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从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探究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_语言输出假说

    时间:2019-01-09 03:27: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由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识风格、动机态度、个性差异等因素,按照传统自然班组织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悖,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为理论依据,探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优点、难点及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必要性 优点 难点 相关解决方案
      
      1.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及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假如高校对所有学生实行平行班英语教学,英语水平相差悬殊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材,按照相同的教学进度,教学结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本着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不同起点的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处于不同起点的学生将英语学习的外在压力转变为内在动力,从而取得个体真正意义上的进步,突出学校个性化的教育理念。
      2.Krashen的“i+1”语言输入假说
      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i+1”语言输入假说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Krashen认为,学习语言的唯一途径是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即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输入模式。“i”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知识。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的言语输入为“i+1”,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过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那么学习者就不可能获得可理解性输入,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2.1实现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i+1”的基本条件
      2.1.1语言输入必须是可以理解的(comprehensible)。
      因为外语学习者只有把输入(input)变成(intake)之后,其体内的LAD(Chomsky,1968)才开始发挥作用,语言水平才能提高。Krashen(1982)认为评判一个外语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在于教师能否给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2.1.2语言输入必须是大量的(in sufficient quantity)。
      外语学习过程多少都有一段沉寂期,虽然不清楚学习者需要多少语言输入才能结束这段沉寂期,但是如果学习者在理解输入的前提下,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往往就能成功地进行交际,此时就会自动地进行“i+1”输入。
      2.1.3语言输入必须是有趣的(interesting)、关联的(relevant)。
      教师在提供语言输入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内容的表达和信息的传递上,而不是单单放在语言形式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在能够理解输入的基础上增强外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减少或消除学习者的焦虑情绪。
      2.1.4语言输入的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应该是自然的、粗调的(roughly-tuned),而不是精调的(finely-tuned)输入,以语法为基础的输入必会降低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质量,而破坏交际的焦点。
      3.以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为理论依据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指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语言输入,不能远远超出或者学生的接受水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入学后分级考试,将实际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编入相应等级的班级学习,从而使每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有相近的“i”。因此教师就有可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可理解性的输入“i+1”,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言的难易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各类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和教材也有关。教材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放弃,教材太容易同样会使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而不感兴趣。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指出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听力和阅读的课堂,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们所能承载和处理的最大信息量。当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扩充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面。但是,如果学生厌倦了,就要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很有可能教师提供的语言输入已经超过了学生能处理的最大容量“i+1”,从而使他们大脑中的语言处理机制(LAD)关闭,拒绝语言信息处理。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还指出,有趣的、关联的语言输入(input)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条件之一。教学材料是否具有趣味性直接关系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输入方式多样式直接关系到语言输入的效率和质量(Krashen,1982)。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通过各式各样生动的教学方法扩充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展开小组辩论赛、英语演讲、情景喜剧等形式,以新颖的语言输入方式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讲,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兴趣等个体差异,选用更具针对性、真实性和多样性的教材,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体现了大学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教学过程,这也是Krashen理论体现的语言学习从“i”到“i+1”过渡的阶段。
      4.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如何实施、存在的弊端及完善措施
      大学分级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以下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如何科学地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以及分级教学可能存在的弊端及相应的完善措施。
      4.1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分级分班制度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分级考试的测试可信度和合理性也是决定分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可以结合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成绩,在新生入学之后第二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进行综合考核,然后由外语教研室负责统一阅卷和分级工作,科学公正地进行分班。从而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进入相应班级学习,以便获得合适的“i+1”的语言输入。
      4.2建立动态教学管理机制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是动态,弹性学习机制。每个学期或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语言能力进行适当调整,使少数学有余力的优等生进入更高级别的学习,即从“i+1”阶段调到“i+2”阶段;同时也让少数学习退步学生从“i+2”阶段调回到“i+1”阶段。从而使学生们更多地处于“i+1”阶段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阶段,减少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除此之外,这种动态教学管理机制还让基础差的学生改变了在自然班级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同一个英语水平相当的班级里,通过公平竞争,看到了和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找到努力学习的方向。英语分级教学中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紧迫感,为争取进入高级别班级或者为避免被淘汰而努力,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4.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可能存在的弊端
      1)分到初级班的学生可能心理上会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2)分级教学给教学管理带来不少问题。由于分级编班,一个班级可能存在好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实行动态弹性分班管理制度,班级成员可能定期会发生变化,这样使得相关院系对学生管理变得分散化,加大了学校教务管理及学籍管理部门的难度。如成绩登记、存档问题、教务处排课、考试安排、阅卷工作、学生出勤及对教师的考核等。
      3)考虑到大学综合成绩测评和奖学金评定标准,不少学生可能觉得每学期的分级考试对他们来讲不公平。高级班学生认为初级班学生考试简单,容易得高分,而初级班学生可能会为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不及高级班学生的广,而心存不快。
      4)实行分级教学后,负责高级班教学的教师明显会感觉到备课量加大,学生要求也高。而负责初级班教学的教师可能因为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课堂反馈少等问题而受到影响。
      4.4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进和完善措施
      1)合理配置师资,调整学生心态。学校在安排教师担任不同层次教学班时,应当充分尊重教师本人的意愿,了解每位教师授课风格和特长,让教师各显其长。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最需要他们的教学班任教。同时,对于学生,在分级前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明白分级教学不是给学生分等级,而是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消除初级班学生的心理顾虑。
      2)改革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分级教学考试标准。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考试标准。对于教授不同级别学生的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并分别采取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由于分级教学而引起的班级管理模式变化,相关院系及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档案,加大任课老师和学生所在部门领导、导师之间的联系,使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协作。
      
      参考文献:
      [1]程恩洪.“输入学”浅析[J].外国语,1988,(06).
      [2]李炯英.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25-27.
      [3]吴书芳.大学英语教改与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越文化,2006,(01).
      [4]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国语,1999,(06).
      [5]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6]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7]Chomsky,N. Langauge and Mind.

    推荐访问:假说 必要性 大学英语 分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