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对成都市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创新突破的调查和研究|城乡一体化农民怎么办

    时间:2019-03-29 03:23: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各类要素资源,打破城、镇、乡、村的脱节和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实现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群众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市场化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的城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成都模式;土地与产权;创新与突破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54-04
      
      2011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
      十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以一套深刻而尖锐的“二元经济理论”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家奖。其理论的精旨是:发展中国家和城市并不乏经济发达、科技超前、装备先进、发展速度和潜力巨大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化的工业部门),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元。这些部门是这个国家和城市迈向现代化的“引擎”和“车头”,是国家和城市社会文明和经济腾飞的希望。然而,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沿革,这些国家和城市内,必然还伴随着另一个庞大的群体,即:束缚于、依赖于土地的“维持生存部门”,这是经济发展中的另一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部门和群体。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以上这“二元结构”。为此,威廉?刘易斯为这些国家和城市如何摆脱以上困境而迅速迈向现代化开出了药方:要使发展中国家及城市及早跨进现代化,必须将此“二元”转化为现代工业化的“一元”部门才是唯一之道!刘易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让土地和农业生产经营实现集约化、工业化;让失地农民工人化、城市化;让农村城镇化、商品化……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和城市才能彻底摆脱桎梏,真正跃向现代化建设的轻轨和正轨。
      一、“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战略是
      二元经济的“破颈”之举 要突破对以上二元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钳制,打破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超强二元化经济”的恶性制约和难题,经济学理论和各级政府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共同找到了突破渠道——走“城乡一体化”之路。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综合体现在:
      1能够快速地缩小城乡差距差别,实现城乡居民有机融合,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在产业结构上,“退一保二增三”符合世界经济、社会文明进步大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也是必由之路;
      3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提升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奠定制度和物质基础;
      4让失地农民和结构型失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进入二产、三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换代,对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很大的提速效应;
      5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模式,提升其文明和法治意识及素质,使之与现代文明社会快速对接,促进社会阶层融合、社会安定和文明进步;
      6由此引发的农民的就业方向转型、收入水平跃升、生活模式转变将带动其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未来“内需”最大、最亮和最有效益的增长极,形成“市场容量加大——生产兴旺——收入水平跃升——购买力提高——社会投资水平和热情提升……”的良性经济循环效应;
      7可以使农业对整个社会和工业的“资源支持”效应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如人力资源支持、土地支持、原材料支持、农副产品支持、市场支持、资本支持等等。
      总之,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实现,将使“三农”问题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社会文明进步的包袱或阻滞,反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和新增长极。
      二、 源自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
      与经验的概括总结 自2003年成都市开始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实践以来,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成都市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城市”、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等等一系列荣誉。
      这些成就的取得和成都市民的广泛认可,与近年来成都市较为超前、创新且卓有成效的“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开拓实践密不可分,其历程和经验可以简单归纳总结如下:
      (一)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
      2003年——首次确立“城乡一体化”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并大力实施“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发展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居民居住区集中)的战略和运作思路;
      2004年——“城乡一体化”战略实践破土启动。以红砂村为代表的“五朵金花”新农村改造成为开篇之作;
      2005年—2006年——创建、提出“全域成都”的理念,深入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化规划和全方位推进;
      2007年——争取到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用城乡统筹的经验和办法推进地震的灾后重建;
      2009年——深层次改革探索。探索源于土地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确权颁证、还权于民”,促进土地流转,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资源向资本的重大转变。
      这一次成都市全面而系统的城乡统筹改革的实质就是要统筹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各类要素资源,打破城、镇、村以及工业与农业的脱节和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实现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改革为核心,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市场化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的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 城乡一体化之“成都模式”的特点与经验
      经过本人总结,认为“成战略、分层次、得重视、循规划、求双赢、重效果”是本轮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实践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1“成战略”是指形成系统的规划和战略,将此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中长期工作计划之中常抓不懈,且成为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求一蹴而就,不奢一劳永逸,把它当做一项政治工作的高度来抓;
      2“分层次”是指将城乡一体化工作当做一项系统工程,进行配套型地分层和梯度改造和协调演进。具体划分为:(1)城郊“三农”改造;(2)老城区传统工业企业及产业的改造重组;(3)城市扩张、功能布局定位的新规划三大层次;

    推荐访问:成都市 新突破 城乡 中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