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巧练是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时间:2019-01-10 03:27: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在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巧练,总结了学习数学三部曲:加强“说话”训练,夯实理论基础,形成技能技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重视“看、想、说、画”训练,认真审题,说清思路,寻求数量关系;注重一题多想、多变、多解训练的“多变”综合训练,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灵活性。
      关键词: 巧练“说话”训练 “看、想、说、画”训练 “多变”训练
      
      巧练,学习数学的“金钥匙”;巧练,寻求数量关系的“催化剂”。在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内容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部分知识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巧练,总结出学习数学三部曲。
      一、加强“说话”训练,夯实理论基础,形成技能技巧,将知识化为能力。
      动口“说话”是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在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中,一上来就要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其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而乘一个分数的意义却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充分利用意义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说”的训练上。学生通过说话的训练,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意义,而且会通过意义列乘法算式,从而做到把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形成质的飞跃。
      二、重视“看、想、说、画”训练,认真审题,说清思路,寻求数量关系。
      敢想、敢说、敢于探索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石。不认真审题,缺乏独立思考,不善于“说”清思路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造成学生解应用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了“看、想、说、画”的综合训练。“看、想”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不要急于列式计算,而是先集中精神,认真地看题、读题、找出关键词句,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题目里的条件,针对所求的问题迅速展开联想,回忆旧知识,寻找数量关系,构思解题方案。如: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学生读题后会发现关键句是“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由此展开联想:把全长看作单位“1”,要求第一次用去多少米后再加上米,即便可求出两次用取的米数,而不是(20×+20×)。“说、画”就是要求学生在“看、想”的基础上,把审题情况、分析题意过程、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等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叙述出来,然后让学生拿起笔来在本子上画一画线段图,再让他们比一比、看一看,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大体上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学生已经有了说的基础,所以说起来也比较容易。在学生“看、想、画”之后,我又问:“要求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就是求什么?”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想的过程用一句话说出来。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准确无误地解答应用题,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三、注重“多变”训练,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灵活性。
      善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训练学生的多种思路。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一题多想、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多变”综合训练。
      (一)一题多想
      一题多想,就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或问题展开多种联想。如:比如:一条路,已修了几分之几,可联想到:
      (1)还剩这条路的?摇?摇?摇?摇
      (2)已修的比剩下的多这条路的?摇?摇?摇?摇
      (3)剩下的比已修的少这条路的?摇?摇?摇?摇
      (4)已修的是剩下的?摇?摇?摇?摇
      (5)已修的比剩下的多?摇?摇?摇?摇
      ……
      “联想”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思维“活”了,思路“广”了,视野“阔”了,学习的劲“足”了。
      (二)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就是通过同一条件、不同问题或同一问题,不同条件的不同变换,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在教完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例5工程类应用题后,在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2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学生解答完之后,我进行了如下变题训练:
      (1)条件不变,问题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2天完成。两队合做4天后,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如果乙队先做3天。余下的工程由甲单独施工,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2)条件变,问题不变:一项工程,单独施工,甲队2天完成全工程的;乙队4天完成全工程的。甲乙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3)条件变,问题也变: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由甲、乙、丙三队合做2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如果由丙队单独做几天可以完成?现由甲、乙、丙三队合做3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才可以完成?
      通过多变训练,使学生知道:工程问题一定要把“工作总量”抽象成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几表示工作效率,以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为“切入点”,在寻找、发现、探究的过程中,把工程问题与分数应用题有机融合,明白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抓住题中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一题多解
      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就是一题多解。如:“服装厂加工服装56件,童装件数是西服的。加工童装和西服各多少件?”解法很多:
      (1)根据童装的件数是西服的,可以按方程去解。解:设西服的件数为X件,那么童装的件数是X件。列出方程X+X=56,解得x=40,由此又可以求出童装的件数:56-40=16(件)。
      (2)根据童装的件数是西服的,可按分数去解,就是把“西服件数”看作单位“1”的量,童装的件数和西服件数的总和分率为(1+),因此,西服件数:56÷(1+)=40(件);那么,童装件数:56-40=16(件),或40×=16(件)。
      (3)根据西服的件数是童装的倍,可以按和倍问题去解:童装件数:56+(1+)=16(件),那么西服件数:56-16=40(件),或:16×=40(件)。
      (4)根据童装件数与西服件数的比为2∶5,还可以份数去解:2+5=7(份),56×=16(童装件数),56×=40(西服件数)。
      (5)根据童装件数与西服件数的比为2∶5,可以按比例分配去解:童装件数:56×=16(件),西服件数:56×=40(件)。
      (6)根据童装的件数相当于总和的,得到56×=16(童装件件),然后就可以求出西服的件数。或者根据西服件数相当于总和的,得到56×=40 (西服件数),然后就可以求出童装的件数。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巧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使知识得到深化,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金钥匙 数学 学习 巧练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