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胸有丘壑自成章|胸有丘壑

    时间:2019-02-09 03:19: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引言   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能够起到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感情操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通过线索与思路的分析,能够启发学生揣摩散文的构思和艺术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加厚学生人文素养的底蕴,《课标》在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中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那么我们如何教会学生鉴赏散文呢?下面我以冰心《谈生命》一文的磨课过程为例,探讨初中散文教学的得与失。
      二、背景分析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于1947年写的一篇散文,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为具体可感的春水和小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生命的图画。文质优美,情感真挚,融合了冰心坚定的、正直的生命观。
      《谈生命》为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篇,整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四篇选文都是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散文。从结构上看,《谈生命》全文仅一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是散文教学的示范作品;从语言上看,本文文字明朗、灵动,韵味深刻,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且节奏感较强,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从内容上看,画面感极强,易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初中学生大多喜欢文质兼美的散文,尤其本文学习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将步入成人行列,拥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但他们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己的情感体验。
      鉴于以上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的初步教学构思如下。
      三、《谈生命》教案一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图片:长势旺盛的小草、蹦跳中的小猫、游戏的小孩)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学生谈春天的小草、生命的顽强、快乐、活力等。
      ……
      师:从这些图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共同的话题――“生命”。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是相同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二、朗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屏幕上的词(�岩、骄奢、荫庇、芳馨),并思考作者是怎样谈生命的?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冰心将生命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作者都将生命比作什么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文章的关键句子。
      三、品读语句
      师: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出你自己喜欢的内容,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有没有从中获得什么?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将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自主阅读,适时做批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并指导学生选段朗读、品味、积累关键句段、领会其主旨。)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入: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云淡风轻,也有阴霾蔽日;有温馨浪漫的欢乐,也有刻骨铭心的苦痛……试着像冰心老人一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用句子仿写的形式说说自己对本文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总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尽力拓展生命的宽度,生命是要靠我们用双手去书写的,让我们用坚强、乐观、进取的主旋律去谱写自己激越、昂扬的生命之音吧。让我们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再次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五、本课小结
      本教案第一环节用生动的图片导入,意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接着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把握关键句子,完成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目标。“品读语句”是教学的主体部分,此环节除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外,重点还在于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可以从作者形象的描述中感受到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老师适时地、有策略地指导点拨下充分领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深邃的思想,以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作为一篇单纯的散文阅读教学案例,本教案充分发挥了学生解读文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感知、品鉴、写作等能力,达到散文教学的目标。然而本文是九年级下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初三下学期教学的重点是如何把一篇新的课文放在整个初三大单元文体教学的环境中,把新课学习和复习迁移结合在一起,将“授之以鱼”更好地改善为“授之以渔”。“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用好了这个例子就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充分分析初三教学的实际后,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案修改如下。
      四、《谈生命》教案二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脉络,明白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一、导入新课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咱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罗曼罗兰又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决不能复返。”他们说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冰心的《谈生命》,看看中国的这位世纪老人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出示PPT1题目)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注意划出文章中能够标示结构思路的句子。(出示PPT2题目)
      (指定一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勾画关键句子。)
      师:刚才我们朗读了全文,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
      生:“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师:那么,作者认为生命像什么呢?
      生: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像一颗小树(的成长历程)。
      师:还有能提示行文结构的句子吗?
