于羚羊藏身之地;他自己扛着27千克重的装备,包括罗盘与六分仪、猎刀、毯子、洋铁碗、书、笔墨纸张、猎枪以及两支左轮连发手枪。身材魁梧、络腮胡子的卡尔,在穿越热带森林草原时的情景令人钦佩而又不可思议,他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只有一把大伞为他挡着火一样的太阳。
      津巴布韦就是俄斐
      1871年9月4日,卡尔·莫克在马绍那的非洲牧人家里过了一夜,这个家就在今日被称为津巴布韦的国家。年轻的卡尔·莫克此时正对传奇中消失的城市的点点痕迹如痴如醉,因为有人告诉他:大型石屋遗址就在几小时路程之外!
      第二天一早,卡尔踏上坡度不断增加的小路。前面隐约可见孤独偏僻的青色小山,裸露的岩石随处可见。卡尔越走越近,发现眼前这片露在外面的花岗石原来是一个巨大建筑物的遗址。他在文章中写道:“此时,矗立在我面前的是大约6米高的花岗石柱。再近一点,发现有一条粗石铺成的小路通向里面。我顺着这条路,在一堆堆粗石、一段段残墙、一丛丛灌木中跌跌绊绊地穿行,最后在一座塔状建筑物前停了下来。”卡尔估计,这塔大约10米高。使他感到吃惊的是,这些墙和这座塔都是石板砌成,而且石板切割得很精确,以至于镶嵌得天衣无缝,没有任何泥浆和石灰粘合的痕迹。
      卡尔在文章中写道:“那个夜晚格外宁静,是那段充满着无数惊喜发现的日子里难得的宁静。”卡尔深信,他已经奇迹般地发现了《圣经》中盛产黄金和宝石的古城——俄斐!他把它命名为“津巴布韦”。《圣经》上说过示巴女王曾经到过所罗门王的宫殿,所罗门王用黎巴嫩的檀香木建筑他的宫殿。而卡尔发现,遗址中建筑物的大门就是用檀香木建造的。至于在山顶所发现的那个圆形围场,卡尔认为一定是示巴女王模仿所罗门的宫殿建造的!
      但是除此之外,卡尔并没有发现示巴女王的任何宝藏。1872年3月,卡尔离开非洲回到欧洲,俄斐被发现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欧洲。后来的数十年间,探险家、寻宝者接踵而来,卡尔发现的这个废墟成为考古学上的热门话题。
      黄金古城到底是谁所建
      虽然欧洲人愿意接受津巴布韦就是《圣经》上描述的那个遍地黄金的俄斐,但他们并不认为津巴布韦是才到非洲的腓尼基人所建,而是由埃及法老宫廷的流放者所建,或是由从北非来的阿拉伯人所建,或是由《圣经》中提到的流失的以色列部落所建,或是由在海难中流落至此的北欧海盗所建。
      那么,欧洲人为什么如此贬低非洲人呢?
      这是因为欧洲人在非洲的攫取、传教、商业冒险都基于一种观点——非洲人“低人一等”,他们需要“较开化”的文明来“指引”。那时多数的欧洲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总是住在泥土茅屋里——这是原始的象征。他们无法想象具有如此高度的组织性和创造性的非洲文明会是非洲人创造的。
      事实上,现代考古学家发现,津巴布韦曾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的中心。这个中心曾支配着津巴布韦高原——一片富饶的丘陵地带,南边有林波波河,北边有赞比亚河,以西是一片起伏的平原,向东是一片低洼的平原。
      早期的马绍那人发现津巴布韦高原是一个适合人居的地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边的草地提供了广阔的牧场,牛羊成了物物交换的中间物。这个地区盛产铜、铁、锡,还有黄金,而黄金是高原的主要出口物。到9世纪时,黄金从津巴布韦的东部流到非洲和阿拉伯商人手里。这些商人活跃在当今的肯尼亚到莫桑比克的非洲沿海港口,他们用黄金换回世界各地的产品,然后再运到非洲内地。
      黄金贸易给以放牧为生的津巴布韦高原带来了财富。大约在公元1250年,津巴布韦向莫桑比克沿岸港口源源不断地供应黄金,此时的津巴布韦达到了它的鼎盛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三百年,今天仍然矗立的大型石艺建筑群就是那个时期修建的。津巴布韦高原有许多裸露于地面的花岗石。马绍那人加工花岗石的工艺非同一般,他们利用昼夜温差使花岗石自然裂成薄片,他们知道在花岗石上生火以加快裂纹的生成,然后用冷水去泼,岩石的薄片就很容易分开。马绍那人还发明了一种建筑艺术,建筑上的一些设计与今天许多南部非洲人在自己家墙上绘制的图案非常相似。
      马绍那人不使用象形文字。因为没有档案记载,考古学家无法确切知道各类建筑物的用途是什么,津巴布韦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20世纪70年代搜集的材料显示,曾经有18000多人居住在津巴布韦的山顶上。一位历史学家指出,津巴布韦人的生活属于“城市型”,但还是有一些社会底层的生活区拥挤、喧闹,而且充满煤烟。津巴布韦有众多能工巧匠,他们能利用各种原材料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他们制造铁枪铁炮、金铜饰物,制造陶器并绘上图案,还能把平滑光亮的皂石雕刻成石碟和石像。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的编织工具,说明津巴布韦有发达的纺织业。不过,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仍然是散布在农村的畜牧业和金矿开采业。在农闲季节,牧民和农民都会到矿山打工。
      大约公元1450年,津巴布韦开始衰败。可能是因为战争,也可能是因为人口增长造成食物、燃料短缺,牧区耕地匮乏。到了16世纪,葡萄牙人开始在沿海港口进行贸易,使黄金贸易遭受挫折,津巴布韦的地位每况愈下,马绍那政权中心迁到他处。以后的数百年,西南非洲在欧洲人、沿海地区的石瓦希里人以及非洲内地的马绍那和其他地区的人之间的冲突中,备受苦难,逐渐津巴布韦被人们忘记了。
      卡尔·莫克的发现唤起了人们对津巴布韦的记忆,但也引起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民族纠纷。直到1970年,一位官方考古学家才不得不承认了津巴布韦文明属于非洲,是非洲人创造了这一文明。今天,随着津巴布韦是否属于非洲文化这一重大课题获得突破性解决,考古学家希望,他们对该遗址的研究将会向世人展现南部非洲那鲜为人知但却又十分灿烂辉煌的过去!
      (摘自《飞碟探索》)

    推荐访问:圣经 古城 寻找 黄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