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殷墟,动手动脚挖真相_殷墟

    时间:2019-04-08 03:22: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述唐明皇痛失杨贵妃后,四处焦急寻觅而不得的情境。而傅斯年1928年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代理所长时,竟然用这句诗来鼓励他麾下的学者们走出书斋,用西方考古学方法,到文物里、到田野间寻找新的证据和答案。只不过,为了修正消极气氛,后半句被改为“动手动脚找东西”。
      在“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鼓动之下,第一个被“动手动脚”的地方就是安阳小屯村,而要找的东西就是殷契甲骨。
      最早带队进行考古挖掘的,是当时才30岁出头的古文字学者董作宾(字彦堂),他后来与罗振玉、王国维以及郭沫若(字鼎堂)三位名号中带“堂”字的学者,被统称为“甲骨四堂”,以彰显他们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但董作宾带着挖掘队来到小屯的时候,罗王等人对甲骨文已经搜集和研究了20多年,很多人认为安阳的带字甲骨已经枯竭。董作宾却在短暂的试探性挖掘中(1928年10月)。就又发现了784片带字甲骨。
      董作宾的这一铲子,打开了甲骨学的另一扇门、也是最大的一扇门。不但有源源不断的大量的带字甲骨被挖掘出来,同时出土的还有相当规模的青铜、玉、陶等器具,甚至宫殿、坟墓的遗迹。最重要的是,他认定了殷墟是商代晚期的一座都城,所以发掘潜力无限。由此一来,使用甲骨文的王朝,就从那些龟甲兽骨中跃然而出,变成了更加立体和全息的景象。晚商中国人的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喜悦与悲伤,在小小的殷墟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董的判断异常精准。
      挖第一铲子的是董作宾,但在此后数十年之间作为殷墟挖掘灵魂人物,是站在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之外的学人——李济。李济从小上的就是模仿西制的小学、中学,此后又考上了被视作“留美预备班”的清华学堂,并且最终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陆续攻读心理学、人口学和人类学,拿到博士学位。带着如此晃眼的光环回国后,他立刻得到了南开大学的教席,甚至还与王国维、粱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位先生共同担当起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职位,并得到中美联合资助,领导了山西夏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挖掘等知名的考古项目……
      傅斯年意识到,要想在已初显潜力的安阳殷墟有更深入的探索,要想真正实践自己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就非得到李济这样的人不可。而在当时的中国,李济是独一无二的。另外一方面,李济的学术抱负,也让他对傅斯年手中的殷墟考古项目毫无抵抗力。于是,相当顺利地,李济在1928年底,成了史语所的考古组主任以及安阳发掘项目的负责人。
      从这一年,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李济的队伍在殷墟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我们今天对殷墟的认识,以及安阳殷墟博物苑中所能见到的史迹,大部分都是那15次发掘的成果。在这过程当中,传奇性的故事甚多,如一一列举恐非整本杂志可装得下。惟其中不可不提的桥段,是王陵大墓与“地下档案库”的惊现。
      上面说过,董作宾认定殷墟是殷商晚期的都城。从1932年开始,一些宫殿的夯土基址也真的逐渐被挖掘出来,李济准备将工作重心继续放在这些建筑遗迹的发掘上。但自从殷墟大规模的发掘以来,就常有盗掘者尾随而至,考古队一撤,他们就开挖。他们并不在意建筑基址、小块甲骨这样没有“价值”的东西,而专注于寻找青铜器、玉器。
      1934年,安阳考古队听说了在洹河以北侯家庄活动的盗掘者发现了有青铜器的墓葬的消息。当时正直接带队的队长是李济的得力干将、粱启超的次子粱思永,他在得到李济和史语所的支持与额外资金支持后,开赴疑似墓葬的所在地侯家庄西北岗进行发掘。结果是令人兴奋的,4座大墓和60多座小墓现身,其中出土了很多青铜器、玉器、石制手工艺品,比小屯出土的还要精美。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墓葬中挖出了不正常体位(俯身、屈身)或肢体残缺的入骨、甚至独立的头颅,证明了传世古史中所记载的“人牺”的真实性,并从一侧面证明这些大墓应是王陵。
      在紧随几次更大规模的发掘中,侯家庄的考古现场一共被清理出10座商代大墓,以及1000多座商代小墓。那10座十字架形状的大墓,被认定为商王或王室成员的陵寝,而充满了残肢断臂的狭小墓穴,则是牺牲坑。遗撼的是,这些大墓都被盗墓者光顾过,而且此地的盗墓史最早可以追述到东汉以前。即便如此,考古队仍旧发现了被遗留下来的大量珍贵文物。例如今天在殷墟博物苑到处都能看到复制品的“正座石人”。这种跪坐的姿势曾一直大规模沿用到汉末,而学得此坐姿的日本人至今还在使用它。而那些已腐朽的棺椁、木器,虽然本身已经消失了,但是我们仍旧能通过它们留在附近土上的痕迹,来判断他们的大小形状、研究他们的装饰纹路。那些随葬的头盔、矛头等青铜武器,可以让今人了解当时战争的情况以及实用性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此外还有墓葬中被残酷杀害的大量殉葬者和殉葬动物遗骸,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的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和人种和体质、动物与自然环境都有重要作用。而这些东西,大都是盗墓者不需要、不在乎也带不走的。
      接下来要谈论的“地下档案库”,虽然不象王陵这么直观,但他所带来的惊喜是王陵无法超越的,就连并不以甲骨文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李济,也将之称作“安阳15次挖掘的最高成就和最伟大业绩”(李济《安阳》)。
      1936年的6月12日,安阳的天气好像今年一般的酷热难耐。那一天的下午,收工的时间快到了。但正在小屯考古现场清理编号YH127的窖穴的考古队员发现,这小小的窖内有相当数量的龟版。一开始他们就如往常那样,一块一块地进行挖掘和清理。但一个半小时内,他们从不到半个立方的土中竟然就挖出了3760片。在带着喜悦和盼望的心情度过一夜之后,考古队迎来了令人震惊的第二天。他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也仅仅清理出了窖穴最上层的龟版。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这座窖穴完全不同于他们之前在殷墟见到的所有遗迹。而是一个庞大的龟版储藏室,就像是如今的档案馆一样。在这些“档案”中,甚至还躺着一副人的骨架,疑似是陪葬的“档案馆馆长”。
      于是考古队换了一个思路。用4天的时间,把窖穴里“有料”的部分整体挖了出来。与此同时,李济也紧急赶到现场,指挥考古队和工人进行初期的保护与装箱。又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击退了途中妄图劫宝的土匪,终于运到了史语所在南京的所址。考古学家们用沾湿温水的毛巾捂住一片片甲骨,让它们和周围的甲骨与土壤变得湿软,然后再小心翼翼地进行分离、进行进一步研究。
      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整坨(请允许我用这个不雅但非常逼真的量词)“档案库”中,共有17088片龟甲碎片、另有8块牛肩胛骨碎片。那一万多片龟甲碎片,缀合出了320多块极其珍贵的完整龟甲。通过对这些甲骨上文字的解读,得知这一档案库中的甲骨大多是商高宗武丁时期的,上面不但有刻字,还有用毛笔书写的朱墨文字以及涂墨涂朱的特殊做法。无不彰显出这是王室的珍贵文献。
      目前全世界共藏有甲骨15万片,其中的十分之一都是在1936年仲夏的那两天中发现的。当时参与发掘的所有人,在一生中都再也未能在田野考古中体验到比这更大的喜悦与成就感。

    推荐访问:殷墟 动手动脚 真相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