      学生找转入议论抒情的衔接句
      师:通过寻找关键句,我们理清了文章总分总的行文思路。(出示PPT3题目)
      三、理解内容
      师: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东流的春水和一颗小树各自经过了怎样的生命历程?我们用刚才分析全文的方法来分析一江东流的春水的生命历程。
      学生大声自读“一江春水”部分,注意画出关键句和提示词,组织回答。(出示PPT4题目)
      “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摇?摇?摇?摇勇敢快乐地流走?摇?摇?摇?摇享受它生命中遭遇的一切?摇?摇?摇?摇有时候?摇?摇?摇?摇有时候?摇?摇?摇?摇有时候?摇?摇?摇?摇有时候?摇?摇?摇?摇,最终“一声不响地流入大海的怀抱”;
      “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经历春夏秋冬,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大地的怀里。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描述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试比较,作者对它们的描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两种事物的生命历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默读课文,并独立思考问题)
      生:(从四个“有时候”描写的内容和小树经历的春夏秋冬比较)
      一江春水,在东流的过程,有种种不同的遭遇;而一颗小树的成长经过了相连的人生阶段。这样就全面地喻示了人生要面临不同的遭遇和不断地成长变化阶段。
      师:在对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描写后,作者用了前后照应的两句话作为小结。
      ①“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不有悲哀!”
      ②“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这两句话把散的东西编织在一起,把全篇内容有条理地穿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揭示了作者的生命观,也是连接手段。
      四、把握主旨
      师:我们通过几个关键句子把握了本文的行文思路,作者在结尾部分表达了他对于生命本质的认识,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最后部分,一起来理解这些议论抒情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认识生命的本质。(出示PPT5题目)
      生齐读课文片段,选择句子练习全文品味分析。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把握关键句的方式,整体感知《谈生命》这篇课文。
      回顾一下我们的上课思路:
      依据总领句、过渡句、照应连接句等,分析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品味抒情议论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篇好的散文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动人的乐章,它能给读者眼睛和耳朵都带来美的享受,《谈生命》就是这样的一篇散文,让我们再次大声朗读,感受文章的魅力。(师生齐读全文)
      六、拓展提升
      1.许多著名的作家对生命都有精彩的比喻,下面我们再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读一读张洁《我的四季》,看看作者对生命的看法。
      (拿出学案,读文章完成练习)
      2.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下面请大家把中考指导用书拿出来,81页读一读草是怎样一点点变绿的,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七、结语
      同学们,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我想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除了学会用把握关键句的方式把握散文内容之外,应该更加懂得如何珍惜生命,如何把握今天。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的生活,无悔的付出,那么,在未来,我们也会坦然的面对我们的生命终结。
      五、教学反思
      1.朗朗书声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谈生命》是女作家冰心一篇文笔优美、情感细腻的散文,其文字明朗、灵动,韵味深刻,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且节奏感较强,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了朗读、精读、品读等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书活动。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2.圈画批注注重词句赏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教案引导学生“圈点勾画”,通过把握文章关键句子和提示性语言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通过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的点评赏析,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的目的。初三学生有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但他们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可能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只有通过充分感知分析,学生才能对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3.平等对话,鼓励自主、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教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解读文字“生命是一江春水”这一部分时,我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生命的状态和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学法指导,分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间,再适时点拨,教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到了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学会了独立思考、共同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发散思维、口头表达的能力。
      4.重视积累迁移,注重能力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交到学生自己手里,让学生自己走进知识的宫殿,挖掘知识的宝藏。本教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品味关键语句和课外延伸这两个环节中,因势利导,从知识到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实现目标。在循序渐进中把散文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适时引导总结,通过拓展提升,让学生用所学方法指导阅读实践,及时反馈,举一反三,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谈生命》这课的教学同样留给人许多遗憾,比如问题的有效设计,尽管课前有过反复的斟酌,但在实际课堂中仍然存在一些低效的、可有可无的问题,还有重复提问的现象,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有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展开。还有在研究“春水与小树与生命过程的描述各有何侧重”时,未能设计出有效地提示的问题,使学生无所适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一方面是对学生估计不足,未能真正放开手脚,把课堂交给学生,另一方面过多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此外,对课堂节奏的掌控还不够到位,对学生回答的点评缺乏新意等都是本节课留下的的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改进,力求对教材对学生了解更深入,备课更充分,使上课过程更从容,让遗憾更少。

    推荐访问:成章 胸有丘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