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论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语用意义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析

    时间:2019-01-10 03:31: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模糊语言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随着模糊语言学这门年轻学科的迅速崛起,有关语言模糊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对交际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文章详细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认为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表达更贴切、得体,从而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交际效果
      
      1.前言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有关语言的模糊理论的研究迅速增多。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近年来迅速崛起。模糊语言学的理论被应用于对语言的研究过程。马尔提(Marty)认为模糊性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而在Black眼里,一个语词的模糊性表现在它有一个有限的、界限不明确的应用区域。赵元任先生也曾给“vagueness”下定义:“A symbol is vague if its borderland cases of applicability loom large with regard to its clear cases.”针对词语而言,模糊性是某些词语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即词语所指范围的边界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符号(词语)的使用者感到他使用的某个符号(词语)同他所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在关系上存在不确定性。模糊语言具有相对性、亦此亦彼性,模糊的程度具有渐变性。模糊语言的特点影响人们对交际语言的选择,决定其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2.模糊语言的选择
      模糊语言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在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个层面。
      2.1语义层面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词语及其意义上表现最为明显。语义模糊主要通过一些模糊词语来表现。语言单位(词语)之间的界限具有不确定性,同时,语言单位自身意义具有伸缩性。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对应的。比如,自然界中表示温度的词语“热”和“温”之间界限并不明确。而在人类社会中,“青年”、“中年”、“老年”等词,我们也无法按照岁数来界定。在日常生活中,“两点多”、“五更”、“半夜”、“黎明时分”等时间词语也并不表示精确的时间。英语“a couple of socks”和“a newly-married couple”中的“a couple”分别指“一双”和“夫妇”,表达精确的概念,但在“in a couple of days”中却指“在两三天之内”,表达的是模糊概念。
      2.2语用层面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语用模糊可以表达出说话人的言外行为或言外之意。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故意或非故意地使用模糊的、界限不确定的或间接的言语。由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说话者本人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导致的语用模糊是非故意性的语用模糊。而故意性的语用模糊则是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为了有目的的表达隐含意义,或想表达礼貌与合作的态度,说话者主观上故意使用模糊语言进行交际。比如红娘在牵线搭桥时为了增大成功几率可能会把女方的“刁蛮任性”说成“有点儿小脾气”,把男方的“秃顶”说成“头发有点儿稀”。“有点儿”这个并不表示确切频率和程度的模糊词语很好地弱化了双方的缺点。
      3.模糊语言的消极和积极作用
      按照模糊性的功能,可分为积极模糊和消极模糊。
      3.1积极模糊
      模糊语言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本质属性,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人类交际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积累了很多关于模糊性的认识,并将之运用于实际生活,帮助人们进行相应的决策或判断。这种模糊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是积极的,称为积极模糊。如《阿Q正传》中鲁迅写的一句话:“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社会地位低下的阿Q卑微到连姓氏都不配拥有的地步。模糊词语“大约”和“未必”的连用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3.2消极模糊
      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言语双方无疑都希望能通过交流直接地获得确切的信息,以便能准确地理解,形成正确的判断。比如在商务谈判、外交会晤及军事交往时,必须要使用意思明确的准确表述。模糊语言的采用会使交际双方在意思表达、理解和信息的处理方面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4.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模糊性和精确性可以互为表现对方内容的手段。了解了语言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增强交际效果。
      4.1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精确性和模糊性在语言学中的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在特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精确的语词可以传达模糊的效果。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和“万”本是精确的数字,在诗里表达的却是模糊的含义。英语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说明的是营养丰富的苹果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其中的“an”和“a”也并不指精确的“一”的概念。
      模糊的表达也可以有精确的效果。如在《水浒》中,受到高太尉指使的陆虞侯要在草料场害死林冲。陆虞侯的鬼祟行径引起了酒店小二的怀疑。李小二急忙报告林冲。林冲问他那人是什么模样时,李小二说:“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30余岁,……”林冲听了大惊,立刻意识到李小二所描述的正是陆虞侯。显然,李小二使用的是模糊言语,提供的是一组模糊数据,林冲却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结论。
      4.2增强语言表现力和灵活性
      模糊语言中的语言结构是不精确的、非定量的,侧重于事物的主体特征。在有些情况下,模糊语言的使用往往起到精确语言达不到的效果,增强相关事物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比如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广告中的承诺语言,分为实体和虚拟两种。实体的承诺因为其语言非常具体、细化,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质疑,一旦产品实际效果达不到广告的相关描述还会引起纠纷,产生负面作用。而虚拟的广告承诺利用了语言本身的模糊性给了消费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反而能出奇制胜,起到很好的效果。众所周知的“一品黄山,天高云淡”的香烟广告就营造了无限高远的意境,引发了无数人的遐想和对香烟带来的惬意的向往。再比如某旅游景点宣传资料中的“Within its precincts,there are grotesque peaks,deep and secluded valleys,towering old trees,and shady bamboo groves.”这句中灵活运用了好几个模糊形容词来描述景观的青山碧水、茂林秀竹、奇峰幽谷等。这些模糊形容词并无明确的界限,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激起游客的游览欲望。
      4.3增强语言的得体性和易接受性
      语言的得体性和易接受性是交际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摩擦,营造友好和平的交际氛围,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利用模糊语言的间接性可以增强语言的得体性和易接受性。特别是在交际中遇到敏感话题时,可以使用模糊语言进行掩饰或回避。对于他人锋芒毕露的攻击和批评,使用模糊语言可以缓和气氛、避其锋芒、以退为进,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不会因太强硬而引起矛盾冲突。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时谈到南沙问题。他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回答:“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从此,南沙再无战事。2004年3月24日,沙祖康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上有一段精彩的大会发言。日内瓦一直是人权斗争的主战场,面对美国在大会上抛出的反华提案,沙祖康奋起反击,即兴用英文答辩:“我们想免费买点镜子送给你。”以上两个外交实例中的外交语言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和沙祖康的外交家风范。他们都没有直接正面地回应对方的挑衅言语,既适当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又坚定地表明了立场和态度,起到了威慑、提醒、警告的作用。
      5.结语
      模糊语言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正确认识模糊语言的本质,熟悉并灵活运用各种模糊表达形式,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其应用范围,更准确、得体地运用模糊语言,从而“润滑”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实现应有的语用效果。
      
      参考文献:
      [1]Russell,B.Vagueness[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1923,(1).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6.
      [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乔娇.国际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语用功能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24(1):25-27.
      [6]赵艳丽.论模糊语言的语用特征和限制条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42-43.

    推荐访问:探析 用功 模糊 语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